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古代文学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

2020-07-14 21: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教案模板范文_教案范文_诗词教案范文

雪梦芳薇

教学目的:针对高考,通过对准确诗歌的赏析,总结鉴赏古代文学的方式跟规律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讲练结合

重点:理清鉴赏古代诗歌的想法

难点:在主观题的提问中语言如何简练精确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我国近代文学灿若繁星诗词教案范文,诗人辈出,它以其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意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戏剧殿堂,给我们增添了美的享受。如我们课本上所学过的古时诗词就有《诗经》(《静女》、《无衣》、《氓》)、《楚辞》、(《离骚》)、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五言诗(《白马篇》、《归园田居》),尤其是我国近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标志--唐诗宋词元曲最让我们目不暇接。如何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美呢?这必须把握一些鉴赏方法。

二.考纲分析:

文学赏析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跟表达方法

2.评价文学作品的观念内容跟作者的看法态度

内容:形象--思想--观点

形式:语言--表达技巧

考试形式:主观题

三.鉴赏方法:

1.透过字面把握形象

因为古人诗歌贵在含蓄,所以应具体把握诗歌的形象只有透过文字的表象,进入作品的情景中,这就需要理解字词、弄清典故、了解背景、具备常识。

如:2002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乐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教案范文_教案模板范文_诗词教案范文

此诗中理解的关键在“折柳”上。“折柳”包含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即在古诗词中有些意象是为诗人们所偏爱的,它们通常有较为固定的内涵,如“柳”即“留”的谐音,因而“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其它这类意象还有“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菊花等等都各有意义。所以应具体掌握诗歌的形象,还需具有一定的文化常识。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能分为人物形象跟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的作家形象“我”,一般指叙事主人公,即作家自己。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色形象是景中情。抒情诗往往是通过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通过联想分析思想

诗歌要“言志”,这需通过一定的景或物,而景或物的组合既会造成优美而丰富的唯美,给人增添美妙的想像。所以要探讨作品内容、评价作者的观念,需借助联想来推动。

如: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唐诗以蕴藉的语言将夏季夜晚几个特有的景色巧妙地组合出来,让人想起:在这惹人愁绪的时节,面对令人感伤的景色,只有凄凉的西风与脆弱的老马与这个游子相伴,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全曲寥寥数笔,借助联想和想像,境界全出。

思想内容:情感类别(哀怨、欢快、离愁别恨……)

情感载体(杨柳、菊花、圆月、落叶)

内容主旨:涉及的文化知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

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诗人的观念偏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

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3.品味语言鉴赏技巧

从高考的角度看,所选的古代诗歌均是篇幅较小的,所以抓住诗歌的美术跟表现技巧,需制定在感受语言的基础上。

关键词句的理解:诗眼是文学中更可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考题有两种方式:给出意境,让考生判断锤炼选择词句

分析诗眼,展示意境,让考生展现情趣,领悟旨意

诗词教案范文_教案范文_教案模板范文

修辞技巧的判定:一般看来诗词教案范文,集中考查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考查形式:修辞的戏剧效果

容易混淆的修辞技巧

如: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以作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华子岗的景色,请从诗后两句的两个动词“侵”、“拂”入手,分析这两个词在表达上的作用,表现了诗人如何的观念感情?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散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黄昏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采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作家的眷念不舍之情,正折射出画家对华子岗的喜爱与怀念。

4.书面表达掌握术语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赋、比、兴(创作方法)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达形式)

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

典故典故的来源极其含义

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抒怀

风格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豪放/婉约

缠绵婉转/清新柔美/慷慨苍凉/沉郁激愤

意境诗人的“情”与“理”

事物的“形”与“神”

教案范文_诗词教案范文_教案模板范文

如: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写词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有讨论。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有所寄托;有人认为此诗只是写西涧景色,毫无寄托。你的见解是哪个?请详细说出缘由。

这首诗借景写意,有所寄托。前两句写词人独爱幽草,与以鸣声诱人的黄鹂作比,喻仕途世态,寓意明显。第三四句写水急舟横的清闲景象,蕴涵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忧伤情怀。

四.练习:

1.阅读以下两首“咏秋”诗,比较、分析后,填写后面的表格。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行秋

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琴,听蝉闲停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出细浪生。

意境格调 修辞技巧 艺术手法

刘诗 昂扬 对比 虚实结合

徐诗 闲适 比喻 以动衬静

2.阅读以下这首古诗,回答前面的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诗描写的咏史景象是如何的?对后两句诗,有人这样解读:“同用落梅,太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说硬说,此二句却是巧说婉说。”请具体解说高适这二句诗怎样巧妙委婉。

教案范文_教案模板范文_诗词教案范文

大地回春,雪净风清,笛声悠扬,一片明朗开阔的景色。诗人用“借问“引起他们遐想,又把《梅花落》的笛曲幻化成荷花随微风散落,洒遍关山的具体形象,委婉巧妙地体现了守边战士戍边怀乡之情。

五.总结:

自去年以来,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叙述题,虽然加大了答题的难度,但从某些含义上看,只要把握了鉴赏诗歌的基本原则,这种方法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水平。

六.近五年高考所选古代诗歌

年份 诗歌

1998 《题李凝幽居》贾岛

1999 《漫成一首》杜甫

2000 《约客》赵师秀

2001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2002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古代文学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高考古代文学赏析教案

2.诗歌鉴赏形象的教案

3.古代诗歌鉴赏的方式总结

4.古代文学诗词选修教案

5.《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6.古代诗词赏析题解题方法

7.古代诗文鉴赏题及参考答案

8.高考古代文学赏析答题技巧

9.影视鉴赏教案

10.爱国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