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下载 > 正文

《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共三课时)

2021-04-11 01:10 网络整理 教案网

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共三课时)

《祭十二郎文》是古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对其侄十二郎的悼词,文章又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擅于融抒情于讽喻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困顿朴实的表述中,表现出对兄长及外甥深切的怀恋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共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解文言词句。文言词汇:孤,怙,孥,薨,辍,嗣,蒙,窆,尤等。文

言虚词:其,抑,曷等。文言句式: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 呜呼,其信然矣。(感叹)等。

2.了解祭文的有关知识及本篇祭文破骈为散,边泣边诉的语言方式。

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技巧。

2.体会遣词用字的蕴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传达此文散发的浓烈悲情。

3.指导教师饱含情感地朗诵课文,通过反复吟诵,达到理解文意并背诵部分词句的目的。

4.培养学生体验悲剧哲学的素养。

德育目标

通过鉴赏本文,让师生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到真至切的温情。

教学重点

1.鉴赏韩愈诗词的写景中叙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语言方式。

3.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悲伤哀怨的情感基调。

教学难点

体会“邪”“也”“乎”“矣”等词语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更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内心里流淌出来的。今天我们 就要学习这种一篇叙事长诗,它字字含泪,句句动情,千百年来为他们传诵不绝,成了祭文中的“千古绝调”。

二、出示自学目标

1、体会叙事中抒情的特征。

祭十二郎文ppt道客巴巴_祭十二郎文ppt字句翻译_祭十二郎文优秀ppt教案下载

2、体会作者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回忆之情。

3、学习本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的创新精神。

重点: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征。

三、作者及背景简介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尚书,又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礼部尚书。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太守。穆宗时,官至掾部尚书。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拒绝唐朝以来的汉赋,提倡古文,进行大量的激烈抗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由于他跟柳宗元等人的崇尚,终于形成了古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历代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古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浑,语言简洁,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更优秀的散文家之一。其传世的著述有《昌黎先生集》。

2、韩愈幼时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非常深厚。但成年之后,韩愈四处游荡,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也许与十二郎相聚的时侯,突然传来他的死讯。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四、解题

1、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大概祭文为逝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跟形式上都有创新的传统。

2、《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苏轼说:“读吴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当然,这些表述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怀深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五、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1、注音。

闻汝丧 及长 不省所黜 兄殁南方 省坟墓 归取其孥 丞相薨 佐戎徐州 汝遽去 万乘之公 相殒其生 窆不临其穴 尚飨

2、本文有“至情之文,千秋绝调”之誉,其蕴含了这些情?

明确:

情: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浮沉

六、点拨引导自读课文1-3自然段

方法技巧:自读课本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点拨重难点语句 引导欣赏

第一自然段:表哀悼之情。

《祭十二郎文》是按时间排序写的,首告闻丧以致哀。

第二自然段:此段叙骨肉之情。

叔侄之间情同骨肉,亲如手足。这就为下文哭祭老成打下了感情的基础。接着历数了吴家迭遭不幸,回忆了许多生活往事,尤其是妹妹指着自己跟老成所说的伤心至极之语,写出了自己跟老成在继承韩氏香火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第三自然段:点拨:此段抒悔恨之情。

韩愈写自己为生活奔波,叔侄难碰面的情形或者虽几度相约而终“不果”的抱憾、悔恨、自责,这是韩愈对十二郎无限温情的自然展现,也是对自己昔日追求功名富贵沉浮于仕途生涯的反思和批评。

七、小结本节课,布置作业

1、树读课文

祭十二郎文ppt字句翻译_祭十二郎文优秀ppt教案下载_祭十二郎文ppt道客巴巴

2、完成《高考神梯》第一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点拨学生自学课文4-12自然段 2、小结本文

教学步骤

一、简单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继续指导自学4-12自然段

方法同上。

第四段:采用“反差”叙述手法抒人生无常之慨。

作者自感眼花、发白、齿摇、体衰,不能久存;而十二郎少壮康强,又蒙“吾兄之盛德”,理当存全。孰料却偏偏相反,“少者强者而夭殁”。事情这么出乎意料,以至顿生下文真邪梦邪、信也不信也的种种质疑。

第五段:在上段的基础上表达“人生无常”的感叹。

此段笔调低沉,抒情的氛围亦日渐浓厚。特别是闻死讯之初那将信将疑、恍惚迷离之状的陈说,更是如泣如诉,悲痛至极,达到了抒情的高峰。在真邪梦邪、信也不信也的种种 幻想幻灭之后,情不自禁地向天理、神明、寿命发出了一连串愤愤不平的指责和冲击!问天无语,问神不应,遂生“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的想法,至此感情的悲凉已升至极点。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乎”、“矣”的`用法,体会他们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无法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所以用戏谑的语调,强化作者非常震惊的心情。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却不相信事实,所以用结论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句用的是假如语气。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指责,不愿接受残忍的现实。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一直无法接受事实,陷入了非常的焦灼之中。

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知道,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说明自己的不解与欺骗,作者实在难以接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究,人的寿命无法预知。

