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对数函数》教案30(新人教A版必修1)

2021-02-26 19: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对数函数》教案30(新人教A版必修1) 授课年级高中高二学科语文主题对数与对数运算任课教师黄 海明课型问题拓展课课时1 授课时间 2008 年11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完成的课堂任务是本小节的重点,在这一节课里要 让学员完成对数运算法则的学习.通过这一节课的课堂,要 求学生具体把握对数的3 个运算法则,克服对对数运算的一 些误解,如把除法对于乘法的分配律错误地迁移到对数的运 算中,误以为log (M+N)=log M+log N,log (MN)= log 传统的课堂,教师通常把对数的运算法则先告诉学生,教学的重心放到对这种运算法则的确定上,即设法证明这种运算 法则.对数的运算法则有什么?为什么就某些?都是由校长 给出的,学生不知道知识发生的过程,忽视那些结论来源的 教学.另外,教师对学生事实上容易造成的误读采取回避的 方式,待作业中以及考试时出现错误时再加以纠正,并不是 从源头上避免错误的形成. 由于技术的介入,就可以把课堂过程设计成"研究性学习"的 方式,使学员在学生指导下的课堂活动中,在与同伴的合作 学习中观察现象,研究问题,发现真理,自觉纠正错误,自 我教育. 学生探讨 从新大纲、新课本推行以来,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新的 形势下对数函数教案下载,发生了巨大的差异,学习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展现 了一个全新的语文教学观:以教师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师生 建立大众数学的观念。

在数学的学习中,树立课程与课堂并 重发展的理念,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在大众数学的含义下,数学课程必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学 再成就的过程,教师的课堂中要注意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向 学生灌输知识的单一的"传授--接受"教学方式,积极推行启 发式的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发扬教学民 主,师生两人密切合作,交流互动,激发师生独立构想及对 数学难题的好奇心,让教师感受、理解知识的形成跟发展的 过程,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和变革观念,形成学生获取新知 识,发展新常识和利用新知识解决难题的素养,以及用英语 语言进行交流的素养。 但是,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数学课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 师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仍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 生的反思留出足够的时间跟空间,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不 够充分,教师不敢放手,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替代学生对研 究的弊端做出推论,掩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教师的创造性 思维,这是有违新大纲的精神及对物理教育的基本原则的。 设计模式 首先改变教学的组织方式 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2)发放事先印制的表格,明确任务 教师明确规定,对活动做出指导. 这一节课,我们来探究对数有什么运算性质.即研究两个 (正)数的对数的跟、差、积、商与这两个数的跟、差、积、 商的对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规定 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表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 与指数式的相互转换.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能较熟练地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解决 有关对数式的式子,求值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课堂过程中借助学生的互相交流,来增进对对数运算性 质的推论过程的理解,增强学生英语交流能力跟预测问题的 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教师明确物理概念的来龙去脉,加 深对人类了解事物的通常规律的理解跟认识,体会知识之间 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应用对数运算性质求值,化简。 2、教学难点:对数运算性质的灵活采用。 关键问题 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生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会与他人一同学习,共 同研究分析的能力。 利用类比的方式,得出对数的运算性质,让学生感受到数 学常识的前后连贯性,加深对公式内容及公式利用条件的记 通过研究、合作、思考、培养教师理性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或者推断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要素)时间营造情境 教师行为 设计动机 教师与师生简单复习对数的定义后强调问题。3 分钟 问题1:利用对数定义,计算以下各式(投影) (8)式有哪些关系?问题 3:请同学们再观察所看到的这三个等式具有哪些特性? 问题4:若把等式中的底数改变,把真数也改变,但保留其 特征,这些等式能否还建立? 以上提出的难题,就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难题--对数的运算 性质(板书课题) (1)问题1 的强调又复习了上节课对数的概念,同时既重视 了同学们对指数与对数的互化的掌握。

对数函数教案下载_对数函数的概念教案_高中数学中对数函数的教案

(2)由问题的强调,设置悬念,促使学生产生急欲想知的心 理状态,激发了教师求知热情,使学员的学习非常有效。 对数运算性质的构建15 分钟 教师:对数引入的背景是指数,因此应探索对数的运算性质, 那么我们必须从那里着手? 学生:从指数的运算性质着手。 教师:(提出难题)你可运用对数的定义及指数的运算法则推 导对数的运算性质吗?不妨先以指数运算的第一个性质为例。 师生合作研究:由 去构建对数的运算性质: 学生:独立构想、合作交流,尝试运用指数的运算性质推论 对数的运算性质。 教师:在师生交流探讨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提醒,利用投影 仪展示各小组的归纳过程,并给予评判。 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前面的计算过程,同学们可由 去计算对数的其他运算性质吗? 学生:类比上面的推论方法,让学员自行推导。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帮以及时的提醒,然后运用投影仪投 影出归纳过程,让学生观察、比较,及时纠正。 学生回顾指数的运算性质,教师依据学生提问的状况进行板 规律总结,提出计算的关键是完成指数运算向对数运算的过渡,在过渡中关键是采用前面函数,共同写成其计算过程。 共同交流后,得出对数的运算性质,由学员口述,教师在黑 板上板书。

