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散文诗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乐题库
[摘 要] 散文诗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开展散文诗欣赏活动,可以借助音画渲染,引导幼儿从优美意境进入散文诗;可以借助巧设提问,引导幼儿在多元欣赏中理解散文诗;可以借助开展游戏,引导儿童在动态情境中感受诗歌诗;可以借助拓展想象,引导幼儿在简单迁移中创编散文诗。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育;散文诗欣赏;教育策略
散文诗不仅可帮幼儿美的享受,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儿童在学习散文诗叙事、记人、状物或抒情的新颖方法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因此,散文诗欣赏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重要内容。在散文诗欣赏教学活动举办过程中,教师应勇于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指导思路,将诗化语言作品所蕴含的内在信息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充分地理解、体验跟诠释作品的涵义与哲理。但现在幼儿散文诗欣赏活动的组织跟实施在幼儿园教学中存在许多弊端,主要体现为:将散文诗欣赏成为了传授和练习的过程,幼儿缺少参与体验跟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1]忽视文学诗的诗意美幼儿园散文诗教案怎么写,片面强调幼儿的读与背,扼杀幼儿学习兴趣;对散文诗结构美这些表现形式的学习、运用(仿编、创编)能力不够重视等。改变这些现象,必须坚守于教育实践,从认知散文诗的美术语境、散文诗的体现特点出发,提炼出散文诗欣赏活动的指导思路。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摸索,总结了多种教育指导思路,包括综合利用音像渲染、肢体动作、寻找图片、角色扮演、想象迁移、创造表达等,引导幼儿深入体验散文诗的幽美景色,感知散文诗的特殊内在结构,想象场景意境,最后使幼儿在成就中取得能力的提高,收到了很高的教育效果。本文拟以散文诗《落叶》为例,阐述幼儿散文诗欣赏活动的组织与推进策略。
一、音画渲染,引导幼儿从优美的诗意进入散文诗
无论是散文诗还是文学,在哲学上都讲求唯美美。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正如美学家桑塔耶纳所说,“语言首先是一种音乐,它所造成的美的效果是鉴于它原本的结构,当它结晶成一种新样式时,它就带给经验一种料想不到的方式。”[2]不仅仅是散文诗,一切戏剧只有当主客观达到高度统一时,它才是美的。
《落叶》这首散文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呈现了浓厚的景色:秋风起了,天气冷了,一片片的枝叶从树干上散落出来。落叶落在不同的地方,可爱的小动物会把它当作自己偏爱的东西,富有趣味。如何塑造一种优美的唯美,将幼儿带人这一文学诗中呢?需要老师强化情感、再现形象,这是引入意境的更直接生动的方式。音乐、影视录像可以直接地展现形象,渲染氛围,因此可以运用音画渲染的方式将幼儿引人意境。如在活动起初阶段,让幼儿首先欣赏一幅落叶纷飞的场景,同时伴随着欢快的戏剧声。在此优美的诗意中,教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儿童思考跟想象:秋天的树叶给你一种什么样的觉得?树叶都会落在哪个地方?如此巧妙地为幼儿搭起一座想象的桥梁,勾勒出唯美的景色画面。而后,教师有情感地诵读散文诗,将幼儿自然带进散文诗中。
二、巧设提问,引导幼儿在多元欣赏中理解散文诗
在理解散文诗时,要减少过多地重复朗读散文诗,以免儿童失去对作品的兴趣,但也应减少仅欣赏一次,就让幼儿回答所有疑问,机械记忆背诵散文诗也是不可能超过欣赏的目的的。为此,教师要切记引导儿童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对作品的理解跟思考。[3]教师要借助多种欣赏形式,引导幼儿既是多次欣赏,但经常都不重复,同时巧设问答,组织幼儿交流探讨,帮助人们理解作品。