第六七自然段:两段相互配合,发后嗣难成之悲。

上段自我自慰——死后有知,则相见之日不久;死后无知,则能脱离痛苦。下段自然提到死期将至,两家后代难于成立,连用两个“呜呼哀哉”,既体现了思绪的起伏曲折又示以精神的无可奈何之状,使读者同坠于无奈迷惘之中而不觉。

第八九自然段:以怀念的口气,追忆昔日通信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十二郎的关切之情。

想知道十二郎死因跟死亡的日期,可惜因为耿兰的不言月日,及使者的胡说,导致弄不清弟弟确切的死亡日期。这段文可以说是整篇中写得更平的,无论是用辞上还是爱情上都变得平淡无奇,似乎是多余的话。但这种看似平凡的表述足见两人友情之深厚。

第十自然段:叙后事之安排,以安慰死者在天之灵。

祭十二郎文ppt字句翻译_祭十二郎文优秀ppt教案下载_祭十二郎文ppt道客巴巴

第十一自然段: 进一步表达了与十二郎“生不能相养以共处,殁不能抚汝以尽哀”的难过和遗憾。

韩愈在这里以两个“不能”而责怪“神明”,愧对父兄,也连累夭殁的十二郎。于是痛极生悲,发出“彼苍者天,曷其有极”的呼喊,甚至“无意于人世”,只求“数顷之田”抚养后代以待余年。读完全文,我们似乎听到未老先衰的韩愈正在十二郎的坟前对凶手哀伤地叙述,边哭边诉,呼天抢地,神志惶惑,悲伤之情跃然纸上。

第十二自然段:在表哀悼之情。

三、小结本文

1、 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写一人之间的深厚情谊。(2-3)

先从死因跟家世的不幸,写童年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苦闷无穷,抱憾终身。

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4-9)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恸,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孀的吊慰,交代葬于及教养遗孤等事。(10-文末)

2、写作特色: 作者把抒情与写景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跟生活琐事,反复述说他对亡侄的无限悲痛之情。同时,也充满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浮沉的一生感慨。全文以向逝者诉说的口吻写出,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心灵的心酸悲痛。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完成《高考神梯》第二部分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文言知识过关 2、迁移练习

教学步骤

一、本文文言知识过关练习

1、指出句中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 零丁孤苦 不幸早世 终葬汝于祖先之兆 敛不凭其棺 以待馀年

2、古今异义

明年 成家而致汝 吾与汝俱少年 冀其成立

3、词类活用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莫如西归 成家而致汝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吾书与汝日 恐旦暮死

祭十二郎文优秀ppt教案下载_祭十二郎文ppt道客巴巴_祭十二郎文ppt字句翻译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4、一词多义

不省所怙 汝来省吾

始来京城 汝之子始十岁

虽暂相别 虽万乘之公相

诚知其如此 天者诚难测

如吾之衰者 如耿兰之报 如不能守以终丧

未知其言之悲 其后四年 如吾之衰者,其可久存乎 其却借此而殒其生乎 其既何尤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其无知,悲不几时

5、特殊句式

惟兄嫂是依 吾佐董丞相于下邳 吾又罢去

何为而在吾侧也 汝从(吾)于东 其然乎?其不然乎?

二、迁移练习:课堂辩论

辩题:商品经济时代需要不要亲情?

正方:亲情,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特色美德,任何之后都不可丢。

反方:商品经济时代,适者生存,不能因亲情阻碍了前行的脚步。

(教学过程的叙述不必详细至将老师、学生的所有访谈、活动逐字记录,但是需要把主要课堂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动机最知道地展现。)

板书设计

幼时为伴,未尝相离(2段)

1.生离之情

祭十二郎文优秀ppt教案下载_祭十二郎文ppt道客巴巴_祭十二郎文ppt字句翻译

三别三会,聚少离多(3段)

少、强先殁,不合常情(4段)

惊闻噩耗,疑梦非真(5段)

融情于事 2. 死别之情 若死有知,愿从汝死(6段)

子孙幼弱祭十二郎文优秀ppt教案下载,睹之生悲(7段)

病因死期,萦廻于心(8、9段)

吊慰、改葬、事事不忘

3.祭奠之情 (10段)

抚孤成立,馀年之愿

教学反思

本课以“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为课堂理念认为主要有。在上完这一课后我下面几点: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一直,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哲理的体会祭十二郎文优秀ppt教案下载,都是由学生借助研究看到的。在教学上,学生拥有相当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人们“发现”提供了确保,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重视对学生信息收集跟筛选能力的培育。教学中借助组织师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收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其实被动的接受跟学生教哪个我听什么的学习方法会起至较差的推动作用。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都提到这种的学习十分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最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法,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消除重难点的大门。我认为,这针对古文学习方法的颠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这节课,我认为自己也有众多不足值得改进;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特色的接受型上,习惯更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办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3、改进的看法是准备结合网络,以便于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共三课时)】相关文章:

1.《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共2课时)

2.《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3.《芦花荡》教案设计「共三课时」

4.祭十二郎文教案设计

5.《三峡》教案设计(第三课时)

6.五下语文《早》教案(共三课时)

7.《飞天梦圆》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8.《陈情表》精品教案(共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