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 一六四八年莫斯科起义 1648年沙皇(12)
俄国征服中亚
俄国在19世纪60至80年代对中亚的军事征服。为打开向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扩张的通路,沙皇政府从1854年曾派军队进攻希瓦汗国,迫使其称臣纳贡。由于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征服中亚计划一度延缓。1865年起把侵略矛头对准中亚。当年攻占中亚最大城市塔什干(Таш-кент)。次年制定占领浩罕汗国(Кокаидское Ханство)至天山和博格尔(Богра)的侵略计划,并开始进攻布哈拉汗国(БухарсксеХанство)。1867年侵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南地区,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意为七城汗国)。1868年迫使浩罕汗国成为俄国的藩属。同年5月俄军攻陷撤马尔罕(Самар-канд),抢掠三天,把著名的清真寺和大市场夷为平地。6月迫使布哈拉汗国投降,割占其撒马尔罕、卡塔库尔等地,将其变为俄国藩属。1873年5月再次发动新的侵略战争,6月攻陷希瓦汗国(Хивин-ское Ханство)首都,8月迫使希瓦汗国承认为俄国藩属。浩罕汗国人民掀起反俄起义,俄国镇压了这次起义,于1876年吞并浩罕汗国,将其改为费尔干纳省。1880至1884年又征服土库曼,1885年夺取库什卡堡。至此完全征服了中亚地区。
民粹运动
19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俄国平民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因参加者自称“人民的精粹”而得名。从19世纪60年末至90年代,民粹运动可以分为革命民粹运动时期和自由主义民粹运动时期。通常说的民粹运动主要是指革命民粹运动时期。革命民粹主义的主要思想家有拉甫罗夫(Пётр Лаврович Лавров,1823—1900)和特卡乔夫(Пётр Пики-тич Ткачёв,1844—1885)。民粹派主张消灭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其理论主张是:①,认为资本主义在俄国出现是一种“不幸”的、“人为”的偶然现象,也是倒退而有害的“越轨”现象。鼓吹为保护小生产必须遏止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②,认为知识分子所领导的具有“共产主义本能”的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鼓吹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农民暴动来推翻沙皇专制,然后依靠农民通过村社来实现社会主义。③,认为历史是“群氓”盲目地追随少数“英雄”而创造的。
这是一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革命民粹主义运动时期可分三个阶段:①1868—1873年为民粹主义小组阶段。民粹派以城市为活动中心,向知识分子和工人宣传自己的观点。②1874—1879年为“到民间去”阶段。民粹派穿上农民的服装,学讲农民的语言,从一个村庄到另一村庄号召农民立即举行暴动推翻沙皇政府。1876年建立秘密组织“土地与自由社”,提出把一切土地交给农民,实行村社自治的纲领。民粹派分子以教师和医生身份到农村建立据点,进行发动工作。由于他们不是真正发动农民群众进行斗争,而是采取“救世主”式的“施恩”行动,故未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到民间去”运动遭到失败。③1879—1883年为个人恐怖活动阶段。1879年“土地与自由社”分裂为“土地平分社”和“民意党”。“土地平分社”坚持过去的路线,活动效果甚微,其领导先后出国,在国内逐渐销声匿迹。民意党较活跃,但把精力集中于搞恐怖活动。
不断的去选择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