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历史学论文研究方法_历史学论文方向_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

2017-12-16 17: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陈映真的活动领域涉及文学、历史研究、社会研究、政治运动等多个方面,滋养了台湾许多的左翼知识分子。然而大陆对他和他的作品关注、研究很少。在知网搜索关于他的论文,数量远不如余光中,每年的论文数只在个位数、十位数徘徊。

历史学论文研究方法_历史学论文方向_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与其余光中,不如陈映真——统一两岸,靠“文化乡愁”还是社会主义?

然而,陈映真所做的工作,却值得我们学习。

帝国主义者的殖民统治、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统治,造成了台湾与大陆的政治分裂,而国民党以来的台湾当局推行的数十年反共、仇视大陆的教育,造成了文化、历史的巨大断裂。尽管大陆对台湾的了解越来越多,对国民党的历史地位评价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大陆的历史、政治,在台湾那边却一直被蒙着一层极端反共的意识形态烟雾,造成了一座座文化废墟、历史断崖,使得一般台湾民众对大陆社会、共和国历史和共产党政权,充满根深蒂固的无知、偏见与敌视。

在此基础上建筑起来的“乡愁”之桥,必然是极不稳固的,充满陷阱的。对大陆的“乡愁”,也许连接到的不是社会主义的中国,而是复古倒退的“大中华”或者是资本谋求扩张的沃土。

因而,对由反共意识形态造就的台湾主流思想文化进行清理、反正,是真正连接两岸的前提。陈映真清醒地认识到这点,他曾专门写了《以意识形态代替科学知识的灾难》一文,对台湾社会性质和思想文化作了历史的分析。针对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他痛切地指出:

【“由于1950年白色屠杀之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科学不在,至今尚未有全面的、科学性的讨论。”】

在《台湾现代文学思潮之演变》中他论述道:

【“由于战后台湾社会科学和文学理论,完全受到美国反共、保守系学界的深刻影响,使台湾朝野社会科学和文学理论界不知道透过正确把握一个社会所以构成和发展的一般原理。”】

他认为台湾的分离主义思潮也是这种反共教育酿成的恶果:

【四十年来的恐共、反共教育和传播,发展成国府始料不及的反中国心态,以恐共、反共来巩固自己的安全的国民政府,意外地在台湾失去了中国的立足点,而受到国际卵翼下的台湾分离运动对它合法性的挑战。】

与其余光中,不如陈映真——统一两岸,靠“文化乡愁”还是社会主义?

因此,陈映真作了一个文化的开拓者,孤独而坚韧地对台湾历史、政治的阴霾进行清理。在我看来,他做的正是一种“文化清理”、历史去蔽的工作,只有扫除掉多年积累的阴霾与废墟,露出历史与现实的真实脉络,那么“文化共同体”的桥梁才可能有稳固的根基,才谈得上“文化乡愁”的现实感召力。

陈映真的历史、文化清理工作,以我有限的所知,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清理被掩埋的台共党人、台湾白色恐怖历史,连接49年后的台湾历史与中国革命史

促使陈映真做起这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的,是他六七十年代的入狱经历。此前他已有左翼思想,但还没有上升为一种实践的、人生的自觉。他回忆说:

“入狱对我的一生来说影响很大,倒不是说因为被关了几年,而是我在绿岛跟一个被掩盖的历史,只存在耳语中的50年代那些因肃清而入狱的人物活生生地见了面,我从亲历者口中听到了那个时代的轰轰烈烈,使我和台湾史缺失的这部分接上头了。”

与其余光中,不如陈映真——统一两岸,靠“文化乡愁”还是社会主义?

与其余光中,不如陈映真——统一两岸,靠“文化乡愁”还是社会主义?

【“我记录了当时的人的伦理,精神的高度,整整一代人为了他们的理想,燃烧在战斗的原野。在荆棘中烧出一条大路。人的一生只能开花一次的青春,他们就义无反顾献给理想的道路。”】

这段入狱经历对陈映真影响极大,他后来表示,这让自己对走过的道路进行了认真反省,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开始由一个市镇小知识分子走向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

与其余光中,不如陈映真——统一两岸,靠“文化乡愁”还是社会主义?

  陈映真访问作家杨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