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福:“学案导学法”问题出在那里?
当下,“学案导学”正逐步变成一种落实新课标的潮流模式,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学校领导视之为改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良方。但是,目前这些大学推进的“学案导学法”真的是具体、有效推进新课改精神的一剂灵丹妙药吗?
让我们先来看某教育网站推荐的一个“优秀导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新闻写作的结构跟想法,品析文中的细节描写。
2.理解文章的观念感情跟写作动机。
【学习重点】
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学习难点】
体会文中的观念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学习方法】
诵读 品读 感悟
(本课朗读应留意感情把握,在平静、严肃的氛围中,带有沉重的情感朗读短文,如课文中第l、2、5、9、1 0、l 1、1 3自然段,读时声调要严谨、节奏要迟缓、心情要沉重。)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注:本文选用时略去约300字)
2.文本解读(注:本文选用时略去约1400字,是较为详细的课文分析)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和煦( ) 废墟( ) 不寒而栗( ) 呆滞( )
踉跄( ) 祈祷( ) 毛骨悚然( )
2.文章中作者将主要的笔墨都放到了写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体验上,请按排序列出出相关内容。(提示:按排序写出参观者的行程跟她们的体验)
二、局部探究
1.熟读课本,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意思。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的一个事实让人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离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2)参观者被带至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觉得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出来,在自己的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2.分析文章的开头跟结尾。
文章开头写到:“从某些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恐怖的事情是这儿居然阳光灿烂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窗户附近的草坪上,还有小孩在追逐游戏。”结尾又说道:“这里阳光灿烂,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这样写有哪些作用?(提示: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提问。文章开头欢乐场景为什么说是很吓人的,是从那种含义上说的?结尾部分写欢乐的情境有哪些用意。这样开头结尾在结构上有哪些作用?)
3.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什么新闻”在这里是哪个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拓展提升
“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长得白嫩,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柔和地哭泣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理想而哭泣。当时,她在想什么昵?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女孩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当堂检测】
【我的反思】
【课外阅读】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赏析
(注:本文选用时略去约1600字)
在发表对这份“导学案”意见之前,不妨令我们通过媒体跟学术期刊来简单地备考一下“学案导学”的概念、理论基础跟通常过程。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预习为原则,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课堂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学案’与‘导学’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课堂形式跟技巧。学案导学教学方式在中国的研究跟应用尚未有十一年了,这种教学方式顺应了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新态势,符合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规定。” (“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理论根据 孔宪荣 现代教育报 2008.9.19)
见诸师范大学学报所体现的理论根据主要有(学案教学方式探究综述 裴业男 内蒙占师范人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教师设计学案、提出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教师组织师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在学生探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精讲释疑——练习巩固。
应该说,以上所援引的关于“学案导学”的探求、理论根据乃至一般过程,都是看不出哪些问题的。如果其真正无法精确建立,对推进新课标确是除了有益而且有效的。
但是,就前文所引的“导学案”来说,距离“学案导学”的梦想还相差很远;其“学案导学法”也无法反映所追寻的想法。
从“导学案”的内容跟功能来看。首先,“导学案”所强调的问题全部来自教师,学生仍然进入被动完成作业,即被动学习的地位。试问“导学案”中要求掌握的词语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的吗?所强调的难题是学生阅读时遭遇的真问题吗?第二,在这份“导学案”中,究竟学生必须如何“学”这篇短文,看不出学生的“导”在那里。教师所提供的几千字的材料除了对教师自主学习帮助有限,而且还限制了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更为丰富的资料。如果是为了辅助偏远薄弱学校的教师,则既嫌提供的资源过度简单,难以发挥功用。第三,所谓“导学案”其实全部是练习题,这与市场上的通常练习册形式没有任何差别,其基本功能不是“导学”,而是将练习前移。这个“导学案”很具有代表性,只要有机会翻翻学生使用的各学科的“导学案”,与此大同小异。
从“学案导学法”的课堂过程来看。“导学过程”看去感觉具有了建构主义“情景、合作、会话、意义阐释”四个要素,但是仍然经不住推敲:“情景”是学生设定的而不是启发学生提起来的,具有先天不足(真正的“情景”——很多是以难题的方式发生的——应该是学生提起来的,然后由学生自愿合作、借助必要学习资源跟学生帮助解决,而不是完成学生布置的练习题)。建构主义的“会话”也不是在教学上争论“导学案”中的练习题,以对答案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交流(不管是教师之间,还是学生之间)不是“会话”内容的价值所在;而以推进巩固练习为归依更不属于“意义阐释”的涵义了。虽然似乎“建构主义”,说穿了,就是课前做训练——课上对答案——课后有测试,“学案导学”几乎就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满堂练”!
