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地球的年龄是怎么得来的 为什么不是冰川遗迹(3)

2018-01-23 23:05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图5 海螺沟末次冰期擦面、擦痕(左)

和蒙山兰溪峡谷崖壁擦痕(右)

地球的年龄是怎么得来的_地球图片_地球的形成

同理,对于中观尺度和微观尺度的冰川地貌,其判别标准亦应符合“三要素”组合原则。例如,冰斗(Cirques)必须包括岩槛(又名冰斗反向坡,大致可代表雪线的高度,冰川遗迹中最能直接指示冰川作用的地貌证据)、岩盆(岩槛未切穿时往往为冰斗湖)和斗壁(刃脊、角锋)三要素。惟其如此,才能鉴定其确为古冰斗(旋转侵蚀作用形成,多成群出现)。又如,基岩磨光面或擦痕石应包括擦面(facet)(在优先磨平作用基础上由密集平行的擦痕组成,在自然界中能形成擦痕的外动力过程很多,但能形成擦面的很少)、擦痕(擦痕或刻槽的方向可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甚至还有颤痕(呈新月形,与擦痕多呈垂直关系,新月形“两角”或可指示冰川运动方向)。换言之,单纯的磨光面或擦痕是断层、山崩、滑坡、洪水、泥石流等原因都可以形成的,只有形态呈流线型,特别是有狭义颤痕(chatter marks)、半月形裂口(lunate fracture)、新月形凿口(crescentic gouge)和新月形裂纹(crescentic cracks)分布的磨光面才有鉴别冰川成因的特定意义。一些教科书或文献认为带有光面和擦痕的巨砾是冰碛石可靠标志的说法,是不够严谨的,会把不少研究者引入迷途。

《蒙山》和《假话》提出蒙山冰川说的主要证据之一是所谓擦痕。但是,擦痕并非冰川活动的铁证。只有与擦面(facet)、颤痕(chatter cark)同时出现并作有规则分布的擦痕才具有确定古冰川作用的价值。遗憾的是,迄今在蒙山根本没有发现与擦面(facet)或颤痕(chatter mark)配套的典型冰川擦痕,这不能不是蒙山冰川说的重大缺陷。在兰溪峡谷左岸发现的擦痕虽然平行于谷底,但上下擦痕垂直间距很大,不具有冰川擦痕密集、规则、平行排列的特征。其特点是表面粗大不均、形态多样、单独出现,且深度较浅甚或有分叉。观察表明,出现擦痕的位置,大多是利于水流携带砾石刻画岩壁的峡谷转弯、谷床高程陡然变低或凹岸等处。由此判断,它们可能是特大型洪水或泥石流摩擦撞击形成。因为洪流在运动过程中会擦光坡崖和巨砾,并在其上留下光面和擦痕。至今在兰溪峡谷谷底,仍可见到个别巨砾表面具贝壳状断口以及平行C轴的单独擦痕,证明它们多是重力崩塌或滑坡所致,反映蒙山坡地重力过程强烈。例如,2017年6月即曾发生1次重力崩塌,谷底遍布具有新鲜擦痕和贝壳状断口的花岗岩砾石。

图6 海螺沟末次冰期磨光面擦痕、半月形裂口(左)

和蒙山兰溪峡谷崖壁擦痕(右)

匪夷所思的雪线重建方法

判断某种地质地貌现象是否为冰川遗迹,除了分析现象本身的特征外,还必须考虑产生这种现象的时间和地区是否具有冰川发育的气候环境条件,冰川作用遗迹的确认必须力求与环境证据相统一,不能彼此矛盾互相冲突。一般来说,气候是某个地区能否发育冰川的充要条件。在气候因素中,对冰川发育影响最大的是雪线(物质平衡线)所在高度处的气温(夏季6~8月)与固态降水(主要指降雪)。固态降水决定冰川的积累,高于0℃的气温决定消融,两者共同决定雪线的高度。中国7月平均气温从南到北比同纬度纬圈平均分别高出0~4℃之多,且雨热同季的组合,显然不利于冰川的形成。判断某种地貌现象是否为冰川作用遗迹,除了分析现象本身的特征外,还必须考虑产生这种现象的时间和地区是否具有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因此重建雪线高度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李四光先生对于冰川形成条件问题曾经给予重视,但现在的泛冰川论者却很少进行此类深入研究,以致见到擦痕、巨石、岩穴就视为冰川遗迹,甚至据之划分冰期,这种研究方法上的误区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