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实验部分的研究——人教版必修.pdf(6)

2019-08-25 05: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通过“实验化 学”的学习,也可以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树立绿色化学的思想、强化绿色化学 的意识。 (四)实验方法探究化新课程实验改变了传统的“照方抓药"的现状,在实验方法设计上力求做到探究 化,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为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第三章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的设计 的发展作了不懈的努力。新课程中化学实验的呈现均是以探究的口吻及形式出现,极 易让学生接受,既能学习科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设计 (一)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设计的弊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下,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往往采用演示讲授模式,即将 教师的演示实验与教师的启发式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图示为:演示◆评价-实验事实,结论◆应用图示中相关的内容通过教师示范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力求通 过学习化学变化和现象,揭示化学规律,达到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目的。 教师在演示时,适时地利用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装置、反应条件和主要 现象等。

例如,在演示基本仪器的用法和操作时,教师可以边讲边做,同时,引导学 生观察操作要领,思考如果操作错误时,会发生什么后果,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正 确操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认真的科学态度。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及时的点拨,能使 学生对实验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演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将元素化合物的性 质与用途结合起来,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演示讲授模式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处于较为中心和独立的地位,学生有时难以参与到教学中来,特别是缺乏思 维活动的参与。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如果不能达到适时和适度的程度,就会对实验的教 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汹1 (二)高中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针对传统的演示讲授实验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高中新课程中 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作了改进,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啪1‘1、实验归纳模式实验归纳模式是将学生分组实验与归纳整理实验结果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实 验教学模式。该模式图示为:实验目的,特定的实验事实-结论实验归纳模式中所选择的实验,简单易操作、且无副反应(这类实验有助于学生 进行归纳概括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的感性认识 得出结论,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学会归纳的学习方法,从而初步达到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2、实验探究模式27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根据高中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实验探究模式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中主要采用的实验教学模式, 结合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类型: (1)实验探究教学模式I可概括为:问题◆实验事实 ,科学抽象◆结论,应用模式中的问题是教师向学生呈现待探索的实验问题(实验课题)和有关背景材料。 同时提供解决问题所需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模式中的实验事实,既包括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的直接实验事实,又包括限于高中 化学教学的实际条件,学生无法从实验中获得而只能从书本上获得的间接实验事实。模式中的科学抽象既包括表征性抽象,又包括原理性抽象。表征性抽象是在一定 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性所进行的一种科学抽象。它与 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事实不同,实验事实是对具体的物质及其变化的个性的 认识,属于感性认识;表征性抽象撇开了具体的物质及其变化的个性,而抽取出共性, 属于理性认识。原理性抽象是根据一定的实验事实,在表征性抽象的基础上对物质的 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抽象。

它同表征性抽象不同,是在原子结构、元 素周期律和分子结构的水平上,对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模式工是实验探 究教学的基本模式,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许多元素化合物知识、 化学概念、定律、原理所涉及的实验教学,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来进行。 (2)实验探究模式II可概括为:提出问题一实验事实——提出假说及其验证一得出结论—枷用模式中的提出问题和实验事实与模式I相同,模式中的假说是指根据己知的实验 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做的一种推理和揭示。假说的提出通 常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根据为数不多的实验事实和科学理论提出假设;二是在假设的 基础上进行推断和判断。假说的验证包括实验检验和理论检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假说方法的运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限 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假说一般是比较浅显的,这就 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运用假说方法进行以实验为基础的引导探究型化学教学提供 了有利条件。对与探讨反应原理,研究反应过程中现象的差异,及确定反应条件等实 验,都可通过模式II来获得。第三苹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的设计 四、实验教学案例 (一)必修教材中的实验教学案例分析教材设计了不同栏目来体现探究活动,由于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形 式,主要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来开展探究活动,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和方法都 无法替代的,因此,必修教材中非常注重利用化学实验来开展探究活动。

《普通高中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教材设置了7个科学探究,这些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 验探究过程中学习、体验并掌握科学探究;设置了26个实验,并且不分演示实验和 学生实验,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但是这些实验改变了过去教材中叙述过于 完整的风格,在实验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现象、解释与结论,而是以问题或学案的形式 来体现,要求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去填空、交流、作答,并得出结论,突出强调 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性,引导学生将观察实验与理性思维紧密结合 在一起。例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中第六页实验卜1要求写 出粗盐提纯的具体操作步骤和现象。必修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课题强调与社会、科学和 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以及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 题。把学生关心、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设计成探究活动,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从学 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体现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 教育论思想。在新课程教学中特别强调了“教学做合一"。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 挥其主观能动性。新课程中的实验多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体现。

探究性活动是通过 需要探究的问题来呈现的,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或在教师的启发、帮助 下通过自主选择获得的。在探究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疑惑和经历一定的困难,疑 惑和困难需要通过思考和操作去消除和克服。探究活动也可提供材料,但这些材料 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作为解决问题的某些依据,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而且 往往需要学生补充收集材料。必修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进行科学探究的机 会,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课题的开放性。必修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也遵循了 这个原则,乜阳主要表现在:①教材中的“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探究活 动栏目允许学生按他们自己的方法自由地研究,允许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看法,允 许他们寻找各种方法去阐明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②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各种 假设,并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检验这些假设。对学生来说,任何可能成立的假设, 都应该加以探索。教材中的“学与问”以及“思考与交流"等鼓励学生设法了解一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问题可能具有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解答。必修教材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有目的地 寻求许多问题的解答,但并不是说一定要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主要是一个参与 的过程,一个了解科学方法的过程。

