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为例
摘要:语文教学的低效更多是在阅读教学当中。虽然统编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注重落实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这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但很多与教材配套的教案、练习和试卷均出现与教材要求相脱节的现象。语文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必须基于统编教材的要求,真正地建构以能力为主线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体系,努力探索“教学——练习——质量检测”“三者统一”的有效体系。
关键词:三位一体;三者统一;阅读教学;“教”“练”“考”
四十年前,吕叔湘曾批评说语文课少慢差费,“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四十年后的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愈发加剧。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吧。现在的语文课约有五分之四的时间用在阅读教学上,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会阅读甚至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是普遍的现象。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读得太少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不可忽视。虽然统编教材实施以来,大力改变了课改以来语文知识体系被弱化,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的现象,“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1]“保证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使教学有一条大致可以把握的线索,也有层级序列较为清晰的梯度结构”“使学生减少语文学习的盲目性,切实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必备的语文能力,促进其整体素质的发展”。[2]
一、教学、练习、考试
三者相脱节的现象
目前的教辅材料中,其中不乏一些名家名师参加编写的,根本无视统编教材每个年级、每个单元和每篇课文的具体要求,再加上语文教学内容存在着不确定的因素,一篇课文可以教的内容太多了,于是就容易出现教学、练习、考试三者与教材要求相脱节的现象。这恐怕是造成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最主要的原因。
(一)教学脱离教材的要求
作为一篇老课文,《纪念白求恩》入选了大多数版本的语文教材,但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不同单元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其教学要点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下面是《教师教学用书》[3]和《课程标准教案》[4]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总体目标、《纪念白求恩》教学要点的比较表。
《教师教学用书》与教材配套的,其所列的要求是教材的具体化,能很好地帮助教师理解和使用教材。而这种市场上颇为流行的、与统编教材配套的教案,无论是单元目标还是课文教学要求均与教材严重脱节。特别是《纪念白求恩》一文,还是从议论文角度来确定教学要点,显然是与统编教材的单元教学要求脱节。其实,统编教材在七年级是不分文体的,像第四单元的课文包含多种体裁,既有议论文,也有记叙文。《纪念白求恩》是纪念性文章,《诫子书》是书信,这两篇属于议论文;而《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小说,属于记叙文。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能力,至于说相关的文体知识,将会在八、九年级集中学习,这里就不要求。七年级一上来就讲议论文难度太大。[5]这既不符合统编教材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练习脱离教材的要求
某套教辅以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作为课外阅读训练,其设题如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围绕中心论点,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3.文章第④段和第⑤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可以删掉其中一段?为什么?
4.根据要求变换句式。
(1)没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变换成反问句)
(2)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变换成肯定句)
5.本文与课文《纪念白求恩》对白求恩工作态度的赞扬方面有何异同点?
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不仅内容相同,写法相近,写作思路完全相同,用《纪念白求恩同志》作为《纪念白求恩》的类文,用来巩固通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作者的思路的方法,可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只可惜上述设计,要么从语言运用,要么从议论文角度来进行训练,多数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而对单元重点“理清思路”则完全没有顾及。
(三)考试脱离教材的要求
某套试卷在考查《纪念白求恩》第1自然段时,设置以下的问题: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
2.“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这句话中的“这种精神”是指什么精神?为什么?
3.“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 这段文字所运用的写作方法是( )
A.举事例与讲道理 B.讲道理
《纪念白求恩》第1自然段很好地体现了纪念性文章的“叙——论——颂”的写作思路,可以说与全文的思路完全相同,用它来考查“理清思路”这个单元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是最好不过的材料。但是,上述试题考查的内容,更多的是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指向议论文的考查上。而对单元教学重点“理清思路”则没有涉及,同样对《纪念白求恩》这课应该掌握的如“对比写法”“叙议结合”等也没有相应的考查。
上面这些教辅材料,充斥了整个市场,甚至冠冕堂皇地列入教育部门推荐的目录,一线教师如果用着这些教辅教材位置与方向表格式教案,就出现了教学、练习、考试与教材要求相脱节,其结果是教材要求没得到落实,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得不到有效地巩固,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地检测。
二、教学、练习、考试
三者相统一的对策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得严格按统编教材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编拟课外阅读,开展质量检测,把教学、练习和考试都统一到教材的要求上,做到“教”“练”“考”三者统一。
(一)基于教材,明确“教什么”
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元,兼顾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每个单元都有导读的材料,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示这组文章表现的主题;二是提示这组文章应该着重训练哪些语言点。它是教材编写者对文本核心价值的认识和教学元素的筛选,为学习单元里的这一组课文起到一个方向性的引领作用”。[6]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读既围绕“人生之舟”这个人文主题,从不同角度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又对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提出了单元的教学要求: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清作者的思路。这就是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所要落实的言语实践能力点,也是本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之所在。《纪念白求恩》是本单元第一课,又是一篇教读课文。如果还是从议论文角度来确定教学要点,显然是不符合单元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纪念白求恩》一文,根据统编教材的单元要求,其教学要点应该是:(1)学习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质;(2)理清写作思路:叙——论——颂;(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4)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其中目标(1)(2)是单元的共性目标,而目标(3)(4)则是这篇课文的个性目标。
同样落实“理清作者思路”这个教学要点,单元不同课文所承载的功能也不尽相同。《纪念白求恩》是议论性文章,有明确的中心句,比较容易概括段意,可以侧重训练通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作者思路的方法;而《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记叙类文章,没有明确的中心句,可以侧重训练通过抓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的方法。可见,作为学习“理清作者思路”这个教学点,将《纪念白求恩》放在《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前,也体现了由易而难的思维过程。
(二)区分课型,明确“如何教”
明确每篇课文“教什么”之后,还得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即教读课和自读课教法上有何不同,这两种课型在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所要承载的功能有何不同,各有什么特点。下面是《纪念白求恩》这篇教读课,围绕“理清思路”这个教学重点的教学设计。
(一)引入方法
1.导: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清作者的思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如何通过默读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理清作者的思路。
什么是思路?(略)
2.多媒体显示:划分段落层次是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概括各段要点
1.默读课文,找出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句,并用曲线画出。
2.圈出这些关键句的关键词。
圈画“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毫无自私自利之心”。
3.用上这些关键词概括各段要点。
4.思考:这四个自然段有什么关系?顺序可以调换吗?
