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莫尔斯发明了 [转载]论述类文本阅读之一(7)

2018-02-04 16: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本文有删改)

(总结全文,在直觉中有独立而完整的意象的诗才是有境界的诗)

12.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 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 “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 “‘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 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 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答案】C、D

评分标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3分)

A. 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 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 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 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C

【分析】

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

C、“巍峨高大、雄伟壮丽”是诗中所写泰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就是直觉。

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都已以通过联想由此及彼了。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234段)

答案1:正确。

因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靠的是“直觉的知”,读者要将全副精神专注于诗本身的形象上,才能得到其“意象”,而如果加入“名理的知”就不能在直觉中形成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形成不了“诗的境界”。

答案2:正确。

因为“直觉的知”才是对所觉对象本身形象的感知,这才是对诗的意象的理解,而“名理的知”是对诸事物中关系的知,就名理的知而言,形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分析】

本题考查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能力层级C。

在一些内涵丰富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往往不止一个,或者说文章在论述主要观点的同时,还会有其他次要的观点,本文就属于这种情况。文章在论述“诗的‘见’必为‘直觉’”(或:诗歌的境界的形成必须产生于“直觉”)这一主要观点的同时,还谈到了“思考与联想对诗的境界的形成的重要性”。本题的设计就植根于此。

文章在第2、3自然段首先谈到“直觉的知”和“知觉的知”的区别,接着提出并论述了“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的观点,并指出,要“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就必须“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心思不能“旁驰博骜”,否则,“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然后在第4自然段再论述“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用联想”的观点,即在诗的境界的形成过程中,也有“名理的知”,“直觉的知”和“名理的知”可以互为转换,但“名理的知”与“直觉的知”“却不能同时进行”。

综上所述可知,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既有“直觉的知”,也有“名理的知”,两者可以转化,但两者不能同时进行。

15. “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答: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②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每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