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笔记_菊与刀读后感1000字_菊与刀读后感(7)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在坚定不移得移植中国制度时却不能复制科举制度——日本所采纳的官位制,是把官位授给那些世袭贵族和封建领主。
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君主立宪之后,依然掌握在等级制上层人物手中,绝不包括选举产生的人物。并且众议院的权力是相当有限的。
可以理解,日本当年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不仅仅是骗局这么简单,而是一种输出自我文化的表现。因此,这场战争能够得到民众的支持。当时日本习惯于把中国称作“弟弟”,按照西方人的观念,兄弟之间应当相互尊重,这与他们对平等的信念是一致的。而日本则认为,什么事对弟弟有益,必须要由哥哥来决定,并且在强行做这样的事情时不能“过分体恤”。当然,中国人也不能接受这种观念,这使日本人非常惊讶:“不是已经给了你们一个地位了吗?为什么老百姓根本不欢迎我们?”日本军部接连拍摄了几部描写中国热爱日本的战争影片,痛苦绝望、沦落风尘的中国姑娘,由于和日本士兵或工程师相爱而找到了幸福。但这只是一相情愿,他们自己心甘情愿地满足于“各安其分”的日本道德观是不能指望别的国家接受的。
于是我们还可以理解,为什么日本在作战时如此嚣张跋扈,而战后却如此驯服。因为一开始他们把自己放到国际金字塔关系的顶峰,战争的失败让他们得以认清自己的定位。而无论是何时,他们追求“各安其分”的思维都是不变的。他们希望有一个“万国各安其位”的世界秩序,认为只有这样才会结束纷争,建立安定的秩序。
通过等级制,我们可以清楚得看见日本的政体原则,即“荣誉”。孟德斯鸠说:“在君主国里,政策促使人们经营巨大事业,却尽可能少地运用品德。这就如同在完美地机器里,技术地运用使机件和齿轮都尽可能地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和自由等等都会降低国家运作的效率;于是它们在这样的国家根本不被考虑。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目的而前进——这个目的可能是将现状加以稳定;也可能是为了力量的强大。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或许主要是为了“稳定”这个目的;而明治家则又把“发展”提上日程。
这样的国家是一只永远处于操练中的军队,它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人人都苛受自己在这个组织中的地位。在那里无所谓正义或仁爱,一切仅仅是为实现目的而奋斗。为了维护目的的统一性,同时使这个社会不至于沦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它建立了并巩固了无条件的“忠孝”,并用它来对人的灵肉无所不在得,成功得进行规训。这样的社会如同一支军队,一切异议和私欲都被军衔制和军纪所排除,因此其组合具有最为强大的力量。
这样的社会是中国统治者千百年来所不停憧憬过的;当中也有人成功了,是最迟,也可能是最为成功的一个。但可惜,我们的文化背景毕竟不同于日本,这样的成功总是不能持续的。喧嚣过后,人们便后悔、仇恨,并一如既往得痛打落水狗。实际上这个梦想在中国绝对是行不通的,更不要提世界文化背景的演变了。
三.日本人的信仰
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坚强个性的民族,其信仰之强烈是无可厚非的。何谓信仰?本人曾根据康德的观点将其基本定义为:“主观充分,而客观不充分的情况下的坚持”。人的生存过程与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枣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价值的形成都必须要以其他价值的牺牲作为代价。新产品价值的产出要以原材料和劳动力价值的转化作为投入,知识与毅力的取得要以时间和许多愉悦的对价作为交换,婚姻的忠贞常常要以沦为习惯的性生活作为燔祭,依法坚决打击盗版需要以减缓民族电脑业的发展以及多数(利)作为后果……。为什么要牺牲?因为牺牲者觉得新价值更大。如果这种牺牲在一般人眼里是经济的,比如花了五块钱吃了顿饱饭,否则就会挨饿。那么就是正常的,康德称之为“知识”;但如果这种牺牲在许多人(人越多,则程度越大)眼里是不经济的,那么可以看成是“客观不充分”的一个指示器。比如把收入的大部分都拿来造学校、造教堂或从事不被看好的;而在本人的主观上是经济的,那么我们就成其为信仰。这是一种基于主观“痴爱”基础上的牺牲与坚持。
而且进12海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