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孔子兵法之饱和攻击_孔子兵法阅读_孔子兵法到底有多本书(44)

2017-01-02 08:0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作者简介:黄志勇,中学一级教师,现在广西贵港市贵糖集团中学任教。)

地貌故事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南极探险

南极,地球的一个端点,很早就为探险家们所垂青,为完成向这地球之端的冲刺,探险家们作了极其艰苦卓绝的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

20世纪初,英国的斯科特探险队与挪威的阿蒙森探险队,为争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先到达南极点的殊荣,在这块银色大陆上开始了艰险的征程。挪威的阿蒙森探险队从鲸湾出发,用狗拉雪撬,经过53天的时间,于1911年12月14日第一次到达了南极点。英国的斯科特探险队,在阿蒙森队抵达南极点1月后即1912年1月18日,也终于到达南极点,但在归程中不幸罹难。他们的顽强献身精神和悲壮事迹,同样载入了南极探险史册。

为了纪念这两支探险队的征服功勋,美国现设在南极点的固定性考察站站名——“阿蒙森—斯科特”,就是用双名法来加以命名的。

我国参加横跨南极的探险活动,是在1989年7月14日。一支由中、美、苏、法、英、日等6国6名南极考察队员组成的国际探险队,从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阿波利斯出发,飞往南极的乔治王岛,于1989年7月26日开始了横跨南极大陆的探险旅行,在探险征途中,考察队员置生死于度外,征服了纵横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暗沟、强劲而又令人心惊胆寒的狂风、使人昏眩迷途的暴雪……6名勇敢的开拓者,用人类的勇气、智慧和脚步,终于在1989年12月12日,再一次征服了南极极点。1990年3月3日,考察队到达了终点站——和平站,历时7个月,行程6400千米,又一次在南极考察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作者简介:向万祥,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毕业,现在湖南龙山二中任教。)

五星红旗插上南极

1984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共591人,乘“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和海军“J121”舰艇,满载着建站物资鸣笛起航,驶离黄浦江码头,奔赴南极。经过37天,2万多千米的艰苦航行,考察队成功地横渡了太平洋,抵达阿根廷最南端的火地岛乌斯怀亚港。于北京时间1984年12月26日下午5时,安全到达长城站选址附近的锚泊点——乔治王岛民防湾。

经过反复研究勘察,分析比较,最后决定在乔治岛的菲尔德半岛建立我国南极长城考察站。编队进入民防湾后,便立即使用直升飞机和运输艇登陆。12月31日,举行建站奠基典礼。

考察队员在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要把500吨的物资、设备运到岸上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在卸运物资的17天中,有1/2的时间为风暴天气。风暴、浓雾、潮差、冰情给卸运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考察队员们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于1985年1月17日把建站物资全部安全地卸运在岛上。

从1月20日起,南大洋考察与南极建站工作同时进行。“向阳红10号”和南大洋考察队在战胜了12级的风暴之后,完成了对南设得兰群岛海域的多学科考察。进行了1414千米的地球物理测量,获得了温度、盐度、深度测量数据6万组,进行了16项化学分析。这次南大洋考察,先后调查了4个海域。即磷虾富集海域、南极圈海域、南设得兰群岛陆架海域,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同时,对南设得兰群岛的3个海湾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多学科的大量数据,样品和资料,特别是在采到的生物样品中,发现了新的品种。

经过45天的努力奋战,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于1985年2月15日完成施工任务。长城站的主体建筑是2栋面积各为350平方米的钢结构高架式活动房屋。其中一栋为宿舍楼,可供60多人居住,另一栋为餐厅(兼图书室和俱乐部)、工作室。此外,还建成4座面积251平方米的木板房,其中一座为60多平方米的发电机房,房内备有2台柴油发电机,24小时轮流发电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