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一位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

2021-10-21 03: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加速”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员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规划教学体系的系统过程。我们应该如何编写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加速》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喜欢。

《加速度》教学设计

《加速》教学设计1

【学籍分析】

加速这个概念对于刚到高中门槛的初中生来说太抽象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运动会涉及多少距离和位移,他们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很少会遇到速度变化快慢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就不会在脑海中自发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变化率的差异难以区分;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死记硬背。如果是这样,学生的

【教材与方法解析】

加速度是连接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涉及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不可能用一节课的时间讲清楚,让学生在心理上自动接受和使用。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图书资料,如图像、表格、数据等;尽量收集与变化速度有关的现象,引起学生注意加速度的概念;运用示范、类比、比喻等一切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含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快,理解加速度的意义和物理意义。

2、 知道加速度单位的符号和读数,用公式a=ΔV∕Δt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具体分析和判断事物,使学生理解物理推理过程的逻辑美。

【重难教】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难度: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疑问:加速度和速度有关系吗?加速度在下降,但速度是否有可能增加?

【教学法】

示范、类比、隐喻、分析讨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师:做个实验吧。请观察现象。让玩具车从静止状态从坡顶滑下。第一个坡度的坡度小,第二个坡度的坡度大。

Q:两款车的运动是什么?两个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的情况可能有很多种,例如以下三种:

1、斜面的倾角越大,物体移动得越快;

2、小车从陡坡滚到尽头,时间更短;

3、小车从陡坡滚到尽头,获得的速度更大。

师:鼓励学生作答,答题必须正确。经过提示和敲击,得出物体滚下两次时物体的速度不同。这个结论与本课的内容有关。.

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或慢。

师:其实变化的快慢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举一些例子来解释一下。

师:请仔细听下面描述的运动现象,回答唤醒学生的记忆。

教案模板体育教案_加速度教案模板_加速度的教案

1、体育大巴进站后,如果车速变化太快,马上变成0,会发生什么?

2、 在百米比赛中,当发令枪响起时,运动员希望短时间内速度变化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3、火车离开车站时,速度逐渐增加,一段时间后,速度被砸;和枪的扳机,子弹“一巴掌”消失了。这是什么意思?

师:以上的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都表明,速度的变化可以分为不同的速度。那么,如何定量比较物体速度变化的速度呢?

师:小黑板上列出了四个物体的动作。他们都是学生所熟悉的,并且发生在他们周围。请判断谁变化最快,谁变化最慢。

方法一:比较A和B所经历的时间Δt。A的速度变化为3m/s,B的速度变化为20m/s。以此类推,B的速度变化较快。

方法二:比较B和C。它们的速度变化是20m/s,但是使用的时间不同。以此类推,用的时间越少,速度变化越快。

方法三:比较A和C,它们的速度变化不同,经过的时间也不同,那么如何比较呢?可以计算出每秒的平均速度变化,即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更快。

师:一般来说,比较速度变化的速度时,物体所用的时间不同,速度变化的大小也不同。这时候,我们都可以计算出每秒的平均速度变化。也就是说,第三种方法具有普遍意义。

速度变化之快,不言而喻。

师:通过上面的比较,速度变化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就可以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速度。我们称之为比率加速。

1、 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与该变化发生所需的时间之比。

2、 公式:a=ΔV∕Δt,且ΔV=V2—V1

师:解释V1和V2的含义。此外,速度变化与时间的比值也称为速度变化率(参见 P31 Science Walk)。公式出来后,单位也就确定了。它是一个复合单元。我们会和学生一起分析,得到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和发音。

3、单位:m∕s2和cm∕s2

师:接下来请两位学生在小黑板上计算A和B的加速度。下面同学计算C和D的加速度,一定有一个过程。

师:规范并给出正确答案。尺寸为:1、5m∕s210m∕s20、2m∕s20。

问题:请思考:1、5m∕s2 是什么意思?师生共同分析、组合定义,得到物理意义;并让学生说出其他值的含义。

4、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速度的物理量。值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问题: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为什么?如何指定方向?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师生们得出结论,速度是一个向量,速度的变化ΔV也是一个向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也是一个向量,所以a方向与ΔV方向相同。

问:计算时如何反映加速度的方向?以下是典型样题的说明:

典型例子:事故中,汽车以10m/s的速度撞墙加速度教案模板,碰撞时间为s。

1、如果墙不牢固,撞墙后小车依然以3m/s的速度向前冲。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

2、如果墙很结实,小车与它碰撞后立即以5m/s的速度弹回,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

师:(出声)三个学生的答案都错了,以引起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关注。

解:取小车开始移动的方向为正方向,V1=10m∕s,因为unspeed与它开始移动的方向相反,速度为向量,∴V2=—5m ∕s,则ΔV=—15m∕s∴a=(—15)∕(0、1)m∕s2=—150m∕s2.