对数函数的概念教案_对数函数教案下载_高中数学中对数函数的教案

引导学生按照指数的运算性质大胆尝试计算对数的运算性 质,提高学生的构建能力及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由类比的方式,导出对数的运算性质,让学生感受知识间 的有机联系,感受知识的整体性。 对数运算性质的利用。15 分钟 教师:这样我们就可以心底坦然地使用这种性质了,请老师 们完成下面训练。 (投影显示如下例题) 例2:求以下各种的值:例3:计算: (以上 道例题由学生探讨完成,并指定两位老师上台板演)例题小结。 在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求值、化简时,应熟练掌握其适用 条件。 若真数为根式的,应把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的方式。 要切记公式的三个用途:正用、逆用、变用。 反馈学生把握对数运算性质的状况,巩固所学常识。 课堂小结(学生尝试小结) 1、对数的运算性质。 2、对数运算法则的综合利用,应把握变形方法。 (1)各个别变形应化到最简形式,同时注意分子、分母的联 (2)要防止错用对数运算性质。让学生回顾对数运算性质的推论及对数式的推导与化简问题, 便于学生健全知识网络。 布置作业 课本P86 习题2.2A 教学反思1、本设计从指数与对数的关系及指数的运算法则入手,让 学生从联系的看法出发,探究对数的运算法则,注重了常识 的整体建构。

高中数学中对数函数的教案_对数函数教案下载_对数函数的概念教案

2、在巩固对数的运算法则时,设计运用了一些实际题目, 纠正了一些学生初学时易于形成的一些错误,而形成这种错 误的主要因素就是将积、商、幂的对数与对数的积、商、幂 混淆了,加深了学生的了解。 3、本设计给学生成就长期的尝试、思考、交流、讨论、表 述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成就思维的培育;注重了类比、归纳 思想的渗透。 专家评价 附件一:太谷二中有效课堂教学导学案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 教学目的:进一步让学员熟练对数的概念,使学生把握对数 的运算性质、换底公式, 会用对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对数性质的运算法则,换底公式。 教学难点:运算性质的推论,换底公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将23=8 写成对数式___,将 log=2 写成指数式___。 1、对数运算性质的推论:,设M=,N=,则有MN= 由对数的定义,有:, 2、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例3、用,,表示以下各种: 例4、求以下各种的值:(1)(2)3、换底公式 ===32.88333(年)由此推测,如果人口年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从2000 到2032年底我国的人口数量能超过18 3、解决一些实际问题P77 例5、分析:本题题目较长,阅读要花一定的时间,对 理解素养好的学生要 该不成问题,它的特征是给定公式,看懂公式中字母代表的 意义即可解答。

对数函数教案下载_对数函数的概念教案_高中数学中对数函数的教案

解:(1)M=lg20-lg0.001=lg=lg20000=lg2+ lg1044.3 因此,这是一次约为里氏4.3 级的地震。 (2)M=lgA-lgA0=lg,根据对数的定义,有:=10M 所以,A=A010M。当M=7.6 时,有两次地震的最大振幅之比是: =102.6=398,所以,7.6 级地震的最大振幅是5 级地震的 398 练习:P79作业:P86 授课年级高中高二学科语文主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任课教师黄海明课型 问题扩展课课时1 授课日期 2008 年11 教材分析本小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一)》 (人教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 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 性质及初步应用。对数函数是继指数函数之后的既一个重要 初等函数,无论从常识或观念方法的视角对数函数与指数函 数都有许多类似之处。与指数函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涵盖的 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更高。学习对数函数 是对指数方程知识跟步骤的巩固、深化和提升,也为缓解函 数综合问题以及在实际上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这个 内容非常熟悉,但新教材做了一定的削弱,如何设计从而符 合新课标理念,是他们非常关注的,正因极其,本人选择这 课题立求这些方面有所突破。

