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的导学

2020-10-13 05:02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_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的课件范文

篇一: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预习交流(3)

1. 出示照片,你们明白这是哪个了吗?(指名:爬山虎)今天我们就再次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板书题目,齐读)

2.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爬山虎的哪些?(生答:叶子)有哪些特征?(生答:绿 均匀)。(师随机板书)

3. 这一墙的爬山虎美不美?(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1.你们明白爬山虎的树叶长得那样茂盛,这么美是因为爬山虎哪个部位的功劳吗?(爬山虎的脚)是的,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写爬山虎的脚的。

二、自主阅读,导学问难(6-8)

1.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一读。教师讲解自学方式及要求。(a.带着问题默读课文3-5自然段。b.找出相关段落,圈出重点词语并在空白处用简单的话进行概括)

2.生默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3.同学们刚才自学的十分严肃,下面咱们就来小组探讨讨论。(小组讨论,综合答案)

三、互动研究,精读体验

(一)第三自然段(12)

师: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小组代表汇报

1.(1)交流脚的位置,相机板书:茎上长叶柄的背面。同时指出“反面” (a.你从哪句话找到的?(你可读读这句话吗?)B.再读这句话,继续寻求答案b.其他组补充)

(2)(师板书)注意“茎”和“柄”的写法,茎字为上下结构,捺要变为点,“柄”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师板书,生注意观察并练写:“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2.(1)交流脚的样子,相机板书: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同时指出“枝状”“细丝”(学法同上)

(2)蜗牛的触角有哪些特征?(指名说说)说明这时爬山虎的腿(很柔软)

3.交流脚的肤色,相机板书:嫩红

4.师总结:脚的位置、形状、颜色,那就是它的特点。谁可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爬山虎的特点。(随教师复述,师指板书: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5.爬山虎的脚引人注意吗?(生答:不引人注意),所以叶圣陶老爷爷说当时也没注意到爬山虎的腿。现在他可把爬山虎的脚描写的这么形象、准确是因为他现在(认真观察)了。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5)

1.师:下面咱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爬山虎的腿是如何往上爬的呢?(指名小组代表读描写往上爬的语句)

2.师:请同学们自己也读一读这个词语,在表示向上爬的动作的短语后面画“▲”,体会爬山虎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3.请一生反馈(触、巴、拉、贴),相机板书:触、巴、拉、贴。

4.你是如何理解“触 巴 拉 贴”这几个动作的呢?还记得我们帮助理解词语的几个方法吗?(结合上下文、查词典、结合生活实际,位置互换进行非常)现在就请每位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再来体会体会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_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

5.小组探讨,进行汇报。

(1)用哪个方法理解词语

(2)阐述小组的理解(体会触、巴、拉用力的程度日渐加深,“拉”用力向上的状况)

(3)从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作者仔细细致的观察,用词的准确,爬山虎的脚的重要作用,爬山虎顽强向上的生长状态)

(4)带着理解读一读这几句话。

教师小结:是呀,从爬山虎向上爬墙的过程我们虽然感受到了作者用词之精准,更感受到了爬山虎的脚的重要作用或者它顽强向上的生长状态。狂风大作阻挡不了爬山虎的腿向上爬的步伐,他的脚——(接读),暴雨将至依然阻止不了它,它的脚——(接读)。看着这样坚韧的爬山虎的腿,你们佩不羡慕?让我们读出对它的敬佩 。

6.(1)作者开始将爬山虎的脚如同了蜗牛的触角,现在它变成了哪些?他们有哪个不同?(体会爬山虎的腿有力,能牢牢的捉住墙壁,一脚一脚向上爬),所以它能够(牢固)地贴近在墙上。

(2)谁愿意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爬山虎脚的顽强、有力!(指名读,男生读)

7.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1)现在,你们对爬山虎的腿如何爬墙是不是有了最深刻的了解?那老师能不能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呢?(不能)为什么?

结合壁虎向上爬的样子体会:爬山虎并不像植物这样用腿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2)师总结:同学们,叶圣陶老先生的用词多妙呀,既写出了爬山虎的腿是如何向上爬的,又写出了它坚韧向上的精神。

8.你们喜欢这种的爬山虎吗?请你自己再充满情感的读一读,争取把这段积累下来(生自主背诵)

9.结合板书一起背诵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同学们,爬山虎能够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前提是?(触到墙),那么没有触到墙的呢?(生答:不几天就“萎了”)

师:是的,本来是不大会造成我们注意的植物。但叶圣陶陶爷爷却写的这么生动形象,这是哪个原因呢?

生:(观察细腻,抓住事物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综合实践(2)

同学们,文章主要写的是爬山虎的(脚),题目也是爬山虎的脚,可是作者为什么先写它的叶子呢?一墙令人看到舒服、好看得更的叶子与脚有哪些关系呢?(指名说说)

师小结:这是一种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作者在这里先写了叶子,不仅帮下文写脚做了伏笔,二这一墙美丽的爬山虎叶子,更加凸显了爬山虎的脚起到的'重要作用。你们看,叶圣陶老先生不愧是个名家,他坦率得自然,铺垫得巧妙,你们写文章要学习这些作文手法啊!

