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怎么写 > 正文

如何吃透教材、处理教材?| 如何上好公开课02

2022-04-26 02:57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专栏名称|如何上好公开课

专栏作者|高山里(雨辰),公众号「基础教育思考者」作者,教育硕士,曾任校长、高级教师、教育评估专家、政府督学,并发表文章30多篇,主编多部教育专著。

内容出处|基础教育思考者公众号,关注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法和家庭教育。

上一篇文章谈到公开课的准备:备教学资源、备课学科程标准和备教学参考用书,今天我主要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备教材

教材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和检查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了基本依据。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如果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或对教材中实质性内容没有吃透,上起课来必然穷于应付,教学效果定不理想。因此,要求学生理解、接受的东西,教师必须首先理解透彻,了然于胸。只有深刻理解,教师教起来才会驾轻就熟,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01

为什么教师要钻研吃透教材?

1.课堂教学是知识信息状态的两次转化。

就信息论而言,钻深吃透教材是完成知识信息由教科书经教师内化向学生转化为知识信息输入状态的基础。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教学过程是一个可控制的信息传递过程。在传递之初,教材的知识信息是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静态呈现,教师通过提问、讲授、演示等把这种静态信息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信息,然后通过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动手、动脑等加工再次把这种传输状态信息转化为学生头脑中贮存状态的信息。简言之,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加工整理教材知识信息——教师借助讲授等手段把静态知识信息转化知识传输信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把知识传输信息转化为知识信息储存状态(保持在长时记忆里)。因此,不钻深吃透教材,就难以完成知识信息状态的两次转化。

2.钻深吃透教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钻深吃透教材是掌握学科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及其联系,抓住教材重点的过程。根据系统理论,一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并不等于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功能之和(1+1>2)。然而教材是一节一节的写,课是一堂一堂的上,不从整体上分析教材,就容易把着眼点放在教材中一个个的知识点上。这就容易导致知识碎片,很难整体把握知识的背景以及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好似一片片树叶,而看不见树干、树枝,更看不到树根,见树不见林。

要讲好某一知识点,只有把这个知识点放在知识体系中,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才能真正把握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它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系统。而有些教师,照本宣科,书本上怎么写,他就怎么讲,对教材缺乏系统分析,把握不住学科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其相互联系,抓不住教材的重点。这就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

3.钻深吃透教材,教师才能更好地掌控控课堂。

很多时候,课堂即将发生的一切并非总是按照我们一厢情愿预设的那样发生。课堂上总会发生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总会偏离学习的“轨道”,心理流向没有指向学习的内容。如果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其注意力就会主要集中在讲授的内容上,而无法腾出时间、精力来发现、引导、调整和处理这些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这样,课堂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钻深吃透教材是教师的基本能力。

一名教师上好每节课是最基本的要求,上好课的基础是备好课,备好课的关键是熟悉和掌握教材,而熟悉和掌握教材的途径就是钻深钻透教材。从教师的教学经验看,只有对教材进行了正确的分析,才能掌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定出恰当的教学目的,选择和设计教法,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教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的能力是一种“学”的能力。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只有自己学的能力提高了,教学生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想打好“学生”这块“铁”,必须在自身能力、学养上下功夫;否则,即使教上一辈子书,教学能力依然原地转圈!

02

教师如何才能钻研吃透教材?

一般而言,教师解读教材的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的特点、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疑难点(教师自己是似而非的地方)等。

解读教材的形式包括名师解读、教师个体解读和个性化理解、备课组或教研组解读。

教材解读的路径有“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想一想“文本究竟说了什么”、“文本想要说什么”、“文本能够说什么?”和“文本应该说什么”。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钻研吃透教材的建议:

1.四读教材,钻深吃透教材。

一是浏览全套教材。

一个人站在山脚下,是看不清整座山的风景的,但是如果站在山顶,则就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备课仅仅停留在对某节课的准备(课时备课)上,而忽略整个教材的宏观把控,则这位教师的教学仅仅是“盲人摸象”。教师要对所教学科的全套教材进行粗读,浏览一遍教材,了解全套教材共有几册、几章,主要内容分布在哪些年级学习,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从整体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概貌,把握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结构体系和知识体系(教师可以画知识树或思维导图)。

教材的知识体系是备教材最重要的内容。备教材也要备好教材中知识重、难点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教育学的理论观点、教学模式、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如初中语文以“话题”、“内容”为核心组成单元。这样编排的目的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突出语文人文精神,便于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横看成岭侧成峰”,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二是告诉学生同样的话题,可以用不同的文体和表达手法表现,让学生明白、辨析不同体裁的不同表达特点。至于语文知识,则分散在课文的后面,用比较通俗、简练或干脆用故事性的文字来呈现。如果将六册课本系统整理一下,你会发觉课文把阅读和写作知识、语法知识两大体系编排完整。

二是通读某一册教材。

在浏览教材的基础上,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就要通读所要教的某一册教材。通过通读全册教材,全面了解全册教材有哪些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各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点是什么,从而正确地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领会编排或修改的意图。这样就可以为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钻研某一单元教材、某一章节教材作好准备。

教师还要统观全局,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联系;在单元(或章节)与单元(或章节)之间瞻前顾后,从单元序列中看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把握教材编排的纵向联系;在单元(或章节)的内部左顾右盼,把握教材在知识与技能、思维与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培养方面有哪些程度上的差别。这样就可以增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序性和整体意识,备课与上课时就能瞻前顾后,不至于重复讲解,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中教师也应把自己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告诉学生,让学生对教材也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三是细读某一单元的教材。

一个单元的教材是相对独立的一块知识,教师在单元备课时,不仅要细细读懂本单元教材,清除障碍,而且要分析其内部结构,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个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以至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就可以在教学时不仅要求明确,重点突出,而且可以前后联系,上下连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四是精读即将施教的具体教材。

对即将施教的教材要认真阅读,细心分析,深钻细研,逐字逐句推敲、研究,做到“字字落实”,从而明确以下问题:①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什么?要使学生学会哪些基础知识?熟练哪些基本技能?培养什么能力?进行什么思想品德教育?......②本节课教材有什么内在联系?教材的重点是什么?学生最难理解与掌握的问题是什么?突破难点的关键是什么?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各个例题、习题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搭配使用?

