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宁可先生与新时期史学理论的学科建设(4)

2019-09-02 14: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总体而言,宁可先生对历史学性质问题的论辩主要集中于对历史本身客观性的强调,对历史学求真目标的强调,对历史认识过程中从事实到规律的科学认识统一性的强调,以及对规律化历史的摹写的强调。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在后现代主义挑战之后再思历史学性质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四、 结 语

综上所论,宁可先生对新时期史学理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较为重要的学术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学的理论传统,并且在自身长期实证性治史经验的积累与升华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史学、分析历史哲学和价值哲学的成果。他始终坚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之下,建立严格意义的史学理论体系,特别着意建构以历史认识论为核心的四大理论范畴,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价值论研究的新问题。可以说,宁可先生在这些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对于近三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意义的引领作用。

正如有论者已经指出的:“宁可先生从事史学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理论,一方面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史学研究的指引,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史学理论本身的建设”,因此他“在理论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一直受到史学界同仁的敬佩。”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宁可先生对于史学理论的研究是随着建国以来历史学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学术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变化的,其中有些内容比较明显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是“他对史学理论体系的不断深入探讨,他对历史本身的深邃思考和见解,他对认识历史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一系列精辟观点,对于当代史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

其分支学科有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城市地理与中国古都学、历史商业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地图编制、历史地理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理论和通论历史地理学。发布首先,把“**”归结于“封建体制”是国左派史学家的一大创举,其言下无异于说但凡有**必是封建体制造成的,而且封建体制必然导致**。这个分析框架就是:媒介地理理论、媒介地理历史、媒介地理应用。

参考文献:

有关宁可先生的历史研究及其在不同史学领域的创获参见:郝春文、刘屹《宁可先生的学术贡献》,《光明日报》2014年2月26日;阎守诚《宁可先生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孟彦弘《宁可先生的隋唐五代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郝春文《宁可先生与敦煌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胡戟《访古考察花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刘玉峰《两重性、局限性与中国古代农民的历史命运——评宁可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邹兆辰《读书一生,治学一生——访宁可教授》,载《变革时代的学问人生:对话当代历史学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0-196页;任士英、刘玉峰《历史学领域的多头并进——宁可先生访谈录》,《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1期等。

宁可:《论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历史研究》1963年第4期;《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历史研究》1964年第3期。又分别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1-40页、第41-100页。据宁可先生回忆,1963-64年间报刊上发表的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文章多达四十余篇,其中很多是批评他的观点的,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65年才消歇(《宁可学术简历》,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续篇》,第254页)。有关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论争史学界已有专门研究,参见蒋大椿《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王学典《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这类著作主要包括李大钊的《史学要论》(1924年)、卢绍稷的《史学概要》(1929年)、胡哲敷的《史学概论》(1935年)、李则纲的《史学通论》(1935年)、杨鸿烈的《史学通论》(1939年)等。该方面研究参见赵世瑜《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的回顾与评说》,《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宁可:《流年碎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75页。

这一部分的论述所依据的主要材料除特殊注明外均引自宁可《什么是历史科学理论——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一》,《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邹兆辰:《读书一生,治学一生——访宁可教授》,《变革时代的学问人生:对话当代历史学家》,第183页。

顶尖历史理论书籍_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pdf_历史学理论

另参见宁可《什么是历史——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二》,《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关于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区分问题当时发表的影响较大的文章还有:陈启能《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光明日报》1986年12月3日;瞿林东《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史学理论》1987年第1期等。

对这个问题思考的起点反映在《什么是历史科学理论——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一》一文中,但更完整的表达则出现在宁可、汪征鲁编著《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1-12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14页。

于沛:《中国史学理论研究三十年:1978-2008》,《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12-13页。

《世界历史》评论员:《让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之花迎风怒放》,《世界历史》1983年第3期。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13页;参见邹兆辰《读书一生,治学一生——访宁可教授》,《变革时代的学问人生:对话当代历史学家》,第186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一讲,第15-93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二讲第一个问题,第94-104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212-213页;另参见附录十四,第414-430页。

