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教案、教后思考
教学目标
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有情感地诵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作家如何的抱负,表达的方式有哪些共同特征。
- 第一课时 -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奔腾的骏马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马的兴趣。)
2.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马是吉祥、幸福、奋斗、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诗词,(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燕(yān)山月似钩金络脑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根据古诗前两句,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象,思考:这是一番怎样的场面?你的眼前发生了如何的场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对学生充满趣味的个性化理解予以肯定。(板书:沙如雪月似钩)
(诗的前两句中,以雪喻沙,以钩喻月,即为比;从一个充满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发抒情,也就是兴。短短二十字中,比中见兴,兴中有比,大大丰富了诗的表现力。)
2.自读“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思考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思考。
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现出骏马轻捷矫健的丰姿。(板书:金络脑踏清秋)
这两句诗抒发了作家对骏马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家对骏马的赞扬、喜爱之情。)
这匹马真的倍受重用了吗?从那个词可以看起来?(没有受到重用,从“何当”一词可以看起来。“何当”是“何时将会”的含义,可见这也是诗人的期望。)
这两句诗抒发了作家什么样的情绪?(表达了作家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观念感情。)
四、交流讨论,感受深义。
1.师:现在你们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点击幻灯片,展示古诗)让我们带着对诗歌的体会,齐读古诗。
2.学到这儿,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也是在写马吗?马可发出这种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的技巧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感情。那诗人是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3.师:李贺是古代特别重要的诗人,年少时便极负盛名,他何以会发出极其感叹呢?下面老师帮你们介绍一下李贺的生平。(展示幻灯片)
4.师:诗人在这万里平沙中,想到自己的才智不能得以施展,怎能不着急?因此他抱怨:“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人想到昏庸腐败的清廷,怎能不担忧?因此他抱怨:“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人想到自己被小人排挤,英雄无用武之地,怎能不悲哀?因此他抱怨:“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背诵《马诗》,说说诗歌内容。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李贺通过咏马表达自己的抱负。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托物言志诗——《石灰吟》。
二、“吟”出诗题,弄清题意。
1.出示“吟”字,引出诗题。
师:同学们,古人写诗经常在题目中用上一个字——“吟”(课件出示)。它是个形声字,从口,今声。吟,是先秦散文体裁的一种,有吟咏、赞美之意。我们也当时学过题目中带有“吟”字的诗词,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谁可帮你们背一背?(抽生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带“吟”的诗——明代于谦《石灰吟》(出示题目并板书)。《石灰吟》可以说是一首石灰的颂歌,更是崇高气节的彰显。(齐读诗题)
3.看着这个诗题,你会产生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思考)
过渡:是啊,司空见惯、平平凡凡的石灰(展示相关截图)有哪些值得赞颂的?让我们在诗中寻求一下答案吧。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默读古诗。读到“千锤万凿”,仿佛看见了铁锤,听到了铁锤击打声;读到“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眼前似乎出现了焚烧的浓烟烈火、生石灰入水的腾腾热气。读完古诗,我们可想象出石灰石在石灰窑里被炸成石灰粉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石灰的哪些品质?(板书:志向清白坚强不屈)
2.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诗歌前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会从大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焰的焚烧当作最平常的一件事。
诗歌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骨碎身也全不害怕,只要可将清白留在人世间。
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诠释石灰的勇敢跟洁身自好的追求吧。(板书:洁身自好)
四、交流讨论,体会诗人情感。
1.“诗言志”:诗人借石灰的抱负、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2.全班交流:这首诗要抒发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首诗正是诗人于谦自己的一生追寻和崇高人格的写照。)
3.本诗属于托物言志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石灰,实际上是诗人在寄托“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极力感情或者爱国爱民,哪怕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的情怀。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通过赞美石灰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进而说明诗人于谦正象他笔下的石灰一样任凭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精神品质。
石灰吟
志向清白
坚强不屈
洁身自好
- 第三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背诵《石灰吟》,说说诗歌内容。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竹石》。这同样是托物言志诗。板书课题,交代作者信息。
3.这是一首题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仍然得到他们的喜爱。这幅图把木头和石头画在一起,诗人既为这幅画题了一首诗。现在,我们一起学习郑板桥的这首诗词吧!
二、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诵读诗歌,走近诗人。
郑板桥,江苏镇江人,晚年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古诗教案怎么写,是明代相当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2.默读古诗,分析古诗的意思。
(1)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的“咬定”是哪个意思?诗中“咬定”的是哪个?说明了哪些?(用力地咬着不松口;青山;说明能坚守破岩的坚定。)(板书:扎根破岩)
(2)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古诗教案怎么写,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磨”和“击”各是哪个意思?“坚劲”是哪个意思?“任”和“尔”又各是哪个意思?这两句诗的含义是哪个?(折磨;打击;坚定挺拔;任凭;你。遭受无数次的摧残和遏制仍然坚定挺拔,任凭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板书:坚定强劲)
3.你们还了解郑板桥有什么代表作品?(《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1.这首古诗通过铿锵有力的“咬定”两个字,采用“拟人化”的写作技巧,表现了竹子那坚韧而又固执的品质。
2.本诗属于托物言志诗。这首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竹石,其实是通过竹子的形象体现了画家那样刚烈、坚劲、不畏任何艰难、不怕任何打击的崇高精神。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歌表面上是写竹,其实是写人,借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征跟高洁品质,表现诗人那种直率、倔强的性情,决不向任何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竹石
咬、立、磨、击、任、尔
扎根破岩坚定强劲
教学反思
1.本课包含三首古诗,三首诗皆托物言志,所以教学时我都是先使教师从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表面含义,然后再鼓励学生理解诗中所言的“志”,并促使教师自己探寻诗的深层意义。
2.由于本课内容众多,所以朗读环节所用时间较少,仍有所不足。
巴菲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