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阅读答案 “唯有戏剧的精魂是不死的。”(4)
法语版话剧《美杜莎之筏》(北京,7月13日晚) 75分
瑞典语话剧《命运之影》(北京,9月9日晚) 70分
法语版话剧《安提戈涅》(北京,9月11日晚)65分
俄语话剧《叶普盖尼·奥涅金》(乌镇,10月20日晚) 95分
葡萄牙语话剧《水渍》(乌镇,10月23日晚) 75分
立陶宛语话剧《我们的班集体》(乌镇,10月24日下午) 85分
德语影像戏剧《影子(欧律狄刻说)》(乌镇,10月27日晚) 80分
跨媒介互动式话剧《西方社会》(乌镇,10月27日晚) 80分
英语实验话剧《海选哈姆雷特》2场(乌镇,10月28日下午、29日下午) 65分
英语话剧《战场》(上海,11月1日晚) 80分
今年引进的外国话剧有太多高质量作品,《兄弟姐妹》和《我们的班集体》都是表现在宏观视角中的苦难年代,那些藏在人类微观私历史夹缝中的极端的恶,没有人认罪,也没有人赎罪,有的只是历史车轮最终的无差别碾压。这样的戏剧在我心目中才够得上重量级,如果说《兄弟姐妹》还带有某种苏联式伤痕文学的标签,《我们的班集体》写一战前后到二战爆发再到战后清洗和反清洗这超长历史过程中的翻云覆雨,它最终都超越了国家、民族、政治、阶级甚至超越了人性,是对整个无序的世界最彻底的素描。《俄狄浦斯》、《影子(欧律狄刻说)》和《西方社会》都是将玩到纯熟的先锋形式与纯粹而强烈的人文诉求进行完美结合,他们都是严谨的技术控,但假装很任性!《战场》则属当今罕见的返璞归真的作品,它是最原初的戏剧,却又是对那本当代后戏剧剧场理论名著《空的空间》最完美贴切的实例阐释。《美杜莎之筏》和《水渍》都是小而精,清澈又锐利,有趣伴随着残忍,它们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舞台的瞬间记忆。《美杜莎之筏》还有超出于体格的野心,它像一个微缩版的《我们的班集体》,但受制作格局限制,没能发挥出更大潜力。《麦克白》、《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风格独特强烈,它们都无意于取悦观众,有人觉得散漫失焦,有人却会赞赏它们文本处理上的特殊价值。这三部是今年我看到的评价最两极的话剧。《4:48精神崩溃》和《命运之影》都是走心的我“丧”故我在系列,值得一看但滋味苦涩。《安提戈涅》和《海选哈姆雷特》都是想解构原著,有一套完整的构思,但可惜玩得有点飘,亮点最终成噱头,观感一般。
最后谈谈《叶普盖尼·奥涅金》。一直猜想上辈子的我是不是跟东欧有什么缘分,以至于今生总不由自主喜欢上这个地区的戏剧、音乐和建筑之类的人文艺术,并总是会深爱来自那几个东欧小国的演员无论男女。最近5年的观剧经历中,先是坚定不移地喜欢陆帕老爷子(至今也仍是我的男神),然后又痴迷于图米纳斯导演的鬼斧神工,他的戏简直让我闭上眼听3分钟就能分辨出来!他曾带来到中国的几部戏中,《假面舞会》轻盈又沉郁,《三姐妹》洗练却深情,《马达加斯加》空灵而端妍——他的作品似乎总有类似这样的对立统一的特质。今年乌镇戏剧节上我们看到的《叶普盖尼·奥涅金》是一部有着俄罗斯气质的作品,但它在图米纳斯手中怎可能丢失奇情逸致?!在这部戏中我们又领教了他变幻无穷的戏法。我们看到在他手中冰雪风骨与烈酒般的热望怎样在瞬间相互转化,看他如何将极冷之处写得极热闹,(如塔季扬娜被拒绝后孤独哀伤的梦境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复杂意象,又如塔季扬娜和亲人们离乡的路途中最辛酸残酷的关头,竟然出现打兔子那样一段惊艳的神来之笔,是梦非梦让人无法可想),我们还看他怎样将纷葩烂漫的想象力与普希金原著剪裁出的庞杂的戏剧内容相平衡。这是一流戏剧大师面对一流的文学作品必须解决的难题。
在乌镇戏剧节期间,我们讨论了这部戏的“缺憾”,比如导演在对普希金原著进行改编时似乎有意识地把重心转移到塑造塔季扬娜这个角色上面,我们也曾开玩笑称这部戏是“从塔季扬娜视野中望见的奥涅金的眼眸深处映现的塔季扬娜的灵魂”,我们还曾在面馆里酒桌边严肃活泼、条分缕析地讨论这部戏的许多文本细节处流露的“图米纳斯式”的美学意味,甚至在乌镇贪得无厌的我都没想过它会成为个人年度观剧的“最佳记忆”。但是刚回京不久就不对劲了,随着时间流逝,有什么在我心里引起一种失恋般的感觉,而我常幻想的就是回到那个夜晚我坐在乌镇大剧院里安静屏息望着那个清冷雪白的舞台的情景。蓦然回首,忽然发现只有一部作品能在回忆的瞬间就像月移云散、清风拂动般,令我照见自己对戏剧的初心,这就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真是出乎意料,是的,虽然当时坐在二楼,我到现在还依然记得那舞台上一瞬间的风起,一零星的闪光,还有忽然的响动,隐约的香气。尽管现场舞台总有不尽的残缺遗憾,但这一类作品的存在却永远提醒着观众,当我辈身如灰飞烟灭,唯有戏剧的精魂是不死的。我问自己,如果马上有机会选择今年所有观看的戏剧作品中的一部来重温,只选一部,愿意是它吗?即使要穿越千万里的旅程,即使要忍受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天气,即使冒着万一可能要躲避车臣分子枪炮的危险?答案是:我愿意!!!!
还鼓励吃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