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格式 > 正文

高中语文苏教版作: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

2021-01-19 20:3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课时教案: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设计

【摘要】传统的课时教案,以学生的教为本位,不指向学生的学习表现,没有学生能否超过预期学习结果的测试,是一种基于学生经验跟教科书的课堂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应符合三个条件: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为此,课时教案的格式也应作相应的转型,其核心要素包含相关(内容/表现)标准陈述、教学目标、评价活动方案、教学活动方案。本文结合学校数学苏教版作详细阐述,并提供一个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案以供分享和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及其课程标准制定已有三年,随着高中课程变革的逐渐加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也未由模式层面渐渐步入实践层面。然而,还仅仅是个起初,并且是一个艰难的起初。这不,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就以其宏观而内敛的心态,一针见血地强调:“当前,尽管有了国家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必须基于课程标准开展课堂,但事实上绝大部分教师还是根据教科书来实施课程。”

习惯是个沉重的包袱,但我们不能成为柳宗元笔下的蝜蝂。将国家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并使前者引领后者,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让梦想的课程(课程变革方案)在到达学生层面依然理想,我们必须基于课程标准的三项设计——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课时教案。在拙作《新课程教学:从建立“模块学程纲要”开始》、《专题计划:模块纲要与课时教案的桥梁》上,这里探讨课时教案,进一步为读者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设计提供参考。

一、传统教案:基于学生经验/教科书的课堂设计

课时教案,是三种教学设计中学生接触最多的,犹如医生之病例记录。规定课时教案的格式,检查课时教案,成为教研室和大学管理学生课堂业务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地级市对语文教案格式的两种要求,教师更熟悉不过了。

第一种:文字陈述式。规定曰:“教学方案不论详简,必须包括下列几个方面:①课题;②教学目标;③教学重、难点;④课时;⑤教学用具;⑥教学过程;⑦作业或活动设计;⑧板书设计;⑨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结束后再写)。精品教案还要包含教材解读、设计模式跟重要环节的设计动机。”

第二种:表格表述式。提供的形状如表1,这种格式还印制成备课本(装订/活页)。

标准的教案格式_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

表1某市规定的表格表述式教案格式

课题:

课 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或

教案表格式_格式教案_标准的教案格式

教学反思

教学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作业或活动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案表格式_格式教案_标准的教案格式

无需寻问是谁发明这种格式,也无需深究其内隐的教学理论。当将他们与书籍上、网络上、工作中满目皆是的课时教案结合上去探讨时,我们可能可以见出,传统教案格式是怎样束缚教师期待步入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设计的脚步。

1.基于课文而非课程标准的设计。设“课时”项,是对于教材某篇短文的。这本也无可厚非,语文课本总是由选文组成,一篇短文教学短则一课时,长则三五课时,也属于正常。然而,这不正是“教教材”吗?其认知的起点不就是“我要教教师学会这篇短文”?这与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用课本教”以期望教师超过课程标准“应知”“能做”显然是不符的。

2.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的错位。教学目标,按照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理解,应学员预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目标,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然而,通常的三点论(知识跟能力目标;过程和技巧目标;态度、情感跟价值观目标),机械物理解三维目标,不能明确地表达学习要超过的表现行为或结果,更何况“调动学生生活感受,唤醒学生阅读文本的内在心灵”这样以学生本位的说法了。

3.教学重难点的形同虚设。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教学重难点——教跟学的焦点,也就是约翰·古德莱德(Goodlad,1963)所谓的组织中心问题。学习的组织中心占据一段时间和空间标准的教案格式,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几乎是指向能确认的学习者本身。约翰·古德莱德认为标准的教案格式,判断好的组织中心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引导学生实践希望的行为,二是必须引导学生同时实践多种行为。请注意“鼓励学生……行为”的叙述,行为主体是学生,可以在我们传统的教案中,如崔教授所说“通常是教学目标中某点的重复”。

4.教学过程的学生中心主导。在我国台湾,深受俄国凯洛夫《教育学》影响,较为普遍的教学结构是:(1)组织上课;(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尽管随着研究跟实践的深入,讲解接受方式、自学辅导体系、问题教学方式、“探究—发现机制”、掌握学习方式、开放教学理念等相继亮相,然而,从现实状况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我国高校教学中使用最为普遍”。体现于前面引用的表1中,“教师活动”置于“学生活动”前,教师主导思维赫然在目;课堂没有指向的教师学习行为/表现,“作业或活动设计”作为“巩固”教师传授的常识和技能的方式而不是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副产品。

以上是就格式说的,仅仅道出特色教案不符合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之一二。崔允漷教授在《课程推行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一文中,认为“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有三个特征: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品质。根据这三个特征,我们可以见出特色教案更多的弊端,列举若干,如表2所示:

表2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格式教案_教案表格式_标准的教案格式

传统教案的体现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规定

l 思维的起点是教科书

l 教学目标源于学生经验/教科书

l 教学目标的行为模糊,主体有时是教师

l 无评价方案,以赞扬和批判实施评价

l 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教”为中心

标准的教案格式_教案表格式_格式教案

l 虽有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但不太顾及,以单篇教学为主

l 作业或活动设计成为“巩固”课堂学习的方式

l 不注重标准、评价等的一致性

l 思维的起点是课程标准

l 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

l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师学习结果

l 评估方案先于教学设计,关注学生能否受到预期的证据

l 教学过程以教师的“学”为中心

l 是模块学程纲要、专题计划(单元教案)的详细落实

l 任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