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的教学实施与思路]

2020-08-11 10:1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导学案设计研究_导学案设计模板_如何设计导学案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形式脱胎于东卢中学的讲学稿,经过杜郎口中学的发展作为预习提纲,最终在兖州一中和昌乐二中演成为型。但是在很多大学纷纷仿效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导学案设计模板,来自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对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指责也一直存在。导学案教学方法利用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其核心就在于能否以学员素质培养为本,是否以学习能力的获取为重,据此,文章强调确立合作教学理念、提高学生教学素质及拓宽教学空间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中学;导学案;教学方法;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146-03

导学案设计模板_如何设计导学案_导学案设计研究

自1988年《上海教育》杂志发表题为《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新目标》一文算起,素质教育的呼唤迄今未超过20年。期间,国家开展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变革,又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迫切渴望破解人才培养的困局,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基础教育的变革则是重中之重。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意味着教师课堂方法的改革。只有设立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推动学习方法创新[1],因此,在课程变革中各国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山东省部分大学提倡的导学案教学就是引人瞩目的一种。

一、导学案教学方法的由来

新课程变革以来,国外的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不断传入,如建构主义理论、知识分类的看法、人本主义思想、有意义学习理论等逐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在此背景下,原有的教师居主导,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受到质疑,取而代之的是认同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以教师发展为本成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教学活动的文本设计也由设计教案转为设计学案,即老师根据学员的思维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教师主动构建知识而编制的供师生课余预习和课内自学的学习方案。[2]

导学案设计模板_如何设计导学案_导学案设计研究

江苏东庐中学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从困境中崛起,锐意变革。作为一所乡村薄弱学校,从1999年开始人们采取提前备课、集体备课的方式编制讲学稿,提出了“讲学稿”教学方式,使课堂质量得以大幅提升。山东杜郎口中学则吸纳了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注重引导学员自主学习的特质和东庐中学“讲学稿”的集体备课优势,提出以预习提纲为契机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山东昌乐二中和兖州一中则在备课提纲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导学案,成为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从此,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影响逐渐强大。[3]

从上述发展历程看,导学案源自学案,在实践中经历了讲学稿—预习提纲—导学案的演变,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称之为导学案教学方法。在这里,笔者未把导学案教学称作教学方式,是为了与前述学习方法相对应,也力求避免遭遇模式化的窘境。

二、在学校使用导学案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

如何设计导学案_导学案设计模板_导学案设计研究

导学案教学方法在其初创学校应用时,极大地减少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谛,使得这种学校一时间声名鹊起,吸引了大批教育工作者前去观摩学习。但是在很多大学纷纷仿效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来自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以及社会层面对导学案教学方法的指责也一直存在。依笔者对本地多所初中校区课堂中导学案教学方法的应用观察和预测,主要归结为下面几方面问题:

1.如何设计导学案的文本。导学案是老师从有利于引导学员学习的视角编制出来的文本,阅读使用的对象是教师,侧重点应在于指导教师学习的方式而不仅仅止步于常识、技能的娴熟掌握。现有的导学案文本形态多元,综合笔者搜集的众多大学编制的导学案资料,概括出来主要包含下述项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结构、学法指导、技能训练、作业布置、归纳总结等。

这些内容中例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结构梳理等工程以前要起至指示目标、指引方向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成为学员自主学习关注的重点,而且陈述的语言样式再现教案中学生惯用的简练刻板、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征,而不是学生喜欢的生动活泼、易激发兴趣的风格。以问题方式展现的学习内容、同步测评等项目既常常异化为学生需绞尽脑汁完成的作业,背离了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想法导学案设计模板,因此,导学案的文本方式也有待改进。

导学案设计研究_导学案设计模板_如何设计导学案

2.如何利用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使用导学案的弊端涉及到对导学案本质特性的了解。不同学校对导学案的使用差异巨大:有的大学把课文感知、基本练习等教学内容编制成导学案,要求教师课前完成,然后在课堂教学上直接进行展示交流互动;有的大学是在新培训开始出示导学案,明晰学习目标,运用导学案自主学习,再借助合作交流、教师精讲点拨,最后加强当堂练习和反馈总结;也有的班级把导学案设计成教师要把握的常识汇总,课前教师自学一遍,课上同学订正一遍,课后学生再巩固一遍。

导学案究竟是课外预习的方案还是课内自主学习的方案,抑或是课后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导学案究竟是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的支撑拓展材料还是教师学习的课本内容?对这种弊端的提问不同,就决定了使用时机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使用效果:像第一种做法,表面看来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但忽视了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把原来课堂学生要做的工作全部交给学生,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课余学习负担,学生在无力完成各种预习任务的之后只好询问父母或辅导教师;而第三种做法则完全把学生看成知识的容器,只求知识注入却不考量学习应有的过程,仍旧停留在被动学习的臼巢,导学案不过是一个新瓶子罢了;第二种做法从步骤来看无可挑剔,但是在实施中还有众多问题:怎么实现教师最大程度的课堂教学参与?怎么引导学员深入探讨?课堂教学时间、课程内容安排或者班额大小等都变成了影响因素。总之,对导学案的性质及适用时机还需进一步明确。

3.如何根据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目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常常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相结合,在教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首先是组内的合作交流,然后是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进行展示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以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发生,解决学生在交流中遭遇的种种问题,同时担负组织管理课堂的任务,最后由学生精讲点拨,并当堂开展训练测试,以反馈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