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案模板 > 正文

博士之日馆长 访履新千日的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5)

2018-02-05 14:03 网络整理 教案网

而世界几大重要博物馆,都是全球性收藏,展出都面向全世界。

来上海,到上博,应该要能看到世界。博士之日馆长

正是带着这些理念,杨志刚与新上博这三年来,激流勇进。

第一个年头,2015年,他最难忘是上博东进的东馆选址。第二个年头,2016年,他最难忘是内部流程的规范整肃。而两年苦练内功后,第三个年头,终于开始发力。

刚刚过去的2017年,上博东馆历经两年多推进,终于依法合规一个程序都不落,9月25日傍晚拿到桩基的施工许可证,27日动工;上博全馆各项工作也全力开动,其中光是临时展览,就多达9个,数量为多年之最。

更重要是,理念、气象,已今非昔比。

比如年头的“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打破传统方式,不再按文物的材质、年代来展陈,而以“文字”“统治”“生活”“信仰”“葬仪”五个主题,重新统合展品,集成演绎,还大胆尝试用现代汉语来解说,反响很好。

“文化主题演绎是一种国际性的先进展陈理念,其背后有学术底蕴,目的是把握住人最新的兴奋点,来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杨志刚说:将来上博东馆展陈设计的一大亮点,也在于此。

又如年中的“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负责布展的上博书画部孙丹燕副研究员和团队“很用心”,花了很大力气,把这些书信的内容,全部用现代白话文转译出来,放在精美的书信原件旁边一并呈现。“这种转译很难,因为必须尽力‘信达雅’。”

目的,也是为了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让展馆内外的文物与社会生活方式有一种呼应。

再如年末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就为迎一件珍品,上博开馆21年首度破门。工作人员在寒冷夜里,一举拆下600斤重的南门大玻璃。

常规性的书画陈列半年一调整,上博的负责部门也“很用心,动作非常大,效果比较好”。

而在公共服务方面最具标志意义的,还是“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以博物馆的辛苦程度、辛苦指数,赢取观众的满意程度和满意指数。

多少年了。2002年“晋唐宋元明清国宝展”上博馆前的“长队优美”,终于再现。

10月3日,杨志刚值班,那天全馆观众高达日场8846人、大英展展厅高达4384人,均大大突破限流标准的8000人、3500人。“数字一出来,我也吓一跳。”

从大英百物展第二周的7月初起,为应对日益增多的如潮人流,上博开始延长开放时间,早一点开放,晚一点关门。这在上博历史上并不多见。“绩效是封顶的,加班靠积极性。观众热情高涨,也激励上博员工干劲高涨。”进而,又每周新增两个夜场。

就在这样的日复一日中,杨志刚看到了这样一幕。

七八月天热时,几乎每天,都有十几人、最多一天达到20人的轻度中暑。“压力很大。”杨志刚到门口去看,观察统计下来,很大一部分都是20岁上下的女孩子,不吃早饭导致。“我好几次亲眼看见,她们的两条腿、整个身子慢慢往下沉,蹲下去,这时候我们守在现场的保安,马上上去接住,有的抱,有的抬,送进馆内专设的救助点,由专业医生治疗。一般降降温、喝点糖水,十分钟左右就能缓过来。然后问她,如果还想再看的,就进去看吧。”

最有价值的收获,是上博和大英两方面专家同台唱戏。

一起策划,一起布展,一起呈现,对外“增进友谊、增加了解”,对内“强化管理、提升能力”。

练内功,要把门打开。大英百物展在世界各地巡展时,每次都有开放性的第101件展品,要求代表当地特点、体现当下的历史进程。这不啻是一道考题。上博没有关起门来自己选,而视为与社会公众构建新型互动关系的一次契机。

征集来的十个初选项中,有共享单车、智能化手机、北斗导航系统模型,也有二维码,都是有闪光的点子。于是再发布,再听观众的下一步想法。

当二维码作品设计出来后,大家的意见一下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