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回顾: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3《诗词三首》教学设计(3课时)
《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诗词三首》是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最终一篇,每首诗歌皆为名家经典,也代表了唐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创作的更高水平。李白的《行路难》一诗描写了作家在仕途上遇见的艰辛,流露出了画家跌宕起伏的感情变化,抒发了作家积极向上的一生追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所写的一首酬和之作。诗人寄悲愤的身世之感于诗中,但既不陷于个人的感伤情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超脱、豁达的“诗豪”形象。苏轼的《水调歌头》可誉为“中秋词之更”。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形象的勾画和唯美的想像,在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韵中参杂浓厚的美学意味,把对兄弟的情感,上升到探索人生感悟的高度,寄予了诗人自信旷达的一生态度跟对生活的美丽祝愿。这三首诗歌,在作家的历程、创作的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上都颇为相似。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已有些经验,对于文学的朗诵、大意的理解,基本上能做到自主学习。但在文学的感情理解、形象把握上还存在些弊端,特别是个别词语运用俗语、蕴含哲理,加大了理解的难度,需要教师可精选角度,适时点拨。
教学目标
1. 在多层次朗读诗歌中,感知诗意;
2. 在多角度品析语言中,领悟情感;
3. 在多方位把握形象中,启迪人生。
教学重点
通过多重角度评述语言妙点,深入感知诗歌中的心灵波动。
教学难点
通过多方资料助读形象把握,深刻体会诗歌中的豁达旷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行路难》
一、导入: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词教案范文,他的一生都期待得到君王的倚重,施展自己的志向。天宝元年,李白受重用被唐玄宗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为文学侍从之臣,参与草拟宫中文书。他满腔热忱,一心要有所作为诗词教案范文,但玄宗后期的朝政已被李林甫集团所把持,贤能之臣多遭迫害和惩处。李白也因遭到忌恨诋毁而于天宝三年被赐金放还。在李白离京之前,朋友宴请热情款待之时,怀才不遇、悲愤交集的李白写下了这首《行路难》(其一)。
屏显:赐金放还、怀才不遇
二、体味音乐美
《行路难》的音乐美,要借助我们的朗读来感受。
(一)读出语调的沉郁——声韵之美
明确:三四句,抑;七八句,扬;“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抑;后两句,要很高地扬,且达到高潮。
(二)读出语速的
业界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