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如何开展政治体制改革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时期的经济理论与实践(7)

2019-04-01 21:08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940年,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同时又指出:“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进一步讲道:“马克思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正如它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物理科学中的原子论、电子论一样。”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毛泽东一再号召搞自然科学的,要学会用辩证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科学研究。

生产力诸要素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可以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建设。毛泽东指出:“自然科学是很好的东西,它能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所以每个人都要赞成它,每个人都要研究自然科学。”1941年5月1日,毛泽东领导的党中央充分利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延安聚集众多来自全国的知识分子包括各方面的技术专家,及时地发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要求一切经济和技术部门中工作的党员必须向非党的和党的专家学习技术,做好各部门的建设工作。同时,经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还明确规定“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1940年3月15日起,《论经济与技术工作》、《奖励自由研究》、《欢迎科学艺术人才》、《提出自然科学》等多篇社论在《解放日报》连续发表。据研究,当时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创办了自然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边区农业学校、边区职业学校等,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会及其许多专业学会,把科技教育、研究和经济建设三位一体地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陕甘宁边区经济的发展。

(九)民营经济与公营经济必须协调发展的理论

边区的经济分为民营和公营两大类。民营经济就是一切私人的农业、工业和商业,公营经济就是政府、军队与机关、学校所经营的农业、工业和商业。在对待这两种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应该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因为民营经济是为了解决边区140万人民的生活问题,同时以纳税的形式援助政府与军队;公营经济是为了解决党政军经费的主要部分,以便减轻边区人民的负担,休养民力。因此,毛泽东强调,既要“用极大力量注意人民经济的建设”,同时又“必须用极大注意力去经营公营经济”。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要给予帮助。对公营经济的发展,毛泽东认为要从边区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方面要反对陈旧的保守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大计划”。毛泽东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指出了当时在发展工业、制定计划时要坚持的原则以及要反对的两种倾向,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理论观点不仅对当时边区的工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中国后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发展边区经济的过程中,毛泽东主张要实行“统一领导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方针,并且认为要根据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只有实事求是地发展公营和私营经济,才能保障财政的供给”。

(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理论

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寇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当时条件不许可,红军没有外援,也不可能依赖外援。毛泽东提出并凸显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解决困难的理论。他尊重红军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采纳了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的精兵简政的意见,及时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精简了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靠自己动手,边区从1943年起,机关、部队粮食20.4%取之于己,粮食、物资上的一切困难都顺利解决,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低水平上达到了丰衣足食。陕甘宁边区从零起步发展了工业,扩大了手工业。蒋统区的文化人、青年和士兵以及国民党的许多进步人士都向往延安,奔向延安,延安成了全中国人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