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古希腊罗马文化 中国文化是一种“道”文化(5)

2018-01-08 05: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得意忘言、得意忘象

上达之学必由心悟,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是智慧之学、是哲学,说出来了就成为知识技能、落到形而下的下学了。我们最初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哲学”叫“形而上(物理学之上)”(philosophia),即“爱智慧之学”。尽管语言不可以传达,但还是需要语言来传达,那就需要人们能够超越语言,得意忘言,要学会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能力。

中国所有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触摸的,那么我们就要通过这些去领会它内中所包含的意,这就叫得意忘象、得意忘言。一方面是低级层次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是高级层次的智能,智能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的学问强调智慧之学,一切的艺都是通过外在形象来达到对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或认同。欧阳修有一次题画时说道:“古画画意不画形”,苏轼在题一幅画时言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欣赏一幅画不是看它是否形似,而是看其所体现的精神境界。画如其人、字如其人,一个人的修养到家了就会体现在他的方方面面。我曾经言及书法曰:“习字调心性,学书铸人格。”书法、绘画都寄托了作者的一种品格,它展示给人的也是这个东西,中国的艺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深度才算是真正的艺。

艺术的创造与再创造

一个艺术家不容易,很多所谓的艺术家恐怕都只能算是一种匠,匠人只会在技能上模仿,却没有灵魂和思想寄托。艺不能上升到道,不能让人回味,不能启发人,那只能算是复制品而不是创造。

同样,一件艺术作品在人们欣赏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欣赏者进入再创造。中国的艺术就有这个特点。如果仅仅停留在象上面,那就无法再创造。在中国画里,人们可以通过作品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心情之下体会出完全不同的意义来。汉代董仲舒说“诗无达诂”,诗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可以这样体会,也可以那样体会,都能得到精神上的一种享受。

中国文化完全允许欣赏者再创造,而不是将之定式化,甚至可以脱离其最原初描述的实景去领会它里面的意思。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如果只局限在字面,按场景来讲是很直白的一句话,但中国人不停留在写实上面,而是引申为人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以此励人。另一首诗:“未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两句话很真切地描述了竹子,可如果只是看到这一点,那就不懂中国文化了。在这里要体悟到的是一个人,在没有出头之时、默默无闻时,要坚守气节,要有大丈夫精神;及凌云处呢,飞黄腾达了也要虚心谦下。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北大哲学系一群教授有次喝茶聊天,说的大丈夫的气节,大家说不就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嘛。这是时候,胡适坐在一边,说,还得加一句才行,“时髦不能赶”!我觉得加得很好,许多人丧失气节,问题还就在赶时髦。

艺不忘道

没有道的艺是没有意义的。学艺、欣赏艺,也必须从道的角度去欣赏、去学习。学艺是为求道,不是简单为了技能提升,仅仅沉迷于技艺,那就必然落到玩物丧志。我们现在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忘掉道。忘掉了道就失去了艺的灵魂,我非常不赞成电视栏目常常举办各类竞技比赛,尤其是业余的,比什么呢!业余本来就是娱乐、丰富自己生活,一旦比赛就失掉通过艺术来修养、提升自己的初衷。

我们要回归中国文化中道艺的关系,要理解中国文化离开了道就失去了它的灵魂,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发扬,也主要是要从道的层面来发扬。

艺的层面随着时代发展有许多变化,在这一层面我们可以去恢复一些传统的东西,也可以随着时代变化以及欣赏者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恢复古代礼仪不一定要穿古代服装,可穿可不穿,不是一定要弄得跟现在的时代很远。当然服装也是属于艺的层面的东西,它这里面也必须体现出道的精神,服装是小事,但它体现了一种文化,体现了文化的认同,这个内涵是非常重要的。在欧洲很多国家到了传统节日时都要恢复过去的传统穿戴,周边东南亚国家在传统节日里也是如此,国内一些少数民族到了节日时候也会穿上民族服装,可是绝大部分汉族人却没有自己的传统服装可以穿。服装是一种文化符号,汉服可以千变万化,但有几个特殊的因素不能变:一、溜肩,崇尚自然。一上肩就变成平肩了。二、不在衣服上挖窟窿去扣扣子。三、背后是拼接的,不是一整块,这也许与裁剪有关系。如果能保持这三个特点,纵使千变万化也是传统的。不能保持这三个特点,即使再像也不是传统。就像诊断方法和治疗理念是中医的,即便开西药,那也是中医。如果治疗理念是西医的,哪怕开中药也不是中医。我们可以多一点传统服饰,多一份文化认同与标志,但我不主张一定要复古,一定要穿上某类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