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范文 > 正文

宋金 金代泰和通宝折二考(彭涛)(4)

2017-12-29 20: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1选取北宋、金代流通子钱字口深峻精美的品种作为母钱印模翻沙铸造。这就是古泉界常说的“元铸”,例如北宋“崇宁”、“大观”、“政和”、“宣和”;金代“正隆”、“大定”、折二、折三“泰和通宝”、折十“泰和重宝”等等。

2除以上直接印模翻沙外,还有改模仿制的品种,如“米书大观”、“异书崇宁”等。

3还有印模翻沙时,改加“半钱”、“半分”、“五分”等钱文,或者直接制模作“支钞半分”等钱文,铸成纸钞的辅币。宋金

“钱”与“分”,指重量单位,换算时得看对应的是什么“钞”。

如果是对应蒙古汗国或军阀的“银钞”,则按2贯对1两银,“钱”与“分”对应换算为200文与20文;

如果是对应地方军阀的“丝钞”,则按1贯对1两丝,“钱”与“分”对应换算为100文与10文;

另外,这里的1贯、100文、10文,继承于宋金的短陌制度,而且在金末减陌至60为百,并不对应实际中的足够的1000、100、10枚小铜钱,是一组抽象的货币符号。

印象中还有以尺、寸为钱文的仿铸币(绢钞的辅币),一时找不到资料了,待以后补充。

最后,关于“泰和通宝”真书折二铜钱总结如下:

0金代,祖模(推测木质,宝左足受损断笔,未见)

1金代,母钱级试样两种,宝左足断笔、宝左足修改为短足宝(数据不详);

2金代,子钱,宝左足为短足宝,直径29~30mm;

3蒙古时期,以子钱为印模翻沙仿铸,特征是字口浅、笔画粗、背内外郭平夷且肥大,钱体直径小至27~28mm。

这是明显的三个铸造级的成品,但目前有人不承认金代有“泰和通宝”折二子钱,将2和3都划为所谓的“元铸”,这是不科学的。看看蒙古时期所翻的其他政宣徽宗钱,或者正隆大定,都是拿现成子钱翻模,并未刻意去找母钱级试样(其实想找也不容易)。此外,仿铸的“泰和通宝”真书折三,也是拿金代子钱来印模的,不承认折二的子钱是金代的,却承认折三的子钱是金代的,厚此薄彼,难以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