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鲁迅狂人日记开头分析 平民主义的鲁迅(7)

2018-02-22 06:06 网络整理 教案网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野草》

“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复仇》)

“街灯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显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识的墙壁,壁端的棱线,熟识的书堆,堆边的未订的画集,外面的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也是生活》)。

鲁迅展现出了宽广博大的生命关怀和人文情怀。

1949年1月,费孝通受邀访问西柏坡。在旅途中,费孝通写下这样的文字:“卡车在不平的公路上驶去,和我们同一方向,远远近近,行进的是一个个,一丛丛,一行行,绵延不断的队伍,迎面而来的是一车车老乡赶着的粮队……这成千成万的人,无数的动作,交织配合成了一个铁流,一股无比的力量……经过百年来革命斗争锻炼的人民,终于把具有飞机、大炮的敌人赶走,这只是这股深厚潜伏着力量的一个考验,就是这个力量同样会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世界中先进的国家,当我看到和接触到这个力量时,我怎能不低头呢?”

内心深处深深憎恨一切阶级压迫,厌恶等级制度,有着深厚的平等意识和平民观念的毛泽东对国体和政体的一切思考,都没有离开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考量,他始终把后二者放在首位。毛泽东关注的始终是大多数人的普世价值,永远站在世界上社会上穷苦大众、“弱势群体”即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那一边。毛泽东说自己“心与鲁迅是相通的”。

中国近百年来变化的动力就是平民主义和民族主义;这是近现代的人们精神流变的背景支撑与负载;鲁迅、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平民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代表。

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高呼:人民万岁。

201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