对数函数教案下载_对数函数的概念教案_高中数学中对数函数的教案

学生分析 刚从高中升入高一的师生,仍保留着初中生许多学习特性, 能力发展正进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但很重视形 象思维。由于函数概念非常抽象,又以对数运算为基础,同 时,初中函数教学要求增加,初中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这 双重问题提高了对数函数教学的难度。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 点,教学中应控制要求的拔高,关注学习过程。 设计模式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基本模式为依 据进行设计的,针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对数函数的教学首先 要挖掘其知识背景贴近学生实际,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她们提供自主研究、合作 交流的机会对数函数教案下载,确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理解对数函数的各种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能够利用 分析的软件研究对数函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详细例子,直观认识对数函数模型所描绘的总量关 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 函数建模; 2.能通过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准确对数函数的图像,探索 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通过非常、对照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图像类比指数函 数,探索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利用变量的看法解 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是把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难点是底数对对数函数 值差异的制约. 关键问题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式. 教学准备 用《几何画板》演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底数a 的关系. 教学设计过程 程序要素时间营造情境 教师行为 设计动机 引入课题3 分钟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物体内碳14 含量P 与死亡年 样我们就可以推测出土陶俑或近代史迹的年代.根据问题的实际含义推测,对于每一个碳14 含量P,通过对 应关系,都有唯一确认的年代t 与它对应,所以t 这就是我们最近已经研究的一种新的方程--对数函数.让学生可以直接过渡到对数函数 讲授新课5 分钟 一般地,我们把方程,且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函数定义域是. 这里为什么应要求",且"呢? 生:在对数的定义""中,我们要求了需要满足条件",且". 的来历确实这么,但针对条件来说就不仅仅如此了!事实上, 在指数式中,如果,则针对任意的,都有,转换变成对数形 式后,则不再是我们所学习的函数了. 引发学生认知 对数函数的图像跟性质15 分钟 下面我们运用计算机硬件《几何画板》来观察预测对数函数 和的图像之间的关系并且对数函数,且的图像和性质. 图象都在y轴左侧. 可取任何实数,函数值R.图象都经过点. 无论a 为任何正数,总有. 时,图象在区间内纵坐标都大于1,在区间内纵坐标都大 时相反.当时, 自左向右,时图象逐渐下滑;时图象逐渐减少. 当时,是增函数; 当时,是减函数. 你能依据指数函数的图像的特点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吗? 图象特性 函数性质 轴正负方向无限延展函数的定义域为R 图象关于原点和y 轴不对称 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像都在x 轴上面 函数的导数为R+ 函数图像都过定点(0,1)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攀升 自左向右看, 图象逐渐下降增函数减函数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纵坐标都小于1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纵坐标都大于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像纵坐标都大于1 在第二象限内的图像纵坐标都小于1 图象上升态势是越来越陡 图象上升态势是越来越缓 函数值开始下降较慢,到了某一值后增长速度极快; 函数值开始减弱极快,到了某一值后增加速率较慢;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填写下表、讨论交流、概括总结对数函 数的基本性质 锻炼学生进而和推导能力例题 ()课后训练:课本练习;课本习题2.2 ()课时小结要理解对数函数的涵义,根据方程图象理解把握对数函数 的性质; 要逐步学会运用函数图像分析研究变量的性质. 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2.2 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怎样运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所有对数 的大小相当都可以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进行吗? 板书设计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对数函数的含义: 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小结: 预习提纲: 教学反思 在课堂过程中,我类比指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探究,研究了 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

同学们课堂上可切实主动参与获得性 质的过程。我用了三节课就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图象和 性质的应用进行讲解。可从作业和教学效果看来。同学们没 有对指数函数的性质跟图像掌握的好,分析有下列因素 1。学生对 对数函数概念的理解及对数的运算只是关。导 致部分题目出现运算错误或不会。 2。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俩个对数式的大小书写格式 不规范。说明同学们用变量的看法解决难题的观念方法还没 形成。 3。同学们对对数与指数的互化不是很熟练。导致有关指 互化题目出现错误。尤其是缓解有关对数跟指数混合式子的有关计算时困难多大,问题最多。还有在缓解有关对数型函 数定义域问题 ,更不会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去解决。 以上这种因素我借助认真的反省,同时参考学生强调的看法, 决定讲俩节习题课,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解决,找出他 们的盲点,同时提高训练力度。从练习中看到问题,再利用 晚自习系统讲解,直到绝大部分学生理解把握为止。 专家评价 附件二:太谷二中有效教学课堂导学案 年级:高一 学科组:数学 课题: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主讲教授:黄海明 时间:2008 年11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导学案) 2.2 对数函数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 课时) 一、阅读材料:类比指数函数的图像跟性质的探究方式来学 习对数函数的图像跟性质,并缓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 们可以看见对数函数模型既是一种重要的函数建模,我们了 解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第一、三象 限的角平分线对称。

二、学习目标 知识:熟练掌握研究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能力:能够类比指数函数的图像跟性质进行对数函数的学习, 要充分确立分类争论的观念,熟悉函数的图像,充分了解不 同底数对变量的妨碍。 三、阅读教材,并试着提问下面的疑问:*1.2. 3.求以下方程的定义域: **4。函数的定义域是 温馨提示:求方程的定义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母不能为0;(2)函数含有开偶次方运算时,被开 方式需要小于或等于0; (3)零次幂的底数不为O;(4)有对数运算时,真数必须 大于0. 5.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7.函数的图像关于()A、轴对称B、轴对称C、原点对称D、直线对称 lg(x-1)|的图象是() 10.已知,,,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a,b,c,d 的大小为 A.B.C.D. 11.判断方程的奇偶性。 四.知识图书馆:把学案中有疑惑的知识点作上记号,并在 空白处写出疑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