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的资料 蔡礼旭:文言文,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第五十四集)(2)
我记得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西方文化很好,孩子直接叫爸爸的名字,多好,多平等。有没有道理?其实经典是开人的智慧,人没有经典,也很难看清是非利害得失,正邪看不清楚。请教大家,你念初中、高中的时候,最喜欢看什么电影?「OH MY LOVE」,那个是吧?看那些电影对我们的心性,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我们念书念了多少年,会不会判断?我记得念高中的时候,很多女同学看琼瑶小说,陷在里面,她有判断力吗?我念中学的时候,没有听过哪一个人陷在《论语》里面。那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以人这一生要真正明理,不读经不行。以前的祠堂有两句话,特别有深义,「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两句话都是礼,祖宗虽远,守祭祀之礼,饮水思源,不能忘了祖先,不能忘本。「礼者,报本反始,不忘其初也」。这个时候人不忘本就厚道,厚道就善良,人跟人就和睦。现在祭祀愈来愈被忽略,人没有感念祖德,只想著眼前的利益,都偏离礼教,一重利,争夺就产生。所以老子讲,「知常曰明」,知道做人的常道、天地的正道,这是明白人;「不知常,妄作凶」,不知道常道,自己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带给自己以后的凶灾,但自己不知道。比方说人类在破坏自然,有没有凶灾?现在都出来了,很多雨一大,泥石流、土石流就产生了,那就是不敬自然产生的。
诸位学长,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带给身边的人吉还是凶?大家有把握吗?比方刚刚举的那个例子,这个父亲得意洋洋,很高兴,觉得他很进步,叫他的女儿直接叫爸爸的名字就好了,直接叫Michael,这样就好了。说穿了,危机在哪?丧失民族自信心,对五千年的智慧文化没有信心,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一位爸爸跟我讲完两个礼拜以后,再看到我的时候,脸很焦急,然后就问我,我女儿现在已经骑到我的头上去了。平等,直接叫名字叫平等,这个叫相上平等。请问大家这只手掌平不平等?有没有方法平等?有,直接从拇指这里切过去,全平了。那会怎么样?那就不像人。《礼记.学记》教给我们,「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教育我们的子女是长他的善心,这个原理、原则抓到,就不迷惑。请问孩子直接叫父母的名字,长了他的善吗?「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我们看《弟子规》每一句都是礼教,都在启发孩子的恭敬心、善心,真正看透了每句经句对人心深远的意义、跟对他善心的影响,自己学《弟子规》,带著孩子落实《弟子规》,不会被任何人动摇,信心有了根基。很多人学传统文化,亲戚、朋友、邻居,「拜托,那个还在学?」几句话就给我们讲得有点动摇了。所以深入、了解,就不动摇,就能扎下自己德行的根,也能扎下自己家庭正确的家风。
而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从根本去学习。礼的根本是什么?我们上一次在礼篇的「绪余」当中有讲到,「礼之体,敬为主」。《孝经》当中也告诉我们,「礼者,敬而已矣」。礼是外在的礼仪行为,它内在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恭敬、真诚的心。而所有的礼都是从恭敬心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比方我们恭敬天地、感恩天地,所以有天坛、有地坛,包含祭山,山川大地,这个都是感念万物给予我们的恩德,人这样厚道。人不感恩天地万物就变成什么?恭敬心没有了,傲慢的心、自私自利的心出来了。什么傲慢心?人可以主宰一切,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忽略了天地的平衡跟循环,这傲慢。自私自利,就会觉得所有的东西我用了应该的,不感恩天地,接著不感恩父母。这都是心性偏掉慢慢形成的错误行为。不敬天地,我们看现在的人,把父母的养育、教育都觉得是应该的,因为你没教他恭敬、没教他孝道。有些父母被孩子忤逆得很无奈,孩子不只不能体会父母的苦,还讲一句话,「谁叫你要生」,有没有?你看孩子这一句话,折尽他人生半生的福分,这样对父母讲话。假如孩子现在都造这样的罪孽,你说以后怎么会没有大灾!闽南话讲的,「人要是不照天理,天就不照甲子」。人不照天理,那老天爷也不照规矩,老天爷要收人,收谁?收不像人的人,他已经失去做人的资格,老天爷就要把他收走。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