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中国新教有多少个教派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后篇巩固探究学(2)

2018-01-05 16: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中国新教有多少个教派_中国新教团体_新教 中国

参考答案(1)核心思想:先定论。途径:在世俗生活中努力奋斗,追求成功(发财致富)。(2)马丁·路德把信仰与善功对立起来,主张因信称义,认为人只有靠信仰上帝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等;加尔文没有把信仰与善功对立起来,而是主张善功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奋斗上。(3)加尔文的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施展才干、奋发有为提供了神学依据,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能力素养拓展一、选择题1.右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导致此图产生巨大错误的根源是()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C.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有限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解析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从而产生题干中对世界地理的错误认识,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根源”,均排除。答案A2.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的关系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D.两者都强调人的伟大,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解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借助了世俗统治者的力量,故A项正确。

文艺复兴不涉及宗教信仰自由,故排除B项;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故排除C项;强调人的伟大是文艺复兴的主张,故排除D项。答案A3.马丁·路德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教皇和教会没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信仰即可得救。教皇和赎罪券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须由教会做中介,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等。这些主张()A.沉重打击了基督教会势力B.巩固了文艺复兴的成果C.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D.表达了民主政治的理念解析材料的关键是提高《圣经》的地位和民族独立性,贬低教皇和教会的地位,这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和民族独立的要求,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教会是指天主教会,故A项表述错误;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有共同点,但是是在不同领域的斗争,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民主政治无关,故排除D项。答案C4.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中国新教有多少个教派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B.建立民族教会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D.清除神学束缚解析根据“母亲们”“孩子们”“贩夫走卒”,可知马丁·路德要将《圣经》翻译得人人都能阅读和理解,故A项正确。

德意志此时还未统一,故排除B项;C项是客观影响,不是主观目的,排除;马丁·路德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不可能摆脱神学束缚,故排除D项。答案A5.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解析“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强调的是信仰自由,B项符合题意。答案B6.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马丁·路德与教皇的主要分歧在于信仰的自主权,两者都信仰宗教、都信奉《圣经》、都信仰上帝,排除B、D两项,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答案C7.《德国史纲》中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