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一带一路的国际法问题 置身于新亚洲的澳大利亚(二)(3)

2018-02-27 09: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在本文此前的论述中,由于总统放弃了美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战争得以避免。不过,我们也能感受到,做出相反的决定不过是一念之间。关键的问题在于,在这种博弈过程中,参与国面临此类抉择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而美国甚至随时都会面临这样的抉择:若不愿与对方兵戎相见,那就必须后退一步。大大小小的战争之所以经常发生,原因就在于后退一步并不容易。一带一路的国际法问题

对于一个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来说,其硬实力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或权威不仅与实力有关,它还与这个国家巧妙、有效地使用这种实力的决心有关。不过,一个国家的权威在遭到迅速的致命一击后可能再也无法恢复。只需一个危机,不必很大,一个实力处于衰落中的大国的领导地位就可能因之荡然无存,无论对于盟友还是敌人,失去领导地位这样的事实是无法隐藏的。

到那个时候,每一个国家对这个失去权威的大国的判断和预期都会发生变化——敌人意识到自己不必再惧怕这个实力日趋衰落、威信也荡然无存的大国,而盟友们则会意识到这个大国已经无法继续依靠。在那时,一切都突然难以在旧的轨道上运行了,因为以这个大国昔日所拥有的权威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会彻底崩塌。联盟体系被迫解体,体系内曾经有效的安全承诺难以继续获得信任,一些盟国的行为开始表现出更多独立性,而那些暗藏野心的国家开始伸展肌肉,因为曾经束缚他们的无形枷锁已经不存在了。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采取巧妙的外交策略,才得以避免那些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的局面。不过,奥巴马这样做也导致美国在中国面前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如果美国政府继续采取奥巴马昔日的策略,尽力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对中国“切香肠”的行为不加制止,那么美国在亚洲的战略领导地位将会继续遭到侵蚀。而如果美国发起反击,冲突将难以避免。随着冲突升级,美国将不得不在被卷入与中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和亚洲领导地位迅速崩溃之间做出选择。

“亚太再平衡”战略失败的原因

自2008年中国开始严肃地对美国发起挑战以来,亚洲的战略局面一直对美国十分不利。华盛顿对此的反应不过是奥巴马2011年提出的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而该战略已经失败。这项战略是如何失败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所受到的挑战的本质,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一直以来我们无法找到应对中国的有效办法的原因。

“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的在于,彰显美国在亚洲地区保持最强实力的战略决心,以劝阻北京不要对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发起挑战。奥巴马曾表示:“美国是一个亚太国家,我们将在这一地区保持存在,美国将以强大的实力为手段来维护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地位。毫无疑问,在21世纪,美利坚合众国的影响力将一直存在于亚太地区。”

一带一路与国际法_国际法与一带一路研究_一带一路的国际法问题

这些话的确很漂亮,但仅有这样的表态是不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除了宣誓决心,我们看不到其他实际的内容,这项战略的背后缺乏坚实的支撑。稍具意义的举措只有美国海军陆战队部署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这一项,可这项举措充其量仅是个象征性动作。全球第二强国正在这个世界上最繁荣、最具活力的地区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而美国这样小规模的军事部署完全不足以应对这样的挑战。

在亚太地区,实力的天平已经向中国倾斜,而美国却没有采取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举措。美国海军陆战队部署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这样的动作显得非常虚弱,这个动作削弱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希望传递出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维护自己的亚太主导地位时,美国采取有实际意义的措施的意愿是多么不足。

在美国重大失误的背后,原因十分简单。奥巴马政府内部具体制定“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专家们,尤其是奥巴马政府内部的外交团队,他们并没有认真对待来自中国的挑战。他们认为,中国不具备成为美国战略对手的实力,中国也缺乏取代美国成为地区主导力量的决心。这样一种想法导致他们在看待中国日益积极主动的行为时,认为那不过是中国的一种试探(tr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