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效性教案不可不写
近日,拜读了蒲公英特约评论员孙光友校长《形式主义的教案早该休矣》一文,感想颇多。
教师讲课,首先要教研,备课就要写讲稿,备课越充分,教案撰写质量才会越高,课堂效果才会越好,这应是一个真理。
但近年来,诚如孙校长所言,教案形式主义严重,“80%以上都是无用的,也极少有同学真正用来用”。
造成这些现象的诱因,一方面是不少学校管理出了问题,过度追求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追求环节的齐全,书写的工整,而忽略了教案的实用,使教案与教学脱节,让教案异化为检查的“花瓶”。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个别学生对撰写教案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和工作态度的不端正。他们觉得,自己教学多年,教学流程已烂熟于心,教学环节已倒背如流;教学内容及课堂重点、难点教参书上写得明明白白;课如何上,优秀教案集上每一句话都写得详详细细,再抄一遍实在是多余;还有的学生觉得课前制作了PPT、微课,教案没有了使用价值。
果真是这种吗?由于工作必须,我听过大学、初中、小学等学段不少教师的课二次备课怎么写,课后与学生的讲义作过比对,凡上课效果好的学生,课堂流程跟教案都基本一致。与此相对,那些上课效果不梦想的学生,其教案不是简单应付,就是与上课流程没丝毫关联。而所谓的用PPT上课二次备课怎么写,不过是将参考书配发或者从网上下载的课件播放一遍而已:有的课件,很多错别字都没有改回来;有的并且还打着他人的姓名;有的课件上设计有学生自听歌曲环节,教师更是会尴尬地说:“对不起,我不会唱!”不会唱,你设计这种的环节有哪些用呢?还有不少教师,上课时课件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难题,导致课堂教学磕磕绊绊……
教案是学生教研的结晶,是上课行进的“脚本”。参考书再具体,他人教案、PPT再好,不必定适合自己,更不必定适合自己的学员。因此,教师当在体会课标,吃透教材,参考他人教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与实际教情跟学情相适切的教案。这种教案正如文中柏校长所说,一篇正经的讲稿,没有三个小时是写不好的。但也当证实,教案的流程跟内容,“80%以上”都是程式化和与以往相重复的,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也就20%左右,且只“散乱”地存在于80%的程式化主干里面。如果学生在备课时不把这20%有价值的“珍珠”镶嵌到合适的地方,上课时便很难得心应手。
近年来,我们市的几所实验小学尝试电子教研,效果很好。教师先集体备课,拿出一个“通用”电子稿,然后打印下来,教师再进行个性化二次备课。比如,同是用一首歌曲导入新课,有的学生自己听,有的老师让学员听,有的学生采取师生同唱,有的老师则播放歌曲视频……同是歌曲导入,呈现方式不同,这都是教师依据教情、学情等课堂实际的还要确定的,写在“主教案”边上的二次备课栏中。如是,解决了每节课、每学年,教师编写讲义中的形式化、重复性内容的背诵,提高了教研效率,提升了教案撰写的实用价值。当然,这里还必须表明的是,学校要求,入职三年内的新校长,必须是手写备课。这个要求,利于新学生尽早将课堂的基本步骤、教案“程式化”,内化于心。
当然,也存在特例。有些特级教师公开声称自己是不写教案的,但仍并没有影响人们的上课品质。我们也当知道,这些老师在作为特级校长之前,一定只是老老实实写过不少教案的。孔子写没写过教案,我们能够考证,但他必定是做好了上课准备的。这些特级教师是“武林前辈”,圣人孔子最是大师中的高人,他们功力深厚,可以将教案烂熟于心中。但普通学生在效仿他们之前,有必要掂量一下,自己能否也有极其深厚的内功?如果没有,要想上好课,该写的讲义,还当老老实实撰写为好。
学校对学生业务进行管控时,在标准、规范、严格的前提下,要结合实际,注重成效:改变单纯以教案检查代替备课评估的简单化做法,加强备课的过程性管理,强化集体备课,实现智慧共享,与时俱进,实现纸质备课、电子备课、PPT、微课等的整合,打造起新时代的教研新制度;对教案的检测评估,不仅应看教案本身撰写的好坏,更要看教案课堂执行效果的优劣。
形式主义的教案当休矣,但实效性的教案则不可不写。教师应想上出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案不但要写,而且一定要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