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入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初探
音乐课成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多年来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众多急需探索的难题,其中“小学美术欣赏课”常常出现在各种戏剧课堂教学大赛的赛场,但可帮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顺利课例并不多。
由于大量教学实践的必须,使我得以针对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从中也感受到一些心得和感受,现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
一、摆脱固有教学方式的禁锢,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
音乐欣赏课就其原本特性而言,应注重于对作品感性以至理性上的理解。通常状况下,教师们会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或乐器)的深刻探讨跟理解上,并带出爱国主义等德育方面的教育。这种方式原本没有错,然而面对小学生,这种固有的方式就要被打破。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课堂设计要从小学生的时尚特征出发。小学生好动、好体现,与其静静地感受不如让人们自由、快乐地去找寻、领悟。因此在课堂设计上,教师绝不能让课程特点束缚住自己创新观念的翅膀。
在设计广东沿海版《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国粹》一课时,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考量:
一是怎样巧妙地安排编钟古乐欣赏这一环节小学音乐欣赏教案模板,能够使编钟古乐真正导致孩子们的共鸣(因为纯粹地欣赏编钟古乐,对孩子们来说是十分“闷”的一件事)。
二是如何设计使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参与性环节,以激发孩子们对编钟的好奇心。
最终,我将编钟古乐欣赏融入编钟、编馨介绍;编钟网页浏览;编钟拼图游戏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之中,几乎贯穿整堂课,将编钟古乐深深地植入孩子们的心底。
在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方面,除设计了编钟网页浏览外,配合对编钟、编馨的认识,还设计了“我是小小制造师”(用自己所想到的材料制造自己的编钟);“洒瓶编钟”即兴表演或者编钟拼图游戏等。
这节课的设计,从知识点的渗透至活动游戏的目的、效果,无不体现了小学生的思维特征,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尤其激发了孩子们探究新事物的欲望,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这一课例可以看出:欣赏课跟唱游课、活动课、综合课一样,孩子们需要活动、需要参加、更需要表现。小学美术欣赏课绝不能局限于“欣赏”二字,一定要摆脱固有教学方式的禁锢,灵活地设计教学环节。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孩子们营造亲身感受的环境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无论是戏剧创作,还是音乐舞蹈、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类方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音乐课堂活动应格外注重教师的参加跟实践,重视学员体会、体验、表现戏剧的感情,重视教师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如上所述,孩子们上欣赏课时,同样必须参加、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为孩子们营造亲身感受的环境。
有这种一个倮例: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胡挑夹子》一课中小学音乐欣赏教案模板,教师将整个教学送给了孩子们:教师以情景式教学导入,营造了小女孩克拉拉在圣诞节接受礼物的快乐情景。在这个画面中,老师是演员,学生是导演。老师在整个舞台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状况与现场其它情况,随时调控着情节。无拘无束的孩子们表现欲极强,“闹”成了教学的新传统,学习也因而而生动有趣。
虽然这节课没有知识传授的闪光点,“闹”的传统也更加独特,但课程设计原本还是非常顺利的,教师遵循了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在满足孩子们表演欲的同时,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实对小学生而言,在必定程度上,音乐戏剧还不是一门知识,而并非一种内心感受,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感受,没有亲身参加到戏剧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这么一种体验的。因此学校美术欣赏课必须是一个在校长启发和指导下教师参加体验戏剧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加,就难有真正的戏剧欣赏教学。