分组讨论、归纳:按照先精神、后业务,先“德”后“技”安排段落,位置不可以调换。
5. 参照本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句式理清文章的思路。
本文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由此引出其对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接下来专门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做总结,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学习并阐述学习的意义。本文思路可概括为“叙——论——颂”。
(三)总结策略
结合刚才的学习,通过归纳各段要点理清思路的方法。
一画:画重点语句;二圈:圈关键字词;三概:概段落大意;四析:析各段关系;五理:理文章思路。
此设计较好地体现教读课的特点,即侧重于给例子、作示范、教知识、学方法。“教读课要重视读书方法的传授,以教材为例子,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会读书,从而能举一反三。作为一门课程,教读课不能止步于让学生读懂文章,还必须从‘学会’再往前一步跨到‘会学’”。[7]整个设计突出了以《纪念白求恩》这个文本为例,教的是“理清思路”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纪念白求恩》后,就能掌握理清议论类的纪念性文章的写作思路。设计从“思路”的概念引入,体现课文所要教的语文知识。整节课目标明确,集中指向“理清思路”这个教学要点。整个教学过程注重教给操作步骤,即如何通过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思路的阅读策略,凸显了教读课的特点。教学的终点不仅总结课文的内容,还总结理清思路的策略。这样一来,学生所掌握的不仅仅停留在《纪念白求恩》这一篇课文的写作思路上,更为他们进一步学会理清议论类的纪念性文章这一类课文的写作思路做准备,真正做到“教一篇知一类”,为学习自读课打下良好基础。
同样是“理清思路”的训练,议论类文本和记叙类文本是不一样的。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后,统编教材缺乏相应的类文作为自读课,用来巩固教读课学过的方法,这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形成。如果我们能选用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作为《纪念白求恩》自读课,并将其教学要点聚焦在“理清思路”上,学生就可以用前面教读课学过的方法来自读这篇类文,即通过画重点语句、圈关键字词、概段落大意、析各段关系、理文章思路等几个步骤,结出该文的写作思路,即“叙—论—结”。
这样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自读课的特点,即巩固知识,实践方法位置与方向表格式教案,形成能力。可见,自读课教学的起点应该放在回顾教读课学过的内容和方法上。教学的过程应该放在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上,但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传授告知上,而是在真实具体的阅读情境中“习得”,是“学生运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那一套’进行反复的实践操练,从而真正掌握这种技能”。[7]教学的终点放在拓展延伸到课外自主阅读,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模式。
(三)类文拓展,明确“练什么”
“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在温儒敏先生看来,扩大阅读量是改革的方向,鼓励学生“海量阅读”“连滚带爬”地读。建议实施“1+X”的办法。即每讲一课(主要是精读课),就附加若干篇同类或者相关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去读。[8]按照温儒敏建议,统编教材在编写时,注重实施“1+X”的办法,“或讨论话题,或比较阅读,或延伸写作,或引向实践,都是让学生将文本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5]。如《纪念白求恩》课后第五题,就延伸到《纪念白求恩同志》《我们时代的英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 纪念白求恩同志》等篇目。要求读朱德、宋庆龄等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写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就是拓展阅读的典型例子。
但是,这里的“X”和“1”的关系,要么是同体裁、同作者、同话题、同作者文章,要么是全文或整本书的关系,要么是有某种关联的图文类资料。[9]课外拓展的“同一性”虽然能够带领学生走近人物,深入体会某一个人物的精神世界,但其缺陷是推荐篇目的广度和宽度不够,具有狭隘性而不具有立体性,“特别是对于旨在掌握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技能的‘言语形式’教学,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1+X’教学,就如用讲读课上获得的一首诗歌的阅读方法和技能,很难带动同单元其他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7]
老旧个毛啊好歹伯克级比弯弯那点家当高到不知道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