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 田园综合体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有多重要,如何从“三农”角度打造田(2)
1、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当前, 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需要积极探索供给侧结构改革。”田园综合体建设坚持以农业为主导,坚持姓农、富农、为农理念, 在继续增加农产品总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 突出挖掘农业在美化环境、康养服务、农事体验等方面的溢出功能,是农业产出的创新和农业功能的拓展, 将极大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的有效改革。
2、有效减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扩大趋势
印度、巴西等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都导致了农业凋敝、农村凋零的不良后果。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也出现扩大之势, 村庄大量消亡,空心村、老人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日益严峻。田园综合体建设借鉴了城市综合体的成功经验,集中部门资金、吸纳社会资本重点打造特色突出、产业聚集、功能强大的农业产业循环综合体,龙头企业积极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民共享经济体,新型社区、产业平台、新生活方式中心、商旅景区四位一体的美丽乡村综合体。融“三农”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既是农民安居的美好家园,也是农民创业增收的理想乐园, 兼具农业产业集聚和吸纳农民创业就业的城镇化功能, 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明显特征,将从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有效减缓城乡差距扩大化趋势。
3、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
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我国现在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欧美日的1/7。这就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让进城农民在城市体面安居。即便我们实现了城镇化发展目标,仍有五六亿农民需要继续留在农村居住, 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需要改善, 应尽可能地利用农村资源鼓励农民就地创业就业,把农村现代化的“短板”尽快补齐。
4、有效提高财政支农效果
为改善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状态,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园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这些扶持政策是由不同部门分别进行的, 一方面综合效果发挥不够, 另一方面其主要在基础性领域发挥改善作用,对农村新业态新面貌方面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把既有的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与新农村建设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集中资金整乡整村地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两类政策优势互补, 打“组合拳”, 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田园综合体是全方位解决“三农”问题的崭新业态
田园综合体是以农村为载体, 以农民为主体, 以农业为主导, 以美丽乡村建设和文化创意为两翼,整村推进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建设, 充分挖掘田园风光、美丽乡村的新功能新业态,以实现“村庄美、产业兴、农民富、环境优”发展新目标。因而田园综合体建设需牢固树立系统化理念,从全局角度科学推进。
1、坚持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统筹推进
“三农”工作统筹推进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首要要求。一号文件着重强调特色村镇建设和“一村一品”建设,确定把村镇作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载体。在政策把握上要求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 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田园综合体,确定了农民是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而在发展路径上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突出抓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说田园综合体建设是统筹推进“三农”工作的有效抓手。
2、坚持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建设
“农业+文化+旅游”是田园综合体建设基本模式,是使农业产业溢出文化、旅游、康养等新功能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据有关资料, 从2012年底开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当年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 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 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 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了国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