三、营造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音乐戏剧的作画、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表现了鲜明的造就意识并伴随着浓厚的造就行为。音乐戏剧的这一特点,使戏剧教育在演进孩子们的造就能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变革能力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培养孩子们发散性思维和变革能力的绝好阵地,我们在关注对教师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应关注音乐课堂方法的变革,要打造出研发学生戏剧潜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
柴可夫斯基的《胡挑夹子》一课,教师的创新式教学设计堪称用心良苦。在其情景式创造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扮演好演员这一角色,更要把握机会,带动孩子们去创造、体验每一个音乐角色,感受塑造人物的成功感,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出学生的音乐潜能。
《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国粹》一课,在开发学生戏剧潜能方面,也是提供了长期的创造性教学空间给教师:“我是小小制造师”教学环节,孩子们耳朵听着编钟古乐,眼睛看到多媒体播放的编钟、编馨古乐演奏录像,他们的观念完全被放飞了,有的学生或者想出要用不同质地的灯炮来制造编钟;“酒瓶编钟即兴表演”时,为了使孩子们都可感受到成就音乐的真谛,我将三套自制的“酒瓶编钟”都带到了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为开发孩子们的音乐潜能创造机会。
四、将现代化教学方法巧妙利用于教学中
音乐欣赏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聆听去判断、去感受、去想象,通过眼睛去看到、去寻求、去进行创造性体验。这种使学生既看得高兴又听到过瘾的多媒体教学方法若采用得巧妙,是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上半年听了一节小学五年级的赏析课: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例。老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了多个分段活动,并选择了网上的一段精彩视频,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西洋弦乐钢琴组中的木管乐器组》一课,知识性和欣赏性都更强,对于学校二年级的教师来说难度大了点。为了促使学生的好奇心,我同样采取了多媒体电教手段:我将木管乐器组的钢琴变成了四兄弟,它们一个一个地发生在电视画面上介绍自己,它们一会儿说,一会儿“唱”,一会儿又亲吻在一起“合唱”,孩子们的嘴巴和眼睛都忙坏了。虽然其中的所有语言都是我按照各个乐器的特征而临时录制的,但仍旧没有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反而课后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们一看到我,就会模仿我的这些噪音说出各种乐器的音质特点,可见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影响力之大,我们必须加以充分利用。
人音版的《龟兔赛跑》一课,对于学校二年级的教师来说难度大了点。音乐主题不难辨别,但贯穿在整个故事当中,特别是高潮几个主题同时发生时,孩子们就会无所适从。在指导李老师上这一课时,我们想了很多的方法:为龟兔主题分别设计律动,认知不同的节奏型感觉龟兔动作的快速跟缓慢,按早晨、赛跑、庆祝分别设计不同的活动等。目的只有一个:当童话故事用戏剧来表达时,孩子们都可听到懂戏剧所表达出的独白。
五、以促使孩子音乐兴趣与培养孩子良好态度为基点
新课程标准中说得好: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音乐课堂,其基础性并不是音乐基础知识跟基本技能,而是戏剧兴趣的培养,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使教师喜爱,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心里的需求,那么何谓的“音乐学习”意义何在呢?
中小学音乐课堂如此,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最要提出兴趣的培养。前面所举的每一个课例,都是以促使父母音乐兴趣、培养小孩良好态度为基点的:
学完《编钟、编馨——中华民族的国粹》一课后,孩子们纷纷上网查询关于编钟、编馨的资料,很多孩子还设计了音乐手抄报、制作了诸多古老的简易“编钟”相互交流,学习兴趣非常独特。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教学,孩子们不但听懂了戏剧,更掌握了手风琴、双簧管、长笛等多种乐器的使用方式跟音乐特性。
音乐童话《龟兔赛跑》和《西洋管弦乐队中的木管乐器组》属于学校低年级音乐赏析内容,在唤起孩子们的戏剧兴趣方面,更要“投其所好”。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欣赏活动中,得把戏剧学习的主动权还给父母。孩子们的兴趣是玩,我们应该把戏剧成为好玩的游戏;孩子们的兴趣是看动画片,我们应该把戏剧成为漂亮的动画片,让人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
小学美术欣赏课的课堂还有许多方式可以借鉴。不同的艺术方式或同一艺术手段的不同方面虽然就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有价值,都可以参考。我们应尽力引导师生在参加丰富多彩的欣赏活动过程中,时时保持对音乐学习的切实心态和喜悦感受,从而使乐曲真正走入孩子们的心里,成为其灵魂里美丽的东西并伴随人们终身。
假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