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孟子长于什么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展广植的博客_新(5)

2018-01-11 15: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在我们继续寻访的过程中就有专家指出这个故事本身就像是后人杜撰的,最为突出的疑点就是避雨的小庙,因为在两千七百年前,还没有真正的庙宇存在。在泰安我们见到一位专注柳下惠研究的柳氏后人柳明瑞,他给我们展示了历史上描述柳下惠坐怀不乱这个事件的各类史料,而众多史料都是源自《孔子家语

———好生》对那段离奇故事的描述。

由于孔子和柳下惠生活的年代相距很近,孔子家语中专门提到柳下惠在城门下用身体救助女子而国人却可以相信他不是淫乱,这样就极大地增加了这个故事的可信度。

同期声:(马东盈

柳下惠研究院秘书长)孔子对柳下惠非常推崇,非常熟悉,他对柳下惠这种行为的评价,应该说不一定有非常准确的依据。在孔子时代柳下惠坐怀不乱的事情是为人所熟知的,且为孔子所肯定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公元前720年,中国中原地带处在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鲁国一个叫柳下的地方,也就是山东新泰西柳村,诞生了一个男婴,起名叫展禽。由于这个男孩后来官至鲁国士大夫,并且他的封地名叫柳下,后人开始称他柳下惠。在弱小的鲁国为官的柳下惠一生没有说过一句假话,他一生致力于用道德和礼仪来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在200年后被孟子称为和圣。那么传说中坐怀不乱这个男女之间的极端事件不论真假,让它发生在柳下惠这个当时的圣人身上自然就很容易让世人接受了。

5

死后记载

柳下惠(山东平阴县孝直镇历史名人)

柳下惠退居柳下后,则招收生徒,传授文化、礼仪,深受乡人爱戴。死后,弟子要为他议谥号。其妻说:“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信诚而与人无害兮。屈柔从俗,不强察兮。蒙耻救民,德弥大兮。遇难三黜,终不弊兮。恺悌君子,永能厉兮。嗟乎惜哉,乃下世兮。庶几遐年,今遂逝兮。呜呼哀哉,鬼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烈女传》)展禽故谥为“惠”。

柳下惠墓(和圣墓),位于山东新泰

之柳里以北。最早关于新泰和圣墓的记载,见于明·嘉靖《泰山志》卷二《遗迹·帝王》载:“柳下惠墓:在(泰安)州治东南一百里,至今村人尚多展姓者,村名曰柳里村。”

柳下惠死后葬在汶水之阳,其墓历来受到人们的保护。秦伐齐,道经柳下惠墓地,秦下令:“有去柳下惠墓地采樵者,死无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泰安知县毛蜀云曾三次整修其墓,在四周立有界石,为防汶水冲蚀,在墓南、西、北各筑土堤,东南垒石坝三十丈加以保护,并植杨柳千株,使柳下“碧玉千树,青丝万条”的古风重现。

6

人物评价

柳下惠石碑

柳下惠选择坚持“直道而事人”,最后只能去官隐遁,成为“逸民”。《论语》记载孔子对柳下惠的评价是:“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意思是,相比伯夷、叔齐的宁肯饿死也不食周粟,柳下惠肯降低自己的理想,虽然屈辱了身份,但是能做到言行举止合乎道德和理智。《左传》中孔子也把臧文仲让柳下惠下台,列为臧氏执政的“三不仁”之一,表示谴责。

百世之师

孟子

对柳下惠非常推崇,《孟子》一书曾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之;柳下惠,圣之和者也;......’把柳下惠和伯夷、伊尹、孔子并称四位大圣人,认为他不因为君主不圣明而感到羞耻,不因官职卑微而辞官不做;身居高位时不忘推举贤能的人,被遗忘在民间时也没有怨气;贫穷困顿时不忧愁,与乡下百姓相处,也会觉得很愉快;他认为自己和任何人相处,都能保持不受不良影响。因此,听说了柳下惠为人处世的气度,原来心胸狭隘的人会变得宽容大度,原来刻薄的人会变得老实厚道。孟子认为像柳下惠这样的圣人,是可以成为“百世之师”的。

7

柳姓始祖

柳下惠雕像

据唐朝的《元和姓纂》记载:“周公孙鲁孝公子展,展孙无骇以王父之字为展氏,至展禽食采于柳下,遂姓柳氏。鲁灭仕楚,秦并天下,柳氏遂迁于河东,河东解,秦末有柳案,下惠裔孙也。”意思是,周公旦的后人鲁孝公有个儿子“展”,公子展的孙子无骇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因此有了“展”姓;后来展禽以柳下为食邑,于是展禽的后人开始以“柳”为姓氏。柳氏在秦国兼并诸侯国之后则迁居到河东(今山西永济),然后从河东分散到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