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

2021-07-16 02:1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篇

作为一名人民学生,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举办课堂活动。那么教案应该如何写才适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跟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明白地表示出各个别数量跟人数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可从图中获得所必须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剖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可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预测。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种体育项目中,你喜欢哪个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

足球

跳绳

踢毽

其他

人数

【设计动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偏爱的体育项目,为引发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导致教师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它们经历数据采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含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篮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跟喜欢篮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应相当偏爱每种运动的总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如何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类运动项目的总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_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1.提问激趣。

根据“甲是乙的”,你可想到什么?

预设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跟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复习用分数跟百分数的知识解决难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

⊙回顾与整理

1.分数(百分数)的通常应用题。

(1)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特点及审题关键各是哪个?

①特征:已知单位“1”的量跟分率,求与分率所对应的实际总量。

②解题关键:准确辨别单位“1”的量。找准所求问题对应的分率,然后按照一个数乘分数的含义正确列式。

(2)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审题关键各是哪个?

①特征:已知一个数跟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一个数”是非常量,“另一个数”是标准量。求分率或百分比,就是求他们的倍数关系。

②解题关键:从问题入手,理清把谁看作标准量,也就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跟单位“1”的量作非常,谁就是被除数。

(3)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常用题型有什么?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丙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甲÷乙。

②求甲比丙多(少)几分之几:(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丙多(少)几分之几,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丙多(少)几分之几,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发芽率=×100%

小麦的出粉率=×100%

产品的合格率=×100%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出勤率=×100%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2.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工程问题。

(1)什么是工程问题?

明确:工程难题是分析工作数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数量之间互相关系的一种应用题。

(2)解决项目问题的关键是哪个?

明确:把工作数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然后按照题目的详细状况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3)工程难题的总量关系式有什么?

预设

生1:工作数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生2:工作效益=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生3: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时间=工作数量÷工作效率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跟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训练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直径(包括面积)的意义,进一步理解体积跟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推论验证表明的探求圆柱体积的估算方式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推导方式,能恰当计算圆柱的密度,并会缓解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构建跟解决难题,渗透、体验知识间互相转换的观念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论过程。

教学资源:

PPT课件 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棱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就会求吗?你会求其中这些立体的体积?

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如何推导?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哪些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估算公式。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教学例4

1.观察比较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_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引导学生观察例4的三个立体,提问

⑴这三个立体的底面积跟高都相等,它们的密度有哪些关系?

⑵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一定相同吗?为什么?

⑶圆柱的容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可能相同吗?为什么?

2.实验操作

⑴谈话:大家都觉得圆柱的容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容积可能是相同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那用哪个方法验证呢?让学员在小组中看看自己的看法。

提醒:圆的面积公式是如何计算进去的?我们能不能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呢?

⑵提出要求:你可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各小组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条件的拿起课前打算好的圆柱,操作一下。

⑶讨论交流: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能否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操作教具,让学生观察。

引导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结果会怎么样?

演示一组动画(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等份、128等份)课件演示使学生知道地认识到:拼成的立体会越来越接近长方体。

3.推出公式

⑴提问:拼成的长方体与以前的圆柱有哪些关系?

指出:长方体的面积与圆锥的容积相同;长方体的底周长等于圆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样求圆柱的体积?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提问小结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密度=底面积高

⑶引导用字母公式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V=sh

长方体的容积 = 底面积 高

圆柱的容积 = 底面积 高

用字母表示计算推导V= sh

三、分层练习,发散思维,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讨论:知道哪些条件就必定可算出圆柱的体积了?分别如何算?

(s和h,r和h,d和h,c和h)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⑴说一说:这两个圆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圆柱的体积吗?

⑵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⑶对照板演,说说计算过程。

2.做练一练第2题。

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_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已知底面周长和高,该如何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按照底面周长求出底面积。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有那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

练习三第1~3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排序,完成对数的构架的初步形成。

教学重、难点:负数与负数的非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这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0 -82

2、如果+20%表示降低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可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它们运动后的状况吗?

(2)让学生确认好起点(原点)、方向跟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照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如何用数表示这种学生跟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跟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提问,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再使学生说说直线上其它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产生相对完整的了解。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种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值,像这种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看到哪些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实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跟整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至1.5和-1.5处,应怎样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状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回来,并非常他们的大小。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_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_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

2、学生交流非常的方式。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至右的排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次序。

4、再使学生进行非常,利用学生的准确比较来表明“-8在-6的上面,所以-8〈-6”

5、再借助让另一学生非常“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相当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总结: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前面,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下午,黄山的天气由早上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晚上黄山的温度是摄氏度。

四、全课总结

(1)在数轴上,从左至右的排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次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课堂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能够基本能把握。可一旦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看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规定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实数,还可以表示整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规定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种方便对比发现两个数距原点的距离相同,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同时,还要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展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能补充回答:在“—2”位置的朋友如果接着向西跑1米,将会抵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应走至“—4”,应该怎样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怎么运动?其实,这些难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针对师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相当的三种类别(正数和负值、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强调一个大的问题“比较两者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相当可以分为几类?每类非常又有哪些方式,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注。所以教学中,当教师明确数轴从左至右的排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次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式,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那种种类,比较方式万变不离其宗。

【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篇】相关文章:

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汇编七篇

3.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篇

4.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集合五篇

5.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五篇

6.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7.关于手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单元作文

8.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