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科学发展观现实意义 温铁军:新时代下的中国三农战略(4)

2018-02-24 01: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我们以前讲三农问题时,提出的理论问题就很直白:为什么说三农衰败是宏观问题派生的?因为在农业领域中资本要素“绝对稀缺”的前提条件下,全国齐步走地推行市场机制的结果,就是农业要素被外部市场定价,导致农村生产力三要素的绝对净流出。对此我们认为:没有任何经济领域在三要素净流出的条件下能够维持得住。

时过境迁。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资本要素绝对稀缺,但现在大部分区县都已绝对过剩。因而,今天的情况是:中国农业但凡商品化程度高的产品(比如肉菜蛋奶),都出问题;很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年亏损,要靠政府补贴才能维持;倒牛奶、菜烂在地里不收、橘子挂在树上不摘、养猪和种粮大户亏钱等等现象屡见不鲜。生产端超量供给,消费端就超量浪费,一方面能源和原材料大量进口,另一方面政策和企业鼓励各种各样的浪费型消费,而这样的生产与消费模式无法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等问题。

(三)生态文明要求的是城乡融合而不是城市取代乡村

对20年来的两次生产过剩引发的复杂矛盾需要辩证看待。因为,“旧的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矛盾便又发生”。原有的矛盾不可能停下来解决了再继续前进,只可能被前进之中新的矛盾替代。

在金融资本过剩的压力下,中等收入群体的自有资金相对充裕,总量很大。近年来先后被股市和房市的虚拟资本泡沫教训,不愿意再进入此类投机性市场,其中很多人已经自觉下乡去寻找投资和创业机会。于是,各种多功能的市民农业、生态农园,几如雨后春笋。

市民与农民的结合,也带来“互联网+”农村经济的广泛开展。由于互联网经济内生着的公平分享机制,派生出了改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的内因。若结合历史可知,正是传统乡土社会维护最低成本治理的乡绅群体本来就有的多样性文化内涵,构成了国家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与时俱进提出重大战略调整,即生态文明理念与民生新政,并同期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包括:1999年以来国家促进区域再平衡战略,投资于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2002年以来城乡统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相继确立;2005年以来国家促进城乡再平衡战略,推出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成为投资领域;2007年以来国家确立生态文明理念,配套提出宏观调控、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和2020年实现两型农业;到本届中央则把生态文明战略作为国家五大战略之一,2012年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13年提出城镇化战略,同期提出“留住乡愁”和美丽乡村;2014年新乡贤治理;2015年配合国家战略调整提出生态文明综合改革,在农业发展政策上确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并且国家形成贫富差别再平衡战略,承诺2020年消除贫困等。综上所述,三农领域的调整无论是两型农业目标、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新乡贤治理,还是全面消除贫困,都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战略和相应制度创新的内在组成部分。

可以看到,在全球危机挑战下,中国遭遇第二轮生产过剩暴露出三大资本都过剩的困局,也借此,农业与农村经济才能挣脱此前半个世纪仅被作为产业资本阶段的一种经济产业的旧体制约束,可能得益于中产阶级“市民下乡”带动的城乡融合。这个趋势若能成立,则因农业本身与自然多样性紧密结合的特征而内在地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功能,由此,中国的三农发展客观上会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主要载体。

▋三、产业化农业的规律约束与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世界农业三板块成因及中国产业化农业的规律约束

目前,我们农业经济学的教科书基本是西方的,多以美国学者舒尔茨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理性小农假说为立论基础。显然,这种至今未在发展中国家被验证过的假说,无法有效解释世界的农业形势到底如何。根据我们的研究,应该将世界上的农业经营分为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