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出示课件3】(1)出示词语,读一读。
腊月 展览 风筝(zheng) 空竹 口琴 更(gēng)新 鞭(biān)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xiāo) 间( jiàn)断 除非 光景 万不得已 必定 截然不同 燃放
拜年 寺院 轿车 元宵 张灯结彩 一律 彩绘 广告 分(fèn)外
(2) 出示词语,观察特点。
饺子 榛子 栗子 风筝
提示:后面的字是轻声。读得又轻又短。
【出示课件4】(3)词语解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的焕然一新。
张灯结彩:挂上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空竹:一种木制的传统健身玩具。
3、体会“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出示课件5】(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有《老舍全集》行世。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俗白,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京味儿十足。
【出示课件6】(2)出示词语,读一读。
杂拌儿 零七八碎儿 玩意儿
提示:儿化音。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就可以了。
(3)出示句子,读一读。
a.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b.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提示:闲在:清闲自在。这是北京方言。老舍在《茶馆》里写道:“秦二爷,您怎么这么闲在,想起下茶馆儿来?”
3、初读课文,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提示:忙乱、热闹、喜庆、团圆。(板书)
三、厘清结构,分清详略。
1、北京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提示: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时间之长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堪称之最。
【出示课件7】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初六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出示课件8】3、汇报交流
时间
风俗习惯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听戏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春节结束
(板书时间,用→连接)
4、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
提示: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板书△标出,板书:详写)
5、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四、结束语和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理解了不懂的地方,联系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的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详写部分,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2.对比文中孩子们过春节的情景,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3.拓展阅读文段,对比舒乙、斯妤笔下的春节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联 扫除 年糕 充足 店铺 开张 对联 年画 通宵 间断 除非 光景 万不得已 必定 截然不同 燃放 拜年
寺院 轿车 元宵 张灯结彩 一律 彩绘 分外
2.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学习目标。【出示课件9: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二、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腊八。【出示课件10】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简练,为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出示课件1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除夕真热闹”?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都在庆祝除夕,自然很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出示课件12】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体会北京淳朴的民风。
4.元宵。【出示课件13】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出示句子:“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教师引导:“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全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表现了灯的种类之多。读一读,读出看灯时的开心、兴奋、激动的感受。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5.课文有些部分写得详细,有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14】
提示:详略得当,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三、自我感悟,对比升华
1、本文怎样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呢?【出示课件15】
提示: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吃糖、穿新衣、逛庙会、买玩具。
2、对比感受: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示例:谚语称“二十六,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要筹备过年要吃的肉食。
今天一大早我和奶奶就到集市上去采购,集市上的人非常多,各种各样的过年零食和食物琳琅满目。奶奶告诉我,从今天起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过年吃的肉,有的买回去做各种肉食。
教师小结:几千年来,春节的习俗一直跟随时代的脚步在演变,但不变的是热闹、团圆、喜庆的气氛。
四、学习“阅读链接”,感受名家笔下的春节的不同
【出示课件16】请同学们默读课后的“阅读链接”,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提示:老舍写过年是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给我们展示的是老北京的民风民俗的画卷。
舒乙写春节详细地介绍了祭灶的风俗和春节的食物,把春节的风俗写得十分有情趣。
斯妤写过年既写了家乡的习俗,又写了自己的亲人,传达的是浓浓的亲情。
板书内容
1北京的春节
腊月→ 小年→ 除夕→ 初一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时间)
△ △ △ △ (详写)
忙乱 热闹 喜庆 团圆
教学反思: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有机会可以研究老舍的《北京的春节》,并且可以和老师们探讨怎样能更好地教学本课。在设计本课时,我首先要定位自己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课文很长,但是文章每一节都很精妙,越品越有味道,因此不知如何取舍,最后还是决定将本课分为两课时来完成,而我要教学的为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准备过年的忙碌、喜悦。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谈年”的方式,主要运用交流、体会的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及联系自己的过年感受,体会出人们盼望新年,准备过年的忙碌,喜悦的心情,及我们中国传统新年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特有地位。整节课,我努力地调动学生对新年的美好回忆,利用了一些图片及喜洋洋的乐曲给学生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很快地进入角色,沉浸在了喜庆的气氛中。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老北京人是如何过年的,使之与文本产生共鸣。
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结合老师们的评课,感觉教学中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纵观《北京的春节》这堂课,感觉教师的引导过多,课文的每个方面都想要学生掌握到,重点句子、表达方法、语言特色等等,不舍得撇开,结果却适得其反。一堂课下来,重点没突出,难点更不能突破。可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要抓住文章的详略,运用多而有效的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过程实而有效。此外,在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如果教学中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课堂气氛可能比较热烈、浓厚。
还是在我国领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