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三国志_何兹全三国史_田余庆(2)

2017-02-24 05:5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9]李长林《长沙孙吴简牍考古大发现》,《月刊历史》1997年第8期。

[10]宋少华、何旭红《嘉禾一井传千古——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发掘散记》,《文物天地》1997年第4期,31~34页。

[11]宋少华《大音希声——浅谈对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的初步认识》,《中国书法》1998年第1期,7~10(文)、15~37页(图)。

[12]宋少华《本世纪末的惊人发现——长沙三国吴纪年简牍》,《中华文化学报》1998年第6期,11~15页。

[13]刘正成《钟繇与长沙吴简说》,《中国书法》1998年第1期,11~14页。

[14]方北辰《孙吴“旱丘男子”木简文献价值补说》,《文献》1997年第4期,211~215页。

[15]陈先枢《长沙走马楼吴简的文献价值》,《求索》1999年第2期,118~121页。

[16]生《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三文书考证》,《文物》1999年第5期,45~52页。

[17]王素《长沙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三文书新探》,《文物》1999年第9期,43~50页。

[18]生《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一)、(二)、(三),《光明日报》2000年3月31日、4月7日、4月21日第3版《历史周刊》。

[19]王素《孙吴时期无“僧人”称谓》、《“私学”及“私学”均由逃亡户口产生》、《“若”即“诺”可以作为定论》,《光明日报》2000年6月23日、7月21日、8月25日第3版《历史周刊》。又《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辨误》,《考古学研究(五):庆祝邹衡教授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北京大学考古学丛书),科学出版社,2003年,973~978页。

[20]长沙市文物工作队、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宋少华、何旭红执笔)《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5期,4~25页。以下简称“发掘简报”,不再出注。

[21]王素、宋少华、罗新《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的新收获》,《文物》1999年第5期,26~44页。以下简称“新收获”,不再出注。

[22]王素、宋少华、罗新《新出长沙走马楼简牍整理简介》,《书品》1999年第3期,76~81页。

[23]侯旭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释文补正》,《中国文物报》1999年7月21日第3版。

[24]高敏《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一》,《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95~99页。

[25]伊藤敏雄《长沙走马楼简牍调查见闻记》,《嘉禾吏民田家莂研究——长沙吴简研究报告》第1集,东京,2001年,94~109页。

[26]罗新《走马楼吴简整理工作的新进展》,《北学》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33~340页。以下简称“新进展”,不再出注。

[27]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编者:生、李均明)《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下二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9月。

[28]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走马楼简牍整理组(宋少华、何旭红执笔)《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发掘报告》,《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上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1~60页。以下简称“发掘报告”,不再出注。

[29]参阅:蔡敏《简牍研究的新成果——〈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出版》,《中国文物报》1999年9月26日第3版;关尾史郎《长沙吴简、待望の第一册——问われるわれわれ利用者の视点と力量》,《东方》第237号,2000年,34~37页;水间大辅《〈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刊行に寄せて》,《中国出土资料学会会报》第13号,2000年,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