《落叶》这首散文诗结构清晰,总体呈三个别:第一部分以优美的词句开头,向幼儿展现春天落叶纷飞的美好景致;第二部分,以工整、重复的词句讲述小虫、小鱼、小蚂蚁与落叶之间的趣事;第三部分,小燕子飞来,把树叶当作来信,说“催我们到南方去了”。在有规律的重复中提高了差异的语言,这种开放式的结尾让散文诗的画面感更为生动活泼。活动中,教师可以这么带领幼儿欣赏:如第一遍教师配乐诗朗诵,核心问题为:听完这首散文诗,小朋友你有什么样的觉得?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话?这样的困惑容易使幼儿与诗歌形成共鸣,并努力用文学中的诗性语言来抒发。第二遍教师结合肢体动作配乐诗朗诵,核心问题为:树叶都落在哪个地方,有谁来了?把它当作什么?在这里,教师所设计的肢体动作要擅于而充满情趣,形象大方甜美,符合散文诗的诗意。教师结合描述性的问题来帮助幼儿梳理散文诗的主要内容跟结构。第三遍教师结合图片配乐诗朗诵,核心问题为:为什么说小虫把树叶当作屋子?小蚂蚁把它只是小船?小鱼把它只是小伞?思考性问题的跟进,能够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深人探讨跟想像,感知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第四遍教师结合漫画视频,引导幼儿想象创造角色动作,核心难题为:小动物们是如何来的?看到小树叶它们都怎么做的?在此过程中,教师以肢体韵律和语言提示为支架,帮幼儿搭起一座想象、表现、创造的桥梁,能够促进儿童深入体验作品的语言美与诗意美。
三、美的游戏,引导儿童在动态情境中感受散文诗
“美的游戏”是以美感体验为目的的有方式的游戏。康德认为美感高于快感,只有“美的游戏”才是真正的戏剧。[4]幼儿文学是儿童体验游戏的一种特殊场所。[5]儿童发展心理学相关研究认为,幼儿思维发展源于动作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因此,直观具体的情景最可刺激幼儿,如借助角色扮演,采用游戏的方式可以较好地帮助幼儿感悟和感受。[6]
基于此,为推动儿童对散文诗《落叶》的赏析,教师可以结合戏剧场景,鼓励幼儿分角色演出,理解跟体验作品。画面和戏剧的渲染能够帮助幼儿造成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儿童用动作、体态自由体现、自然跟诵。在动态的情景中,富有创意的游戏中幼儿园散文诗教案怎么写,孩子们纷纷想象自己飞进了秋天的梦里,或者象可爱的小虫,或者象优雅的蚂蚁,或者象调皮的小鱼。幼儿借助角色扮演,将自己对散文诗的理解表现得淋漓尽致,带着愉快、好奇之心进入散文诗描绘的美好意境之中,从而为儿童认知、体验散文诗提供了多方位的有益刺激。
四、拓展想象,引导幼儿在简单迁移中创编散文诗
在文学活动中,教师一般会以作品中内在的、隐喻的道理来鼓励幼儿感受理解,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所谓迁移经验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妨碍,或习得的心得对完成其它活动的妨碍。有效地迁移作品经验就是将作品经验科学地、合理地、适切地进行迁移,并在幼儿心中形成积极的影响。
散文诗《落叶》结构清晰,教师在帮助儿童深入理解、体验作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鼓励幼儿迁移作品的心得。如学生可以参照散文佳作的框架结构,在保留部分段落的基础上,利用迁移的方法,设置假设性问题,调动幼儿个人的经验进行扩展想象,依照散文诗的构架进行简洁的迁移,创编出自己的散文词、句、段等,拓展原作品的意境。[7]如借助假设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落叶还能飘到那?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发现?它会如何来?看到树叶后它会如何做?把它只是什么?你可不可以照样子也编一编呢?这些可以更好地将幼儿带进作品的唯美中,灵活运用作品中的诗性语言进行再创造。
总之,在组织与推进散文诗欣赏活动时,教师应理解跟掌握诗化语言所带给的关键经验,深层次地掌握文学作品的核心教育价值,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重视文学作品本身的品味,重视幼儿的认知学习,重视儿童的感受行为,重视儿童的审美情趣等,选择适合的教育思路跟指导原则,帮助幼儿扩展相关的心得与感受,表现作品的唯美美、语言美与结构美。
参考文献:
[1]任继敏.当前幼儿文学赏析教育中的谬误[J].学前教育研究,2007,(5).
[2]张琚华.自然主义哲学背景下的桑塔耶纳美学观念[J].社会科学家,201O,(9).
[3][7]张明红.幼儿语言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64,165.
[4]李琳.儿童美术的游戏本质以及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3,(8).
[5]方卫平.“玩”的哲学:幼儿文学的游戏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2,(6).
[6]张玉敏,李晓燕.基于儿童倾向文本“童话”对儿童认知特点的判断[[J].学前教育研究,2013,(4).
好可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