所谓“学生自主学习”,在这种的“教学方式”下终于变成一个空洞的口号,“学案导学”是学生指挥下的“自主学习”。学生们从学习开始就是做题,最终还是落实到把题做对上,哪里有哪些“自主”。
“学案导学法”不仅限制了教师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也大大地限制了学生课堂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为有个“导学案”的推动,课堂教学必然以指导教师做对前面的练习题为重点,难以顾及其他,哪里还有哪些“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最让学生头疼的是要编写大量的“导学案”——练习题,一些学生出于应付和失望便在网上下载或将其它练习册移花接木,质量自然难以确保。
不夸张地说,“学案导学”盛行,是现今新课程变革实施中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思想作风的体现,是以冠冕堂皇的“学生自主学习”为虚,而以抓成绩导学案的基本格式,追求升学率为实的一种值得警惕和思考的现象。
“导学”的观念是没有错误的,探索利用导学案为“支架”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需要支持跟赞赏的。然而为什么路走偏了呢?客观地说,“经”没有错,
但是帮和尚“念歪了”。分析个中缘由,虽然复杂但大概以下几条或许是有的。
首先,扎实的研究不够,缺少足够案例支撑。“学案导学法”虽然有所谓理论根据,但是“导”的意思是哪个?“导”什么?在那里必须“导”?怎么“导”?以哪个为载体“导”?怎么评价所“导”的品质?都还缺乏一定数量的充分展现其真正含义的实例以及探讨。理论已经转换为科学合理的课堂行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基层教学实践者尚未产生实践研究的合作攻关克难团队(至少这项工作做得不够)。对“导学案”的探求集体进入一种黑暗中摸索的状况。于是各种理解就表现在不同的“导学案”中:“教学目标”一字不易地改为“学习目标”(其实两者功能是有所不同的),而把教师学习内容(预习的、课上探讨的)编成练习题就成了驾轻就熟的且更具备“操作性”的“导学案”制作模板。
其次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领导开始注意到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过渡形式主义的现象,加之升学率攀比之风有增无减,如何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增加成绩跟升学率,成为领导们四处寻经淘宝的主要工作。而“导学案”因其易于操作,利于“落实”,对提升考试成绩来说是个“抓手”,于是不少领导如获至宝。在已经弄清其中道理导学案的基本格式,只知道了它的方式下就仓促上马,动员全校一起来使用“学案导学法”。教师因理论跟实践准备不足,画虎不成反类犬,致使原本有很好创意的“导学”模式变了味道。一些大学领导急功近利不能不说也是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原因不能否认,就是一些学生为了追求成绩而简单化地面对“导学案”的研制,索性编成练习篇子,上课对答案既省力又有利于应付考试。
最后,不能不说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课改目前,如何有效推进其中的观念尚缺乏具备操作性的“抓手”。“学案导学”尽管在推行中有弊端,但仍然是一种探索。
探讨“学案导学”的难题,我以为目的还在于教育团队集体必须尽早回答疑问。回答什么难题呢?新课改实施三年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做了不少。面对课程变革深入开展的必须,学校教育教学品质再上台阶的意愿,科学的详细解决难题的思路在哪里?
打脸中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