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范文(精选3篇)
《氧气》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严谨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平台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氧气》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氧气》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准确情境中写实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涵义,氧气教学设计。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个别的名称,会恰当求比值。
3.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运用比的常识结合一些浅显的生活现象,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涵义,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减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电脑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淘气的照片。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同学们仔细观赏图片,在这种照片中,你认为这些看起来更简洁,更舒服?看看那几张和图A相当像?为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是用眼睛观察到的,用数学常识怎样解释呢?
师:这些照片都是什么颜色?下面我们研究一下这些长方形。研究长方形我们一般从这些方面入手?那么后面这种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哪个关系?
师:为了准确地判断他们为什么这么“像”,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到方格纸上来研究。如,图A的一条边是4份,另一条边是6份。剩下的图形请你们细细观察每一个长方形,自己数一数长和宽的份数,填一填、比一比。
小组讨论:学生观察、讨论,动笔计算。分别找出图中长和宽的倍数(或分数)关系。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探讨的状况,并加以引导。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
师:你是如何得出的?
师:谁说一下其他几个长方形长跟宽的关系。
师:你们还看到了哪些?
师:根据前面的计算,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图片A跟照片B、D非常像?
师:那谁可说说C跟E为什么不像?
小结: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缩减或缩小同样的倍数,图形的大小差异了,但不变形。长与宽的倍数关系不变,照片看起来就像;长与宽的关系出现差异,照片看起来就不像。
2、生活实例
(1)出示情境图
师:你喜欢吃苹果吗?现在有三个卖苹果的摊位,据我观察,质量上没什么区别。你觉得该去那个摊位买呢?应该考量什么疑问?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全班反馈交流:
A:15÷3=5(元)B:9÷2=4.5(元)C:12÷3=4(元)
(2)出示情境图
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小刚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谁快?
师:要比谁快,比哪个呢?要比速度,也就是要求什么量与那个量的比?
汇报交流,老师板书:40:2=40÷2=20(千米)
45:3=45÷3=15(千米)
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
1、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研究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苹果单价,跑步和骑自行车的速度时利用的都是除法算式,像前面那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这就是我们最近要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比”。
2、请同学们自学P50的“认一认”,然后交流你从中知道了这些关于比的知识
(1)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号、前项、后项、比值、写法、读法。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1、同学们,我们对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生活中也有众多的事情是跟比紧密相关的,我们生活中有什么比?
①教室里有四个窗户、两扇门。窗户和门的数量的比是4:2
②我的体重是153厘米,我爸爸身高是178厘米,我的体重和父亲身高的比是153厘米:178厘米。
③我有1支钢笔,3支圆珠笔。我的毛笔数量跟铅笔数量的比是1:3。
④我们小组有女人4人,女生2人。男生人数跟女性人数的比是4:2。
2、你认为比跟我们曾经学习的什么知识有关?(除法、分数)
四、质疑问难,归纳总结
1、各类比赛中的比跟我们最近学的比一样吗?它也是一种计分形式,是非常大小的,是差距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2、人的脚长与体重的比1∶7。福尔摩斯看到一个脚印长25厘米,他可以做出什么样的判断?
3、今天我们了解了谁?它表示哪些意思?课后继续找一找哪些地方还用到了比?
《氧气》教学设计2
一、教学设计模式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最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本节教材选取了教师身边更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理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跟接受。首先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木条燃烧归纳出气体的检测方式,进一步通过氮、木炭、铁丝燃烧试验介绍气体的化学性质,并按照文字表达式讨论总结出氧化反应跟化合反应的概念,最后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二)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教师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要鼓励学生逐渐学会了解物质的通常办法。学生对试验研究还刚起步,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提升、提高和把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刚刚开始,所以使学生借助观察程序,对试验的观察和表述做到系统、准确,是必须老师鼓励的。
根据学生了解上的特征,本课题分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中,以实验为主微格教学教案氧气的化学性质10分钟模板,通过试验探索和探讨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讲述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讲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②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跟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③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推导总结,初步确立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并可对未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式
①通过试验来分析气体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教师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②观察和预测演示试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跟现象的方式。加深对常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跟归纳的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氧气的性质,培养教师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气体化学性质的试验微格教学教案氧气的化学性质10分钟模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教师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四、重点难点
重点: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难点:
①依据实验结果,通过非常和预测,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反应的理解。
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缘由。
五、实验材料
器材: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坩埚钳等。
药品:木炭、硫磺、细铁丝、水等。
其他:火柴、木条等。
六、教学方法
探究、归纳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氧气在空气中的密度分数以及功能。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对我们这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氧气的一些性质。
讲述:我们探究物质的排序,一般先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再介绍它的化学性质,而对于氢气的物理性质我们通常主要从形状、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大小相当、溶解性等方面来学习。
[板书]一、物理性质
活动一出示一瓶氧气,问:这是一瓶氧气,谁来描述一下它的物理性质呢?提问:鱼儿能在水底存活说明水中溶有氧气吗?