当然,教师在钻研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并注意平常资料的积累,以便更好地吃透教材和补充教材。积累资料贵在坚持。教师平时要像蜜蜂采集百花花蜜一样,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点滴教学资料,为上课做准备。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汲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经验。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每节课的备课笔记后面留有空页,以便课后及时记录课堂中所发现的而在备课时未曾料到的情况,如教材的精当阐释、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或学生思路上的障碍等等。积累资料有助于改进教学,让教学更加丰满精湛。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教师是在用一生的时间准备上好每一节课的。

2.读懂教材编写的意图。

教材被赋予了两种意图,一是作者意图(文章本身的主旨),二是编者意图。这二者有时一致,有时不同,往往是编者意图更切合教育。因此,教师既要明白作者的意图,更要明白编者的意图。要学会把作者与编者的意图,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外化为课堂教学行为。备教材就是备教材编者的意图,这是备课最基本的内容。备课时,教师要钻研和吃透教材,揣摩编者的意图,要思考编者对所教知识的教学目的要求,即学生到底是处于哪一种状态才能完成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是识记、理解、掌握、应用、体验、探索、分析、综合、创造教案教材分析怎么写,是口头掌握运用,还是笔头掌握运用,还是口笔头皆运用自如?课堂教学就是力争达到教材编者所期望达到的那种状态。

教师理解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把握了教材内容的主旨,认识到了所教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具体位置,才能形成一定教学背景下的个性化教学构想。否则,整个教材就犹如一座曲径通幽的花园,在未能了解其巧妙布局、匠心独运之前,你只能在迷宫似的小径上转来转去,无法真正领略其中的妙处。

3.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钻研吃透教材的落脚点和根本目的是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任何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好,理念有多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教师和每个班级的具体实际,换言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材。因此教材也有需要整合、改变、拓展、补充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教材只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的一种范例,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处理,从而使教材更加适应学生。具体做法,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首先,紧扣教材,适当补充。教材是通用的、共性的,所以教材编写肯定不能面面俱到,具有其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教学前应该反复研究教材,发现教材编写的缺陷,适当补充,力求使教材变得更加系统,使学生的学科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

“紧扣课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根据课本内容提出预习提纲或思考题;

②尊重教材,并不是“照本宣科”,教师自己首先咀嚼和消化,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述(知识信息状态的两次转化);

③提出复习题、布置作业均要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即使补充课外习题,其难度也应尽量不超过课本习题的难度。

毫无疑问,备课紧扣教材,要理清教材编写思路,尽量尊重学生认知逻辑(如尽量采用归纳法教学,尽量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等)。为了更好地讲透课本内容,也应适当补充,但应注意:①教材比较概括,应具体化,如生动的实例、恰当的比喻和有趣的故事等,同时也可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和动态化;②适当补充目的即是讲清楚教学内容;③要防止材料过度堆砌,补充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更好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手段,补充应与课本内容融合。

其次,重组整合。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教学智慧,重组和整合教材知识,就是把存在必然联系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让教材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也是为学生整体构建教材知识体系奠基。选取更好的教材内容加工,设计生动、鲜活、丰富、多彩的课堂,有效激活教材知识,既让教师简明阐述清楚问题,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教材内容是按照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来编排的,教学时教师不能把教材结构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而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重组整合、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教师应着重考虑以下问题:

①怎样根据知识的迁移规律,组织好旧知识的复习,创设好学生接受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课题如何引入,新旧知识怎样衔接,新知识怎样展开,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②怎样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教学程序,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详讲什么,略讲什么,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样突破,关键如何抓住,也要做到心中有数。

③怎样根据反馈原理选择和安排好层次练习,使各种技能训练落实到实处。

④怎样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发展教案教材分析怎么写,思想品德教育得到渗透。

第三,设计创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的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捷径,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结合。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或提供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自主探索,在交流讨论、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开发潜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景,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创新,使教材结构更加合理、教学知识更加系统。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过程中都获得充分的发展。

第四,延伸拓展。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范例,其中蕴涵了教学的基本思路,弹性很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绝不能生搬硬套教材,而应该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再加以探索,依靠教学智慧对教材进行适当拓展,力求在教学中凸显自己的教学思维、教学思想及教学文化,让教材显得更加严谨。教师应以教材的核心内容为基础,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融为一体,以此满足教学实际的需要。

第五,结合课型和教学模式。教材处理与选择什么样的课型或教学模式大有关系。笔者甚至认为,很多教师教了一辈子书,课堂教学没有入门的关键原因是他们没有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课型。以我从事英语教学为例,新课程提倡英语应采用任务型教学,那么在任务型教学的框架下,听说课、阅读课、复习课、书面表达课等究竟该怎么上,它们的课堂结构分别是怎么回事?(该内容后面专题探讨)

内容预告:下篇探讨如何备教材的重难点,敬请期待。

人教师苑专栏征集

欢迎有思想、有见地的优秀教师及教学专家与我们联系,为您建立人教师苑公众号内容专栏,分享您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考等,以慧启智,共同促进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