五、反馈总结,感悟收获(3)

1.通过现在的课你有哪些收获?(指名说说)

2.师总结:叶圣陶先生认真观察、抓住事物特征进行描写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3.请你带着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对爬山虎的脚的敬佩之情再来美美的读一读课文。(机动)

六、作业设计

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_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

1.再次读一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词句。

2.选择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观察它的外形、颜色等特征,写一写。

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背面

形状: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颜色:嫩红

爬 触→巴→拉、贴(牢固)

篇二:爬山虎的脚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回忆导入

1、读词:请同学们轮读上节课的句子。每生读一个词。

2、回忆上节课内容: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第二段,我们来试着背诵第二段,不会背的可以看书读。

3、回忆大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大问题。谁愿意读帮你们唱?(指生读)

4、导入:上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了爬山虎叶的特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爬山虎脚的特征跟是如何爬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上节课圈画的有关脚的特征跟怎样爬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二、品词析句,解决难题。

一)、学习脚的特点。

师导语: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爬山虎脚的特点。(板书脚)谁来告诉我们,你划了哪一段的哪一句,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哪些特点?

1、学生汇报

1)、我画的是第三段的第三句“爬山虎的腿长在茎上”。写出了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是茎上。(板书茎上)

师导语:是的。还有吗?

2)、我画的第三段第四句“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须。”写出了爬山虎脚的颜色。(板书细丝)

师导语:啊,原来爬山虎的腿是六七根细丝,长在茎上叶柄的反面。还有吗?

3)、我画的是第三段的第五句“细丝和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写出了脚的颜色。 导语:嗯,脚的色彩也有嫩红的。

2、点拨写法

1)、教师出示对比阅读的语句:(爬山虎的腿长在茎上长叶柄的背面,是张开的六七根细丝,颜色也有嫩红的。)同学们看老师这里也是一段描写,对比先前我们学习的书上的第三第四第五句,哪个好,好在哪?

2)、学生说写法上的好处:第四句写出了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还写出了象蜗牛的触角。很准确,很生动。

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_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

教师点拨:是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叶圣陶爷爷十分勤于细心观察,不仅如此,他还敢于利用了生动具体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爬山虎脚的特征的,这种写法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板书具体)

3、指导朗读背诵。

1)、出示图画:同学们看图,你觉得爬山虎的腿怎么样?(学生说觉得怎么样。)那你就朗读一下这三句,表达一下吧。(三个学生读)

2)指导背诵:现在,你将要知道爬山虎脚的特点了吗?看着图片给你的同学介绍一下。

3)、不看图会说吗?大家齐说。

导语:这就是爬山虎的脚。那他是如何爬的?我们接着来学习。(板书爬)

二)、学习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导语:谁来帮我们读一读你画的词语。

1、找学生读第四段第一第二句:大家认真听一听,我们来初步认识一下爬山虎是如何爬的。

2、请学生再读第四段第一第二句,找出无法体现爬的过程的语句,再感受一下爬的过程。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触、巴、弯、拉、紧贴、爬。

4、演示爬的过程:同学们看那些动词,再拿出事先老师帮他们的图纸,跟同学一起来把这

几个动词表示的动作画上去。

1)、师生一起一边说一边画。

导语:爬山虎就是这样长出一段茎,就长一片叶子,然后长出一只脚,接着

2)师生一起一边说一边画。

导语:爬山虎就是这样长出一段茎,就长一片叶子,然后长出一只脚,接着

3)学生说,老师画。

导语: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正是长出一段茎,就长一片叶子,然后长出一只脚往上爬,所以他的树叶最均匀,没有重叠的。着也表现了爬山虎的聪明,均匀无重叠的树叶有利于充分吸收阳光。

5、理解动词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再看看那些动词,他们的顺序可互换吗?他们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师讲解:这些词是有先后排序的,不能互换,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比如,正是细丝由直变弯曲,缩短了茎与墙的距离,产生了拉力,才让他在旁边贴得紧。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细丝由直变弯曲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就紧贴在旁边了吧是因为产生了拉力。叶圣陶爷爷运用了很多动词,准确地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这种精确表达的方式,也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学习最终一段:爬山虎的脚还有什么缺点呢?谁来告诉我们,没触着墙的腿怎么样了?(萎了)触着墙的呢?(变成红色,牢固地巴住墙。)

师指板书点拨:通过刚刚学习第四段爬山虎爬的过程,第五段脚的变化,你了解,叶圣陶爷爷的观察是一时的吗?(不是)是的,叶圣陶爷爷懂得连续的观察,才为我们展现了这样漂亮的爬山虎。

三、归纳概括

导语:同学们看着板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更加知道了爬山虎的特性,和如何爬的。

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_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

2、准确生动形象的表达、

3、按排序表达。(引导学生看黑板写叶的部分写脚的个别,是根据一定的排序表达的)。

4、仔细观察,继续观察的方式。(问:知道叶圣陶爷爷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特征跟爬的过程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吗?(靠的是认真观察)仅仅是一时的观察吗?

5、学生抄写表达方式。

6、读“阅读链接”,体会观察,记录的好处。

师点拨:观察是认知的触角,是掌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连续的主要方式。我们必须从小养成留心观察周遭事物的好习惯,这样,我们会终生受益的。

15409619415bd936951fd80801477.png

四、巩固应用。

为了节省时间,每一个小组写一处。分别找各小组汇报。

五、 拓展创新

同学们,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耐心观察爬山虎的脚表格式教案,就能看到许多大自然的真谛。想知道吗?那就赶紧行动吧。回家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做记录。也可以使母亲帮忙泡豆子,看看她们有哪些变化。

板书设计

6 爬山虎的脚

叶 嫩红—嫩绿 新鲜 准确

生动

朝下均匀无叠无隙 具体 波纹 好看

脚 茎上 叶柄反面 按顺序 细丝

嫩红

爬巴、弯、拉、紧贴、爬仔细观察, 连续观察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的课件范文】相关文章:

1.《爬山虎的脚》教案

2.小学教案《爬山虎的脚》

3.爬山虎的脚教案

4.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

5.爬山虎的脚精品教案

6.《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

7.《观潮》第二课时的教案

8.《春日》第二课时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