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统计表及教学策略(二)

2021-07-25 15:0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第六十一课时中位数和众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实际情景中,认识并感受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根据详细的难题,能选取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思想。

【教学重、难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策略

在探讨与交流的基础上,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旧知识导入。谁知道什么叫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指名回答,其他同事评议和补充。有时候平均数不能很好的代表这组数的集中趋势,因此必须新的统计量,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新的统计量。板书课题《中位数和众数》。

二、学习新课。

1、出示某超市工作人员月工资统计表:

理 副经理 员工A 员工B 员

C 员工D 员工E 员工F 员工G 员工H 员工L

月工资 3000 2000 900 800 750 600 600 600 600 650 500

2、提出疑问,让学生探讨:用哪一个数示工作员工月薪水的平均水平?

3、用平均数为什么不行?

(月平均薪资1000元可是大多数员工根本达不到,因此不合理)

4、引入中位数和众数。

将工资从小到大排列去旁边的一个就是中位数;出现一组数据中数量最多的作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注意:中位数或众数虽然不受极端数据的妨碍,但它们不能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有时也不能完全体现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巩固目标。

1、认一认。

2、试一试。这组数据个数是偶数,怎样求他们的中位数呢?引导学生探讨。

3、教师小结:当一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时,中位数取中间两个书的平均数。

四、课堂总结,教师评价。

六、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从大至小排列,中间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众数:

一组数据中发生数量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教学反思

第六十二课时中位数和众数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其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根据详细的难题,能选取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二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思想。

【教学重、难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教学策略】

在探讨与交流的基础上,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准备】

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回答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其他同学评议和补充。

二、练一练。

1、第一题。指名读题,独立推导平均数,并说出他们的中位数和众数。其他同学评议。

2、第二题。先独立推导平均数、中位数,找出众数。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探讨,为什么用平均数不靠谱?

3、第三题。独立计算,同桌交流。

三、小调查。

在一些赛事中,计算球员的最终的分时,往往先除去最高分跟最低分,再换算剩下的得分的平均数,把它成为该选手的最终的分,你明白这是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中位数和众数的练习课

第三题

40厘米出现的数量最多

40是众数

教学反思

第六十三课时练习七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练习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

能力目标:根据详细的难题,能选取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思想。

【教学重、难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

【教学策略】

在探讨与交流的基础上,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准备】各种统计图、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答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其他同学评议和补充。

2、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哪些特征?指名回答,其他同事评议和补充。

二、教学练习七。

1、第一题。

⑴、投影仪出示统计表,用什么统计图表示今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状况呢?引导学生探讨,指名说出缘由。

⑵、因为此处应表示今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状况,所以应用折线统计图。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⑶、组织学生探讨其它两个问题。

2、第二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二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先使学生说说图中可以得到这些信息,再计算其他难题,全班交流。

3、第三题。

⑴、让学生计算出每位店营业额的平均数。

⑵、组织学生讨论需要关闭那些店?

4、第四题。

出示两个统计图,让学生读图,交流图中的各类信息,教师适时引导。

三、课堂总结,教师评价。

四、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练习七的练习课

第三题 甲:(7+7.6+6.4+5.6+4.8+3.2)≈5.8(万元)

乙:(2+2.6+3.6+3.8+4.6+5.6)=3.7(万元)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和增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个个别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提高学生应用常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常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常识用自己偏爱的方法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法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二、练习

1、第1题。先使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式。

2、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独统计图表,理解八五折和八折的含义,然后题出难题并加以解决。

答案:1500×85%=1275元, 1600×80%=1280元

南极牌冰箱比较便宜。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提议,由学员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跟新的学习方法。

四、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分数乘法: 意义 计算方式

分数除法: 意义 计算方式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第2课时

二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和增进对分数混合运算次序的理解,沟通分数乘除法间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提高教师应用常识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分数乘除法间的差别和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常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包括意义、运算次序。对所学的常识用自己偏爱的方法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法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4题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先使学生探讨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

2、第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并引导学生写出计算过程,使学生确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次序同证书四则混合运算次序相同。

3、第7题。本题是运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难题,如果学生用算术的方式解决这个难题,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用算术法不做要求。

三、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解:设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ⅹ毫升。

ⅹ—2/9ⅹ=427

7/9ⅹ=427

ⅹ=549

答:这个地区前年降雨量是549毫升。

960ⅹ14.8﹪=142.08(万平方千米)