③教材采用多个栏目来呈现科学探究活动,培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些栏目定位的研究视角、确定的研究目标、选择的切入口、 设计的过程、运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结果的表达等不同,因此探究活动表现出了相当 大的灵活性,教材中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不同角度、不同的视角、采用多种科 学方法来进行探究活动。开放性原则充分体现了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遵循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和特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探究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 (二)实验教学案例探究活动的实施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认知发 展水平、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实验室场所、学校的师资水平等。教材在设计科学 探究活动时,根据知识内容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先从水平较低的探究 活动开始,逐渐向水平较高的探究活动进发,循序渐进,从而使教材中的多种多样 的探究活动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水平。从模仿探究开始,到有指导的探究,再到独立 的探究,逐渐增大探究活动的程度,使探究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有条不紊的开展成为 可能。笔者和同学们一起对必修教材中的一些实验作了探究,以利于学生对化学实 验产生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案例1:钠与水的反应 [探究的内容] 1.使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便于观察. 2.学会如何去验证产物. [实验所需的仪器及药品] lOOm大试管6×50mm玻璃管3cm乳胶管3cm金属尖嘴管长颈漏斗 双孔胶塞 钠 煤油 水 酚酞 [探究过程] 1.分组(共5组,每10人一组) 2.分组讨论: 第一组的同学提出生成物为什么是氢氧化钠和氢气?会不会是氢化钠和氧气? 或者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第二组的同学则认为煤油易燃,不理想,关键是不安全;30第三章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的设计 第三组的同学认为减缓钠与水的反应速度是关键,用煤油可以达到目的; 第四组的同学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组装了实验装置图; 第五组的同学提出大试管中的煤油和水的加入顺序问题。

将滴液漏斗换成 100℃的温度计 ,并插入混合 液液面下,蒸馏烧瓶侧管下端与一 cack干燥管相 连,干燥管另一端通过胶塞与一倒置的小漏斗相 连,并使小漏斗悬挂在盛有 200ml水的烧杯 中,且 与水面相切,用水浴加热蒸馏瓶使混合液温度升 至 60℃,并保持 3b,反应液分层 。②在实验室中钠块的取用: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块,用滤纸吸净表面上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层,再切下一小粒备用,余下的钠全部放回试剂瓶中。通用冲洗配方彩显液a液包括水(30℃)750毫升亚硫酸钠2克无水碳酸钠25克溴化钾1克6-硝基苯并咪唑硝酸盐(0.1%溶液)40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ph=11.7用a液冲洗负片时,须用等体积的水将其稀释,洗相纸时无需稀释,最后按规定量加入b药显影剂,(指每1000毫升彩显液中应加入的量)b药加入量(冲洗负片)处理条件cd-4显影剂ph显影时间标准3.210.34分45秒增感2倍4.810.25分30秒增感4倍4.810.28分b药加入量(冲洗相纸)在标准处理条件下,加入cd-3显影剂8克,另外还需加入苯甲醇5毫升,氢氧化钠4克,ph=11.0,显影时间2分30通用漂定液配方水750毫升硫代硫酸铵100克亚硫酸钠7克edta铁钠100克氯水(28%)12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ph=6.9±0.1稳定液配方水800毫升湿润剂(10%)溶液10毫升甲醛水溶液(35-37%)6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以上配方与冲洗工艺适用于柯达11型彩色负片,富士Ⅱ型,樱花Ⅱ型等彩色负片,以及柯达37rc,富士,樱花彩色涂塑相纸。

3.实验装置分析:优点;趣味性强,实验效果好,省去了收集氢气的装置,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实验装置图旁·.^舻≯32第三窒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的设计 其中:A:浓盐酸 B:水 C:钠D:滤纸 E:KMnO。粉末F:塑料袋 2.实验方法①如图所示,一只250ml的广口瓶,瓶口配四孔橡胶塞,分别插入分液漏斗、下 端有一孔的试管、燃烧匙和气密性好的塑料袋相连的导气管,试管上端口配一插有直 形滴管的小橡胶塞,下端口正对药匙底,距药匙口lcm。拔下广口瓶上橡胶塞,把1.5 克高锰酸钾粉末装入干燥的瓶中并使其分散于底凹处,再把事先剪成的与瓶底等大的 一块滤纸也塞入瓶内铺平,将高锰酸钾粉末覆盖住(为了缩短演示实验时间,这步操 作可事先完成)。②取黄豆粒大的一小块钠,擦去表面的煤油,放在底铺有细砂,上面放一块碎玻 璃片(最好是烧瓶碎片,比药匙口稍小)的燃烧匙里,把装有钠的药匙慢慢伸入广口瓶 里,塞紧橡胶塞。③拔下插有滴管的小橡胶塞,打开弹簧夹,捏瘪塑料袋,滴管吸入几滴水(擦去 嘴上悬挂的水珠)后塞入粗试管中,塞紧小胶塞。④向分液漏斗中注入6ml浓盐酸,打开旋塞,分两次将浓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滴 完(颈中不留盐酸)后迅速关闭旋塞,当广口瓶中充满明显的黄绿色时,挤压滴管上的 胶头。

【解答】解:a装置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b装置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装置盛放浓硫酸干燥氯气,d中反应制备ccl4cho,e装置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氯气、hcl防止污染空气.。 24. 现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再用氯气与铜粉反应制取少量 cucl2, 其装置如下:(1)写出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才大家回答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时,有同学说,钠和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是分子,那么,氯化钠晶体到底是不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