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中国氢弹试验_中国氢弹实验视频_中国氢弹实战(6)

2017-02-07 22: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于福海向外一看,乳白色的在阳光下亮闪闪地直向靶标落去,他又在瞄准具中观察了10秒钟,十字标线仍然死死压着靶标,丝毫没有偏移。李源一忙问:“怎么样?”于福海很有把握地报告:“没问题,肯定能投进去!”

“立即关上遮光罩!”李源一高兴地命令着,并加大油门,增速到950公里/小时,争取远离中心,获得最大安全系数。

他们刚把座舱玻璃上用来防止光辐射伤害眼睛的遮光罩拉闭,一阵耀眼强光闪来,约持续四五秒钟,光焰刚过,于福海实在忍不住,摇开遮光罩飞快地向靶标看了一眼、靶标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球,仿佛是太阳落在了大家的脚下。隔了片刻,机组的其他同志也难抑惊喜之情,都往下望去。靶标已不见了,机翼下是一片汹涌壮阔的火海,乌黑的浓烟从火海中不断翻滚而出,越聚越多,飞速升腾着。飞机飞离中心大约19公里,冲击波赶来,飞机强烈地抖动着,这样持续了六七秒钟,好象它在欢送大家胜利返航。

正如后来的影片中解说词讲的那样,这是一次非常准确、非常成功的投弹。据地面雷达测定,时,距靶心只有40米!

当时坐镇指挥的成钧副司令员兴奋地对机组人员说:“周总理刚刚和指挥部通过话,总理让立刻转告你们。总理说:‘你们工作很好,祝你们安全返航,回去很好总结经验。’”

“明白!明白!”听到周总理这么及时地鼓励和赞扬,大家一时无法表达出内心的激动。

返航了,飞机从试验场区侧面掠过。眼前,那核特有的蘑菇烟云已经形成,宛若一条黑褐色的巨龙直冲九霄。大家一言不发,都静静地凝望着这壮观的奇景,直至把蘑菇烟云远远地留在了后面。

蘑菇烟云留在了后面,大家的眼前又是浓云密布。似乎老天爷只给了他们投弹那样一个机会,一转眼又重新为难起他们。返航途中,地面通报:“机场天气变坏,侧风增大,能见度不好。”他们还是1959年在苏联改装图-16时进行过复杂气象训练,回国后再也没有飞过。但大家立即明白,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只有安全落地了,才算圆满完成了任务,此刻必须抑制住投弹成功后的喜悦,操纵好飞机,迎接新的考验。

进入着陆航线,机场周围猛然间狂风骤起,沙土弥漫,看不清跑道,跑道上欢迎他们归来的同志们也看不到飞机。经历了正式投弹那样的考验,大家沉着多了,机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也更为默契,不慌不忙地按照远距导航台的信号下降高度,于福海则全神贯注地寻找地标。

就在狂风稍有间歇的刹那,于福海发现了近距导航台前那条熟悉的小路,他看了一下各种仪表,随即报告:“高度好,速度好,方向也好!”李源一果断操纵飞机下滑,目测、安全着陆。

蔽目的沙土遮住了飞机的身影,呼啸的狂风掩没了飞机的轰鸣,机场上的同志正茫然不安地寻找飞机,飞机滑进了停机坪,靠在了同志们的身边。大家顿时欢呼起来,欣喜万分地拥向机组成员。透过呼呼的风声,他们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热烈的掌声……

试验一结束,李源一、于福海作为正式机组的代表,与张爱萍副总长同机到达北京。5月30日上午,他们俩和参加核试验的各个单位代表们一起,受到了周恩来、、贺龙、聂荣臻等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同时,经空军党委批准,机组荣立集体一等功,他们俩分别荣立个人一等功,机组其他4名同志分别荣立个人二等功。

在这巨大的鼓舞下,李源一、于福海又和徐文宏、徐克江等许多战友一块团结奋斗,完成了空投带热核材料的、第一颗氢弹等一系列核试验任务,为加强我国的国防科研事业贡献了力量。

中国首次空投的轰炸机

中国首次空投的轰炸机

中国首次空投的轰炸机

我国第一颗空爆投掷者---于福海

于福海1932年出生在辽宁省庄河县花园乡东里泡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在生活逼迫下,不得不到本溪煤矿当矿工。

于福海1949年入伍,1950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2月参加抗美援朝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空军战士。1953年和1956年国庆节,两次驾机通过上空,接受领导检阅。1965年5月14日9时59分10秒他按下了投掷按钮发射了我国第一颗空爆,达到了周总理提出的“一次试验,全面收效”的要求,荣获一等功臣、一级轰炸技术能手的称号,并与战友们一起编写出版了26万字某型轰炸机的《领航员改装教材》、《领航员预习教科书》两部专著。核工业部许多专家称他为国内权威的投掷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