【板书】: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氨气,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过渡:接下来我们介绍化学性质
[板书]二、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
提问:木条放在瓶中与盒外的现象有哪些不同
[板书]检验氧气的方式:将带火星的铁丝伸入瓶中,如果木板复燃,证明是氧气
演示试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
提问: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哪些不同呢?
【板书】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硫在气体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讲述: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是雾霾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燃放鞭炮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这就是为什么禁止燃放鞭炮爆竹的原因。
[演示试验]木炭在空气中、纯氧中燃烧实验
提问:碳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有哪些
【板书】碳在空气中只能发红、在气体中猛烈燃烧发出白光。
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讨论:木炭和氮分别在空气和气体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表明了哪些?
【讲解】1、物质燃烧主要是与气体反应
2、燃烧反应的猛烈程度与氧气的含量有关
演示试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展示铁丝并设问:你见到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吗?铁丝在气体中也可燃烧吗?[板书]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发红,在气体中猛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提问:1、集气瓶中为什么应放少量的水呢?
2、如果试验观察不到火星四射,你觉得或许是哪个原因呢?
总结:1、为了避免燃烧过程中掉落下去的熔融物把集气瓶炸裂。
2、可能因素有:氧气不纯、铁丝生锈、没有等到火柴快点燃就伸入
提问:通过带火星木条、硫、铁在气体中的燃烧,我们能总结出氧气有什么性质呢
[板书]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氢气,它能支持燃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猛烈。氧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讨论:前面几种物质的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小结:1、生成物只有一种2、反应物都有氧气参与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出现的反应
讲解: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可用A+B=AB表示,氧化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和急速氧化,燃烧属于剧烈氧化,缓慢氧化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如铜生锈、食物腐坏、动植物的呼吸等。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都属与氧化反应、都会放热。提问:氧化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吗?
讲解:氧化反应不必定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是氢化反应却不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种类而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氧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氧气的性质跟功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辨别化合反应的方式;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以及反应的判定跟氧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对气体化学性质的试验,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借助实验来探究物质以及差异的科学方式;通过判定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式,培养学生探讨、归纳的素养。
情感目标:
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察和叙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教师严谨的科学态度。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式和反应机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以及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试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跟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探讨、对比和迁移知识的素质。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试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功能三部分。
这三个别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种类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氧气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课堂,教给教师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之后学习其他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至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最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叙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显的是色彩,其次是颜色,再是触觉、味觉,这样自然的产生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知道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种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觉得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氧气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气体。或者使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氧气等气体的燃点和温度都更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极少见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要争取让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构想。或者起码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制造,液氮在通常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在气体浓度教学上,注意①怎样测量气体浓度?它与液态和液体有哪些不同?②不同密度的气体为什么是混和均匀而不分层?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生:实验研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二、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回答使学生回忆物质有什么性质;
2、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了解氧气的色、态、味。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学生自主研究带火星的木条在气体和空气中燃烧的试验,观察实验现象,体验研究试验的通常方法。
2、演示硫在空气和气体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写文字表达式,并学会预测硫在气体和空气中燃烧现象变化的诱因。
3、演示铁在气体和空气中的燃烧,观察试验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氧气》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
1.初中数学课氧气的制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2.《氧气》的说课稿
3.氧气的制法说课稿
4.氧气的获得说课稿
5.《氧气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6.美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7.燕子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8.《猫》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