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挑战外观击败所有首领 奇葩兵器集锦(上)(8)

2018-02-11 13:04 网络整理 教案网

宋代壁画上的各种仪仗兵除了传统的各类长兵器外,不少人手里又多了一件短兵器。很明显宋代执金吾从当时的战场上吸收了一个新兵器作为道具。这种我们俗称为金瓜锤的兵器正式名称是铁骨朵(上图一)。骨朵,本名胍肫,现代人还把含包未放的花蕾称为花骨朵。这种兵器类似铁锤,在木柄上安装一个蒜头或蒺藜形的铁器头,凭藉重力锤击敌人。这是一种专门用于破甲的锤击兵器,但和普通锤相比手柄较长— 只有如此才能在战场马背上打击到地面对手。与之相比京剧中的大圆锤根本不适合实战。下一张图是Fish老家南京明孝陵神道上手持金吾的“石翁仲”。严格来讲“石翁仲”与“石像生”有一定区别: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禽兽等统称为石像生,但只有石雕人物才称为石翁仲。Fish曾经实地观察过,除去石雕本身的夸张成分,明代的金瓜与宋代的骨朵相似,但柄较短而粗。根据力学原理,除非整个金吾包括锤头部分都是木质,这种造型的金吾为了防止较短的手柄折断应该使用全金属整体铸造技术。由于找不到实物,暂且用一张印度战鎚的图片代替说明(上图三)。铁骨朵到底该属于锤类还是棍棒类兵器呢?Fish的看法是两者兼而有之:宋元时期的铁骨朵为木柄,主要靠锤头部分发力,应该属于锤类;明代的铁骨朵是整体浇铸,靠全体质量发力,应该属于棍棒类。总之管它叫金吾就对了。总结一下,金吾是带两端殳首或一端锤头的棍棒类兵器,先后两次经历过从实战兵器到仪仗兵器的演变,从三米多长逐渐缩短到一米上下。挑战外观击败所有首领作为中国历代皇帝禁卫军统帅执金吾的权力象征,金吾在保持名称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吸收新锐兵器,改变实体外形,堪称奇葩兵器中的变色龙。

六 斧钺的区别

相传周武王的兵器是一把铜钺,刃宽八寸、柄长五尺(具体尺寸不明: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周代一尺合今23.1cm),重八斤,名为“天钺”。《史记·周本记》称武王带兵攻克商朝首都朝歌,入宫后发现商纣王已经自焚而死,就用“天钺”砍下其头颅,宣布商亡周立。后世执行死刑,往往最后将犯人的首级割下号令示众,估计就是从此开的头。那么钺是什么样子的兵器呢?对此第十版《新华字典》里是这样定义的— 钺:古代兵器,似斧而比斧大一些。讲得难听一点,除了知道外形和大斧很像以外,其它什么也没说。实际上如何区别斧钺一直是个众说纷纭,令人头痛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是根本没有区分方法,而是各类说法太多太滥,很多根本就不值得去讨论。比如有人说斧从斤,也就是远古的平刃石斧;而钺有金字旁,是金属(青铜)制造的阔刃斧,基本是不同材质制造的同一种东西。问题是钺自古被奉为仪仗用具,很多明显不能用来实战的装饰钺就是石制(玉石)的。而实用青铜战斧更是大量出土。这个论点根本不值一驳。有人说钺和斧前后截面都可以有插手柄的孔洞,钺和斧的区别是它在斧刃上方侧面还开洞(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铜钺截面无孔,侧面上方有两个捆扎连接手柄的方孔。其它文物如管钺截面上有插手柄的孔,侧孔用途是增强加固、纯装饰或其它用途,有争议)。这个区分法对商周时期文物还勉强适用,过了秦汉就完全没法工作了— 后来的钺早就不在侧面开洞了。又有人为了图省事干脆这么说:短柄为斧;长柄为钺。谁都知道李逵的板斧是一对短兵器没错,问题是程咬金的宣华斧在所有文献里都是长柄的……写到这里Fish都觉得图里那把青铜钺咧开嘴在笑话咱们这些不肖子孙。

有人说了:Fish你别站着讲话不腰疼,有本事你来定义一下斧钺的区别?这恰恰正是我在本单元的写作重点所在。请诸位看一下斧钺的最新“陈震版定义”:斧钺不分长短,可为平刃、阔刃、单刃或双刃,外形类似;但是斧功能比较单一,没有锐首枪尖;而钺是一种复合兵器,即将斧和其它兵器安在同一个手柄上,而且钺的特征是必须有锐利的首部。除了像斧那样削砍,钺还可以执行刺击动作。按照这个定义,上图一中右侧为“金顶开山斧”,右侧则为“枪首螭尾钺”。Fish的定义是建筑在实物基础上的。首先让我们来看斧:阿拉伯兵器sagaris战斧早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就是穆斯林战士的标准装备。请注意它是单侧开刃,另一端则为一个锋利的破甲锥。可以说它已经不单纯是把斧子了。但是根据“陈震版定义”,因为它前端没有锐首,仍旧是战斧而不是战钺。而第二张图中这把汉朝铁兵器可谓完美地栓示了钺的定义:矛尖和斧组成的复合兵器。而压题图片当中左起第四杆长兵器因为是斧与蛇矛的结合体,应该称之为“蛇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