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朱子读书法 钱穆 陶继新:用阅读积蓄生命能量(3)

2019-04-15 17:09 网络整理 教案网

我采访过不少语文学科之外的名师,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没有一个不是饱读诗书者。他们除了阅读教育名著,大多还读了很多教育之外的高品位的书。大诗人陆游对其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那些从表面上看似与教学无关的书,其实都与教育教学有着内在的生命链接。

比如我在采访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时候,他就谈到他读了很多大师的作品,许多还是具有很大难度的哲学著述。为什么要读这些表面上看来与数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书呢?他认为,这些书是为生命打底色的书。这些大师的书蕴含着生命的哲理与智慧,读这样的书,就如同听大师的生命点化与智慧开示。大师的精神与智慧,也会渐渐地嵌入你的灵魂,活跃于你的大脑之中,彰显于你的课堂教学之上。这种智慧也为华应龙平时的数学教学注入神奇的能量,从而让他的课在不经意间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很多人惊诧华应龙的课,是不是早就精心预设好,他认为,其实更多时候,是灵感突然降临,才让其教学有了出奇制胜之妙。

那么,怎样阅读这些高品位的书呢?

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上世纪80年代我初读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等哲学与美学著作,开始感觉有些吃力,但我没有放弃,而是一遍一遍地读。后来,不但读懂了,还读出了韵味。

二是先要读透一本经典。比如我读《论语》,始于1983年我在曲阜师范教学的时候。学校与孔庙相邻,每天夕阳西下,只要没有特殊事情,我都要到孔庙里走一走。当时就想,我应当追寻孔子的足迹,学习他的哲学思想与教育思想。承载孔子思想最佳的载体是《论语》,我开始阅读《论语》,可是,读了两遍之后,尽管对其中的不少字词意义有了初步了解,可仍感觉孔子的思想依然是“飘在天边的云”。后来我调到山东教育社工作,又继续阅读了两遍,孔子的思想在我的大脑中还是呈现着“惚兮恍兮”的形态。此后,我便开始背诵。此外,我又把朱熹的《论语集注》、钱穆的《论语新解》、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张居正的《论语别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各读了十多遍,有的还作了记录。这样,才基本走进了《论语》思想及其语系。而读懂了《论语》,再读《大学》《中庸》《孟子》《荀子》《学记》等其他经典的时候,就感到相对轻松。朱熹的《朱子读书法》对此有着详细的论述。曾国藩也有“一书不尽,不读新书”之说,尽管有些绝对,但却对我们研读古代经典,有着很大的启示。

三是精读世界名著。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不能走马观花地读,而是要一心一意地精读。读得多了,就会让你在喧嚣的当下,始终拥有一颗澄明的心,并在与学生生命相遇的时候,给他们以特殊的心理慰藉。同时,大师们的语言也会让自己的语言渐渐变得诗化与美妙起来。这样,教学的时候,自己也常常会因为脱口而出、妙语连珠而欣慰不已,学生则会享受来自师者的妙语佳音。于是,不管是教,还是学,都会像自由遨游于大海之中的鱼儿一样悠哉游哉,幸福不已。

写作需要长期的阅读积累

记者:很多教师不愿写作,甚至惧怕写作,认为写文章是件苦差事。据说您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您是怎么走出写作困境,渐入写作佳境的?您怎样看待阅读与写作两者间的关系?

陶继新:是的,我也曾被写作困扰过。不但写得慢,而且写不好。写一篇五六千字的文章,大多要用七八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且还常常搞得筋疲力尽、心力交瘁。写作如此之苦之慢,读书的时间自然就少之又少了,于是走进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其实,我知道之所以日复一日地陷入这个怪圈而无法突围,是因为自己的文化功力不足。之后,我下定决心,为读书留出了更多的时间,有时数日甚至一两个月只读不写。当再拿起笔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写得快了一些,质量也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