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意义(7)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句话是结论性的重要概括,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通过上面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指导意义的分析,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把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理论思想的提出,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革命理论,正是这伟大理论,指引中国跨上了波澜壮阔,宏伟壮丽的社会主义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群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务必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促 转型,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强力治理大气污染,精准推进协同发 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不懈改善民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好的态势。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影响深远,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源泉,虽然没有找到一条成功的实践道路,但是为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最终促使中国先进革命者接受和运用科学社会主义去改造中国。
第三,从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情况看,我国必须长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提出和贯彻落实以来,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科学真理的力量,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回顾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时指出:“总起来说,这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着提高的五年,是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实践充分证明,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是完全正确的。”2008年9月23日,习近平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从2003年至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百分之十点六,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最好时期之一,充分显示了科学发展观的强大威力。” 2008年以来,面对严重经济危机的巨大压力,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等各项工作,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促发展的应对方针,减轻了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30年的改革开放,使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随着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发展,有些企业机制已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弊端也逐渐显现。“区域元”向“全球元”发展制度保障:实现外贸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全面转型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第二节 建立健全贸易促进服务体系第三节 建立新型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共同发展: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由旧到新的转型第一节 以强凌弱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第二节 一波三折的多哈回合谈判第三节 建立公平合理国际经济新秩序统筹兼顾:形成内外经济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第一节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意义重大第二节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第三节 努力形成内外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2)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根据政策解读与回应的有关要求,我局进一步拓展主动公开内容,加大政策解读回应力度,落实同步解读机制,改进解读方式,及时回应舆情和热点问题。
保护岛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