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可持续发展(4)

2018-02-26 04: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2、原因分析

(1)水利建设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水利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属性,它所创造的产品服务于经济的各项活动和全社会,共同消费,共同受益,投资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巨大,无可替代。不同的水利工程基本属性也有所不相同,大体可划分三种类型:

①公益性的。如防洪、除涝工程、水土保持、湿地保护、河道整治等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此类工程建设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但其直接经济效益相对较少。

②准公益性的。如灌溉工程、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等。此类工程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提供公共服务和消费的同时,也可通过收费或出售部分产品获得直接收益,具有准公共性的特征。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_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_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③经营性的。如水力发电、供水工程等。其产品可做为商品出售,能产生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

水利建设更多的经济效益是转移到下游产业部门和消费者,对水利投资而言是间接效益。

(2)水利建设具有效益产生滞后的特点

水利工程与其他基础设施一样具有投资大、建设工期长、效益产生滞后的共同特点。因为:一是为了给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适当超前进行。二是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建成后,往往配套工程和用户的形成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日。尤其是大型水利灌溉工程和供水工程效益产生滞后现象更为突出。

(3)防洪工程的效益具有不确定性

水利工程中防洪设施建设不同于一般基础设施建设,其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洪水是随机发生的,在不超过防洪工程标准的情况下,当出现的洪水越大,出现的次数越多,防洪工程实际发挥的减免洪涝灾害的作用就越大,产生的防洪实际效益也就越高。

三、 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中央一号文件也确立了水利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一要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二要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东中西部地区水利协调发展。三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作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合力。五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为了完成中央制定水利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水利发展的基本原则,本人从以下几方面思考应对策略,以便推进我国水利可持续发展。

1、水利建设不但要与经济社会协调的发展,而且其本身也要协调发展。

水利建设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速度相适应,并适当超前。在统筹兼顾各行业对水利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理论分析结果确定水利的投资规模和分配方向,使得水利建设能够实现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支撑。与此同时,要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与保护,使得供水、防洪、治污和水土保持工作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需求。在水资源短缺地区,特别要注重开源节流并举;在水灾害频繁地区,特别要注意防洪抗旱并重;在水污染严重地区,要健全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同时增加治污投入;在水保重点地区,要按照规划认真执行。

2、水利建设要以全面综合规划为前提。

从整体和宏观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全面的综合发展规划,是水利工作科学有效进行的前提。一份好的规划可以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部门间、城乡间、区域(流域)间,以及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处理好农业、工业、城市以及生态、生产、生活用水的关系,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以及生态建设要符合流域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