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_世界各国政治制度_怎么看西方的政治制度(6)

2017-12-17 05: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在封建社会末期,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经院哲学已不适应其社会需要,在批判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斗争中,以人和自然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自然哲学思潮则成为主流。

在这个时期广大的农民、平民等劳动群众是反封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他们不仅积极参加了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而且又进行了反映本阶级要求独立的阶级斗争。

在意识形态上,他们也通过一些特殊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特殊的要求。

德国农民战争领袖闵采尔(约1490-1524)的神学哲学理论接近于无神论。

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莫尔(1478-1535)和意大利的康帕内拉(1568-1639)以幻想小说的形式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掠夺本质,初步提出了财产公有的空想共产主义思想。

他们利用这些思想在其斗争中为其服务。

那么,日本又是如何呢?

以儒家思想的所谓“以孝治国”论为例,即儒家“孝”宣扬“君为臣纲”、“夫为子纲”、“夫为妇纲”的“三纲”,其要害是把家庭关系中的“孝”移到君臣关系中的“忠”,忠以孝为本,由孝促忠,以强化“忠君”意识。

日本统治者利用儒家伦理道德来约束臣民,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从圣德太子的《17条宪法》到近代的《教育敕语》《国民修身教科书》都贯穿了这种思想,前后长达1300年之久,成为日本统治阶级理论指导的一条主线。

用井上哲次郎的话的来讲,它已成为“日本国体之特色”,不过应该指出,日本汲取中国儒家思想是按照日本历代统治阶级的需要把它“日本化”,以适应日本的政治社会结构的,并非照抄照搬。

圣德太子

再如,日本代表劳动人民早期唯物主义农民思想家安藤昌益提出了“自然世--法世--自然世”思想,反映了广大日本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和压迫的革命精神。

他尊重“直耕”强调农民的劳动道德,反对封建等级制度,这些思想在18世纪中叶农民中较有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天才的预想。

这些思想也为日本社会由近世向近代的转变培植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然而另一方面,哲学思想又在改革进程中有时起阻碍作用。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些宗教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被劳动人民利用来作为动员和组织自己革命队伍的旗帜,但到一定阶段却成为革命队伍的腐蚀剂,也是以往农民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宗教使劳动群众迷信神灵而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把希望寄托于天国和来世,放弃为自身的解放而斗争。

马克思指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②,那么以日本“武士道”思想为例,日本的武士道特别强调忠君和武勇,武士要对主君无条件地绝对忠诚,以死尽忠,做到忘我忘家、不畏死,有“不成功便成仁”之说,这些思想致使日本侵略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了滔天罪行。

同样对它的本身也是巨大的残害。

二战中冲绳的全体官兵剖腹自杀就是很好的明证。

再如大川周明、北一辉等主张的法西斯主义的理论亦如此,这些哲学思想在一定时期内阻碍了日本社会正常发展。

哲学思想不仅起一种理论先导的作用,而且在改革进程中往往统治阶级把它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为其服务;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则把它作为一门思想武器指导人们的实践。

西欧中世纪封建统治者为了教化人们,利用基督教和神学思想长期束缚人们的头脑,使人们服从他们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