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 田园综合体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多重要,如何从“三农”角度打造田(4)
(二)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近年来, 为严格立项程序, 农业综合开发立项过程中计划行政的问题越发突出。政府主导过多,企业为逐利跑项目, 最终就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农发资金是政府预算的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应紧紧围绕这个宗旨简化立项程序,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立项的主导作用,把财政资金放在鼓励、补助的角色, 更好地让市场优化资金配置。只有发挥好市场机制, 才能增加有效供给, 优化供给侧结构。比如,可否探索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先建后补, 强化结果导向, 弱化行政干预;取消相关限制性条件,更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放开高标准农田与生态综合治理的类别限制, 追随企业发展需求, 多搞一些山区、洼地开发,积极扶持特色经济发展, 走差异化之路。差异化才有特色, 产品才有销路, 供给才有效果。
(三)积极听取农民群众意见
在项目设计上尽量少一些硬性规定, 多一些灵活措施,更多地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努力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如道路不必强求取直,尽量原路改扩建;群众不习惯使用的井房就不再设计建设;防护林网尽量布局在村庄旁、坑塘旁,尽量减少遮挡农田情况;不必要的路边沟尤其是不可能有效保水的沙地路边沟尽快取消。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只有尊重群众意愿, 项目建设才会更好发挥效益,资金使用才更有效果, 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建、群众毁、资金浪费的问题。
(四)牢牢抓好质量生命线
保证质量是增加有效供给的最基本要求。从微观角度把握, 一是设计上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本着宁可少些也要好些的原则设计质量标准, 决不可因陋就简、将就凑合。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二是强化招投标、政府采购工作, 同时发挥好工程监理作用,确保施工期关键环节和隐蔽工程的旁站施工, 千方百计杜绝设备供应商和工程承包商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行为。三是搞好工程管护,健全管护机制, 确保效益发挥。从宏观角度把握, 一要确保各项工程措施的综合配套, 不留“死角”、不留“短板”,保证项目效益的最大发挥;二要因地制宜, 亩投资标准不能“一刀切”, 要不留缺口、不降标准, 确保质量。要切实牢牢抓好质量生命线,真正把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成样板工程, 群众满意的工程, 确保项目持久发挥效益。
(五)加大创新力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减法,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一种是加法, 即增加有效供给,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做好“加法”的秘诀, 就是改革创新。所以中央一再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农业综合开发要把扶持重点放在激发企业创新上, 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1、从投入方向上创新
鉴于河北地下水压采形势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业要求,将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治理区域适当转向潜力更大、企业和农民需求更加强烈的丘陵山区、江河湖淀地区, 按流域施治,实现改善环境、拦蓄水源、提高产量的综合效果, 并带动贫困地区实施脱贫攻坚。
2、从投入方式上创新
近年来, 政府一直试图撬动金融资本投入农业综合开发, 出台了贴息、担保等创新方式,但收效甚微。根源是没有解除银行的后顾之忧, 难以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可以进行金融创新, 由项目实施主体向银行贷款, 农发提供信用担保,按照农发项目模式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15年之内由财政逐年拨款还本付息, 实现迅速扩大投资规模,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目的, 尽快做大投入“蛋糕”。适应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运用好股权投资基金平台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也是大势所趋。
3、从投入导向上创新
要创造有效供给, 潜力在企业, 要依靠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 才会创造市场需求,刺激消费, 拉动增长。扶持企业增加市场有效供给, 包括四条路径:
(2) 扶持企业走差异化之路, 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就像怡达公司创造的系列山楂休闲食品,摆脱了果丹皮、糖葫芦等老旧产品的同质化竞争。
(3) 扶持企业开发资源禀赋独特的农产品,如河北省的板栗、山楂等拥有别人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4) 扶持企业通过更新加工工艺降低成本, 提供性价比高。
快要过生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