教学反思

整理与复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提升应用百分数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素养,复习单位间的计算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重量计算。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提高学员应用常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常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回顾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说处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

1、第9题。本题是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难题,如果使学生用算术方式缓解这个难题,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不做基本要求。

答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解:设全国乡村居民户均年产值是x元。

80%x=2800

x=2800÷80%

x=3500

答:全国农村居民户均年产值约是3500元。

2、第10题。教学时,先使教师理解题意,说说覆盖率是哪个意思。在此基础上,让学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同时,教师能使学员检阅有关绿化问题的资料,了解绿化的意义及作用。

答案:175÷960=18%

3、第11题。主要应用百分数的常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可使教师独立解决,然后进行交流,注意了解学员的解题模式。

答案:

科技馆:30000×10%=3000(平方米)

教学楼:30000×25%=7500(平方米)

操 场:30000×20%=6000(平方米)

食 堂:30000×2.5%=750(平方米)

花 坛:30000×0.03%=9(平方米)

空 地:30000-(30000+7500+6000+750+9)=12741(平方米)

三、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解:设全国乡村居民户均年产值是x元。

80%x=2800

x=2800÷80%

x=3500

答:全国农村居民户均年产值约是3500元。

教学反思

总复习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巩固和复习统计知识,沟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重量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提高学员应用常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题目中的单位统一问题。

【教学策略】

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常识及学习方法。借助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理学习内容

1、小组合作,整理体积单位间的计算方式,复习统计知识。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针对发生的难题及时讲解。

二、练习。

1、第12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相关计量单位的计算。教学时,教师要组织师生解读相关的常识,然后使学员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要留意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长方体体积跟表容积的相关常识。教学时,让学员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对于逆向思维的题目,教师应留意指导学习有困难的教师,同时认识学生的认知过程。

3、第14题。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重量(容积)单位实际含义的理解。教学时,先使教师独立探讨,然后使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1)升、(2)立方厘米、(3)毫米。

4、第15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第(1)题,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员用各类策略解决难题,理解领奖台底部是不许要涂漆的。学生的想法或许有:可以先数出一共有15个面必须涂漆,再用15×50×50=37500(平方厘米);也可以先求四个正方体表面积之跟,再减去不涂漆面的面积。学生或许也有其它的方式,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

第(2)题,50×50×50×4=500000(立方厘米)

5、第16题。引导学生理解不规则铁块的密度相当于底面积是48平方厘米、高是0.5厘米的长方体的容积,所以是48×0.5=24(立方厘米)

6、第17题。此题是一个很有现实含义的弊端,教师应运用此场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答案:(1)18×20×30×1.5=16200(立方厘米)

=0.0162(立方米)

=0.02(立方米)

(2)0.02×40=0.8(立方米)

(3)0.8×365=292(立方米)

7、第18题。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员的读图能力,从统计图中获得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疑问并尝试缓解问题,培养学生的难题意识。

(1)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要予以肯定。

(2)根据题目的条件,学生可以求出彤彤家10月份每项费用花了多少钱。教学时,教师能使学员提出疑问,交流自己的解题模式。

8、第19题。根据从大至小排列,中间的哪个数即中位数,运用中位数表示这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的平均水平相当适合。

答案:1925万人。

三、布置作业:

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复习

体积单位: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000)

容积单位:(液体)升 毫升 (1000)

教学反思

总复习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练习中位数和众数的作用。 能力目标:根据详细的难题,能选取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标: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进一步体会三种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

【教学难点】 在探讨与交流的基础上,体会每种统计图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答什么是中位数和众数?其他同学评议和补充。

2、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哪些特征?指名回答,其他同事评议和补充。

二、教学练习七。

1、第一题。

⑴、投影仪出示统计表,用什么统计图表示今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状况呢?引导学生探讨,指名说出缘由。

⑵、因为此处应表示今年凉鞋销售量的变化状况五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所以应用折线统计图。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⑶、组织学生探讨其它两个问题。

2、第二题。 先使学生说说图中可以得到这些信息,再计算其他难题,全班交流。

3、第三题。

⑴、让学生计算出每位店营业额的平均数。

⑵、组织学生讨论需要关闭那些店?

4、第四题。 出示两个统计图,让学生读图,交流图中的各类信息,教师适时引导。

三、课堂总结,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

甲:(7+7.6+6.4+5.6+4.8+3.2)≈5.8(万元)

乙:(2+2.6+3.6+3.8+4.6+5.6)=3.7(万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