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张祖庆: "集体备课"的正确开启模式

2020-08-07 23:11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新老师如何备课写教案_备课方式怎么写_eepo备课方式图文结构2

这天,公号后台收到“一墨”的老师留言——

“怎样有效推进集体备课?比如一个年级组六个人,分工备课,有的同学认真负责,有的老师敷衍了事。”

对这个疑问,我做三点回应:

第一,集体备课很重要,也没那么重要。

先来看看集体备课的重要。

教师工作,是极富创造性的,需要创意,需要智慧。

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大家围绕同一课书,贡献自己的智慧,形成绝佳教学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集体备课是极为重要的。不少学校,在集体备课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般来说,集体备课需要经历“主备先行备课方式怎么写,出台初稿——集体讨论,完善初稿——主备试教,集体研讨——形成定稿,二次创造”的流程。

主备先行,出台初稿——一般以单元为整体,确定某位教师主备,形成相对加强的教学方案,其他学生事先阅读该单元教材;

新老师如何备课写教案_备课方式怎么写_eepo备课方式图文结构2

集体讨论,完善初稿——提前一到两周,由主备教师将整单元的方案拿出来,给其它老师说说设计模式、流程跟意图,其他同学对于第一稿,头脑风暴,主备教师吸纳大家的意见,完善初稿;

主备试教,集体研讨——主备教师或邀请1-2位教师下水上课,大家对第二稿教学方案进行充分探讨,形成集体备课讲稿,打印或将电子稿发给教研组老师共享;

形成定稿,二次创造——教研组其余学生根据定稿,根据学校学情,创造性使用教学方案。

经历这种系统的集体备课,我想,相对于个体独立备课来说,应该是高质量的。但弊端在于,不可能每单元都经历这种的反复打磨。一个学科组,一单元经历这种一次认真的集体备课,已属奢侈。事实上,大部分所谓集体备课,是走过场了事:每个学生,领到自己的1-2单元,网上找一点,别人那儿复制一点,然后,把课件做一下,交货!

这样的“集体备课”,质量能否,可想而知。

我当过四年教研员,翻阅过十几个学校校长的教案,常常会发现A学校跟 B 学校某年级的所有学生的教案,是一模一样的——是的,一个字都不差!更好看的,学情分析和课堂反思都是一模一样的!

就说教学反思吧,照理,应该是课上完后,手写上去的。可是,教案中,教学反思,老早就写好了。这样的教案,只能是从网上,或者过去开会的同学那里克隆过来的。

集体备课,已沦为“分工抄课”。这样的“集体备课”,当然,就没那么重要了。事实上,集体备课,只是学生备课的其中一种形式,无法替代独立备课。原因很简单,也是我前面要回应的第二个基本观点——

第二,适合你自己班级的教案,只能是唯一的。

教案,是为了教师学习服务的。每个学校教师,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习惯,是截然不同的。用集体备课形成的统一教案,去指导千差万别的学生,肯定是行不通的。从这个含义上说,适合每个学校的教案,只能是唯一的。

备课方式怎么写_eepo备课方式图文结构2_新老师如何备课写教案

拿着集体备课的课件,面对不同的教师,按部就班,依样画葫芦,这是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因此,集体备课的恰当打开方法,只能是“集体为辅,个体为主”。亦即,集体智慧结晶,只能是供你教学参照的“样本”,而不是“标准”。一旦把“样本”当“标准”,就把学生当“标准件”加工了。这对时尚鲜明的学生来说,是极不负责任的。

再一个,承担集体备课的不同教师,起点、经验并且教学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同一个学科组,也许会有入职1-2年的新手教师,也会有教龄二十多年的“老手”教师。新手的教案,老手看不上;老手的教案,新手用不上。

因此,备课,最终还得自己来!

第三,未经省察的教案,是毫无价值的。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一生,是不值一过的。”我想将这句话改造一下:“未经省察的教案,是毫无价值的。”

尤其是应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如果不假思索,拿来就用,对老师的专业发展跟学员的蜕变,是毫无价值的。

拿到一份教学方案,我们要探讨:

文本探讨,是否有新的或许?

教学目标,是否适切可行?

备课方式怎么写_eepo备课方式图文结构2_新老师如何备课写教案

教学内容,是否恰到好处?

教学思路,是否值得改进?

练习设计,是否顾及全体?

……

这样细细推敲,你才会看到,所谓集体备课的课件,在你这个学校,根本行不通,需要改的地方太多太多。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集体备课,毫无价值。你会看到,集体备课的教案,总有某个点,是值得你去尝试的。就算一无是处,也为你开启新思路,提供例子。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体备课,是有价值的。前提备课方式怎么写,需要你深入“省察”。

否则,集体备课,就是形式主义。

那么,教师个体备课,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做?

以语文为例,我认为可以做三件事:

第一,细读文本,发现每一个文本的共性与个性。

新老师如何备课写教案_eepo备课方式图文结构2_备课方式怎么写

首先,要从文体特点去掌握文本,寻找这一类文体的共性特点,然后设计教法。小说、诗歌、神话、寓言、散文,文体不同,教法各异。文体,是很上位的言语规则。

其次,要从这一个文本的绝佳之处,去看到文本的个性特征,设计出这一个文本独一无二的教法。同样是小说,《金钱的魔力》以独白式语言和夸张的举止描写,刻画人物;《临死前的严监生》用传神的细节描绘人物;《景阳冈》用精彩的动作描写跟访谈描写,刻画人物;《刷子李》用背面+侧面描写的方式描绘人物;《穷人》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因此,在备课时,我们还要把这一课与众不同的地方,放大,再放大!

第二,沙里淘金,借鉴富有启迪意义的设计模式。

互联网时代,资讯浩如烟海,网络、教学精品录或者教学杂志,都是查找相关教学设计的好方法。只要我们用心检索,肯定会找到相应的有价值的资讯。或文本探讨,或整体框架,或局部细节,总会给自己一些启发。

找到这种资源后,我们还要进行仔细探讨:这些设计,有什么共性?有哪个创意?哪些是可以融合到自己的设计模式中去的?

这里非常需要指出的是,第二步和第一步的次序不能颠倒。一定要自己先独立思考,否则,他人的设计,会起至“前抑制”的作用。看了对方的设计,先入为主,往往很难跳出框框。过早阅读别人设计,我们的眼睛,很容易就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学生的脑袋,也就变成跑马场里的“遛马场”。

第三,独立设计,寻找合适自己学校的教学方案。

这一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在网络上找不到有价值的东西,正好说明,此课难教。难教,才应该你好好教。

你应该静下心来,慢慢地再读文本,甚至可以大声地朗读出来。读着读着,也许豁然开朗。我的不少课,就是这样在反复的朗读中,发现灵感的。

有了灵感,然后,一气呵成,用更简练的句子,写下教学策略——教案,并不是越准确越好。有一定教学心得的教授,适宜采取板块式的教案。写明白主问题跟学生主要活动,即可。教案适度留白,便于关注师生的学习活动。教案写得简洁一点,也方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各类杂事。其实,备课,不是备给对方看的,而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

可惜,很多之后,恰恰反过来了——备课,是为了帮对方看的,所以备得洋洋洒洒。这样的洋洋洒洒,是不是真的好教案呢?我表示质疑!

我以为,好的教案,大抵是脉络清晰、疏可走马的。太碎烦、太具体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当然,新入职的教师,另当别论。

关于教案怎么写,又是另一个议题了,不展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