即:此时加速度为150m/s2,负号表示a方向与小车开始移动的方向相反。

加速度的方向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加速直线运动,加速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直线运动与速度方向相反。

师:引导学生看书,知道加速度也分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称为匀变运动。引导学生阅读P30页表所列加速度,分析其中部分,结合物理意义和方向,巩固上述内容。

(继续介绍一些有趣又实用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师:加速度是衡量恒车质量的重要标准。汽车的加速度没有你想的那么大,它是由发动机功率、车身质量、传动机构等因素决定的。以下是三款世界名车从0到100km/h所用时间的例子。看看有什么问题?

奇瑞车:s 新奥迪A84 车:7s 宝马车:s。

问题:1、如果用这些车作为赛车参加百米赛跑,你想开哪一辆?为什么?

2、 如果这些车在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突然遇到前面的障碍物,哪一辆最有可能没有撞到障碍物,为什么?

老师:国外有一款极致豪华跑车,名叫Murcielago(咆哮公牛)。它的速度从0到100km/h只有s。当你驾驶这辆咆哮的牛车远离尘土时,它会很强壮。影响必须

热血沸腾,终生难忘。

盛:激动,笑声不断。

师:从公式中我们可以求出a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教案模板,也可以从图像中知道物体的加速度。

从 Vt 图像看加速度:

图略: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结合初中函数的形象知识,不难发现,直线越倾斜,加速度越大,形象的斜率在数值上等于加速度。

进一步理解加速度a:

师:下面是一些真假问题。请回答正确和错误的问题。如果你对或错,举个例子来说明:

1、 物体速度变化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大。

2、 当物体速度很高时,加速度不能为零。

3、 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可能在增加。

师:关于第三个问题,结论是正确的。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举一个这样的例子来类比。例如:猪场出生的仔猪第一天增重1000克,第二天增重900克,第三天增重700克。那么,仔猪的体重在前 3 天有增加吗?每天的增幅都一样吗?

健康:体重一直在增加,增加的程度越来越小。师:“增加的程度”相当于加速度,“重量”相当于物体的速度。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会增加。在学习了动力学的知识之后,你会对这个有更深入的了解。

盛:满意的样子。

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一定要深刻理解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因为意义不同。前者描述速度变化有多快;后者描述运动的速度。对于直线运动,一般需要在计算时指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并用符号表示方向,便于矢量计算,这样加速度的方向就不会出错。

教学效果评价:

在多年的高中教学中,每次上完这节课后,我总是测试这部分的内容,发现使用本教案教学的班级比使用普通方法教学的班级要好得多。. 本学期,高一(6)班,用本教案进行教学,高一(7))用普通方法教,然后用考试试卷(满分50分,45分)进行测试,前者通过率达到82%,优秀率为48%;后者通过率为45%,优秀率为9%。结果只有体现了某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利用本教学计划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加速》教学设计2

新课程强调“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继承和积累转向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的求知态度。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精神”。为此,本次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采用了学生实验探究与教师示范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物理(2)》(思南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加速度教案模板_加速度的教案_教案模板体育教案

(1)认识向心力,通过例子了解向心力的作用和向心力的来源

(2)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向心力与哪些因素的关系,可以用向心力公式来计算。

(3) 知道向心加速度及其公式,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2、过程和方法

(1)体验向心力概念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索哪些因素与向心力F有关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快乐,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和与人合作的精神,有与人交流自己意见的愿望,有坚持正确观点的勇气,有改正错误的勇气,有团队精神。

课本分析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是思南版必修课2第三章第二节。本节是本章上节与下节之间的重要纽带。好好学习这一节,可以为本章的应用和重力的应用做好必要的准备。教科书先讲向心力,再讲向心加速度。它避免了使用矢量来引导加速度的困难。通过实例给出向心力的概念,然后通过探索性实验给出向心力公式F=mrω2或F=mv2/r,然后直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向心加速度a=rω2或a的表达式=v2/r,合乎逻辑,学生容易接受。

学术分析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会了匀速圆周运动。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速度的物理量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知在传动装置中,同轴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在皮带旋转(不打滑)期间,与皮带接触的点的线速度相等。这些都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只是表面上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因为它的线速度方向一直在变化。要深入分析,为什么线速度的方向一直在变化?改变物体这种运动状态的力是什么力,这个力有什么特点?学生将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一个新班级

1、 设置场景

老师做了“水流星”实验,问:为什么杯子里的水会以一定的速度做圆周运动,而水却没有从杯子里溢出来?甚至当杯子移动到垂直平面的最高点时,杯子的嘴已经朝下,水不会从杯子里溢出来吗?

【在课堂上创造真实可见的物理场景,展示实验现象,使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将生活与物理联系起来的习惯。]

2、 复习题

(1)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2)“匀速”是什么意思?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同学们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那么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的外力一定不为零。那么物体受到的外力有什么特点呢?加速度怎么样?指出:这两个问题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可以解释前面小实验的因果关系。

【采用这样的介绍方式,是在复习旧知识、提出进一步学习的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对所教授的新内容产生迫切的知识渴望,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进入新的学习课程。同时,它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知识感。]

二、向新丽

1、 实验探索“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

(1), 步骤

① 绳子的一端系一个小球,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桌子上。原始字符串处于松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