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_世界各国政治制度_怎么看西方的政治制度(8)

2017-12-17 05: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如推古朝改革和大化革新的宪法,律令制度中有不少“和”的思想。

到了江户时代,儒学趋向日本化,它不论在表现形式或具体内容方面,都更能体现接受与推行儒学的日本诸社会集团,社会阶层的需要,更能符合他们的利益要求。

以藤原惺窝和林罗山为代表的正统儒学与中国儒学相比,表现为一种更加直观的政治伦理学形态。

下面从其在意识形态上的明显特征去把握儒学在江户时代这一社会变革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怎么看西方的政治制度_世界各国政治制度_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朱熹

第一,他们从中国朱子学的道学性质的史学中,获得了一种符合武士本位和敬神本位的需要而严格认定身份制度的理论。

中国儒学,历来重视为历史事件给予“正名论”的道义评介。

朱熹在“正名”伦理观上,集儒家之大成,他编撰《资治通鉴纲目》,林罗山仿朱子《纲目》之法,根据所谓“大义名分”编撰《本朝编年》。

“盖上下定分而君有君道,父有父道。

为臣而忠,为子而孝,其尊卑贵贱之位,古今不可乱,谓之上下察也。

”④于是,罗山通过《本朝编年》,“定君臣上下之分”,“华夷内外之辩”,从而确认儒学的阶位等级制度在日本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意义。

第二,他们变异中国儒学的忠孝伦理观,推出以“忠”为本的武士道德。

日本自8世纪《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初,便倡导天皇“万世一系”说。

(神道思想的作用和意义后述。

)迨至镰仓时代,武士阶层崛起,他们以效愚于主子而获其利。

德川幕府本是在将军武士的征伐战中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

这种政治势态,自然要求社会依据阶位等级制度,提倡观念上的绝对忠诚。

罗山提出“忠孝”原本不二,然一旦冲突,则忠孝之比,便是重轻取舍的原则问题。

他以战场的“阵勇”与“偷生”作比喻,为主人而阵勇战死,大忠亦大孝;若偷生苟免,则忠孝俱灭。

这样以“忠”为本的日本儒学,成为武家精神的理论支柱,造就了以后的武士道德。

第三,他们把儒学与神道结合起来,并且确认其本位哲学思想的地位。

藤原惺窝作为江户儒学的主要创始人,一开始便把儒学(朱子学)与日本本土的神道相结合,倡导儒神一致论。

藤原氏说:“日本之神道以正我心怜万民,施慈悲为奥秘;尧舜之道亦以此为奥秘也。

唐土曰儒道,日本曰神道,名变而心一也。

”⑥罗山步其后,主张“神道即理”,从而为日本神道寻找到了一种更为精辟的理论表述形式。

“神道”与“理”同在,“理”与“心”同在,因此“神道”与“心”同在⑦。

这样儒神合一的日本儒学,在意识形态中排斥一切异学。

藤原氏指佛学为“异端”⑧,罗山指佛学为“虚学”,指耶稣教为“妖狐。

”⑨他们习惯于把外来思想判为“异端”的名义下,予以扫荡,尽管儒学原来也是外来思想,以维护儒学本位哲学思想的权威性统治地位。

上述诸方面特征,互相渗透,彼此默契,构成了一个独立形态的具有强烈的封建性、道德性和封闭性的政治伦理体系。

由于德川幕府的政治力量,这一政治伦理体系,便在17世纪初期至19世纪中期,成为日本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