《史学理论研讨讲义》中未能设专章讨论史学方法论,主要体现在第二讲关于认识史料的手段和对史料的考证方法和历史认识过程的分析中,第111-188页、第207-226页。

《史学理论研讨讲义》中未能设专章讨论历史价值论,主要参见该书的第210-211页。

参见庞卓恒《历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历史研究》1988年第1期。该文主张以历史本体论为主导,认为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另参见吴英《史学理论研究30年》,《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

参见1995年9月-1996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学位课程,宁可《史学理论研讨》之一“历史价值论”专题课堂笔记与录音资料。

有关国内外价值哲学的研究状况可参见拙著《历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国内史学界有关历史评价问题的研究状况可参见拙著《历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第10-13页。

参见拙文《事实与价值的纠葛——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自序,第1页、第5页。

转引自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211页。

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历史学理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序言,第3页。

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导论,第20页。

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 pdf_顶尖历史理论书籍_历史学理论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19页。

宁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宁可:《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117-144页;《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地理环境》,《平准学刊》1984年第3辑,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230-255页;《地理环境和中国文化》,《宁可史学论集》,第336-346页。另参见宁可先生遗著《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章“中国历史发展的地理环境”,第31-58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22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23-24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25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26-28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51-58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60页。

关于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对历史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可参见周祥森《反映与建构——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拙文《向历史学特性的回归——历史认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94-100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100-104页。

另参见宁可《从“二重证据法”说开去——漫谈历史研究与实物、文献、调查和实验的结合》,《文史哲》2011年第6期。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104-207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210-211页、第212页、第213页,附录十四《从事实出发是历史认识的规律》,第414-430页;参见邹兆辰:《读书一生,治学一生——访宁可教授》,《变革时代的学问人生:对话当代历史学家》,第189页。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209页、第213-214页。

关于历史评价的基本原则与理论方法的讨论,反映在宁可先生对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的研究中。有关历史评价的实践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他对于农民战争史和古代历史人物的研究中。宁可先生发表过的有关农民战争问题的研究主要有:《对<正确估价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的作用>一文的意见》,《光明日报》副刊《史学》第84期,1956年6月7日;《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农民政权问题》,《新建设》1960年10-11月号合刊,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358-378页;《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中的皇权主义问题》,《光明日报》1960年12月13日,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391-397页;《有关中国历史上农民政权的几个问题》,《文汇报》1960年12月27日,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379-390页;《唐代宗初年的江南农民起义》,《历史研究》1961年第3期,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577-601页;《中国农民战争的自发性与觉悟性问题》,《红旗》杂志1962年第7期,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398-412页;《读王仙芝黄巢受敌诱降、乞降考辨诸文质疑》,《光明日报》副刊《史学》第242期,1962年7月18日,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602-612页;《对农民战争后封建王朝一些政策的分析》,《新建设》1963年3月号,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413-439页。宁可先生发表过的有关历史人物的具体研究主要有:《有关岳飞评价的几个问题》,《文史哲》1957年第5期,又见于《宁可史学论集》,第643-657页;《关于隋炀帝》(1997年),《宁可史学论集》,第553-561页。

参见1995年9月-1996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学位课程,宁可《史学理论研讨》之一“历史价值论”专题课堂笔记与录音资料。

参见拙著《历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总论部分“历史评价的基本理论范畴研究”,第25-134页。

参见拙著《历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第十章“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问题”,第311-373页。

国外相关研究参见H. Stuart Hughes, History as Art and as Science, New York, Evanston, and London: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4.

Keith Jenkins & Alun Munslow, ed., The Nature of History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2004, Introduction, pp.1-18. 另参见拙文《重构、建构与解构之间——从文学形式论史学类型与史学性质》,《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第1期;《历史学两重性片论》,《史学理论研究》1998年第1期。

宁可:《史学理论研讨讲义》,第11-12页;《什么是历史——历史科学理论学科建设探讨之二》,《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

邹兆辰:《读书一生,治学一生——访宁可教授》,《变革时代的学问人生:对话当代历史学家》,第171页。

邹兆辰:《宁可先生与史学理论》,《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