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位教案要怎么写呢?模板在这里!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经常需要使用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却举》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却举》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第一首古诗《却举》。
教学目标:
1、能看懂古诗《却举》,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
2、本课学习10个新字,读复音字Po的读音;结合诗句能理解含、千秋、蒲等词。
3、 会背诵,默写《却举》。
4、对古诗所描绘的风景的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揭示问题。
(1) 谈谈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2) 揭题,板书:两首古诗
(3)老师示范阅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风景?写了哪些风景?
二、 教学《却举》。
1、问题解决:绝句是古老的诗歌体裁之一,四句诗。每句有五个字的句子称为五字绝句,每句有七个字的句子称为七字绝句。有些古诗根据诗的内容列出题名,这首诗以旧体裁为题。
2、 作者介绍:唐代诗人杜甫。这是他回到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开始吟诗,诗词名扬四海。
3、古诗初读。
(1)免费阅读,拼读新音节,观察插图,思考你能理解的东西。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识新字和复音字。
(3)说出古诗词并大声朗读,谈谈你所学到的。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一句话。
问:明是什么意思?崔刘是什么意思?明翠柳是怎么理解的?
老师答完后总结:金莺,鸟名,又称金莺。这句话的意思是:两只金莺在翠绿的柳树丛中一起唱歌。
(2)理解第二句。
问:一条线是什么意思?青田是什么意思?尚擎天是怎么理解的?
教师答完后总结:白鹭是一种长颈长腿的白水鸟。蓝天:蓝天。这首诗的寓意是:一群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字排开。
(3)理解第三句。
问:创寒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是什么意思?
回答完老师的总结:窗内有,从屋子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色好像被窗内了。也就是窗柜里的周围景色。千秋指多年。这首诗的意思是:从窗户可以看到岷山永不融化的雪。
(4)理解第四句。
问:停车是什么意思?万历船是什么?
回答完老师的总结:系泊意味着船靠岸。东吴指古吴国所在地,指长江中下游,我国东部。这句话的意思是:开往苏州,行进万里的船,停靠在门外的江面上。
5、自在朗读古诗,同桌畅谈诗意。
6、 按名字读古诗,说说诗的意思。
三、阅读和背诵。
四、 默写“却举”,完成“作业本”第6题。
五、完成《练习册》第5题2、3、。
课后反思:
在古诗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朗读古诗,理解古诗中某些词的意思,理解诗的意思,阅读并背诵整首诗。经常忽视插图在文本中的作用。文中的插图与古诗词的含义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通过文字插图让学生先了解古诗词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发现有些学生不用老师的解释也能听懂。所以在教授古诗时不要忘记插图的作用。
《却举》教案2
【教学目标】
1、 带领学生复习所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是文体,唐代诗人及其风格)
2、杜甫大师的生平,感受他的情感取向。
3、学习和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主要是学习从一首诗的动词和形容词中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4、理解“景中情”。写作方法。
【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近年来,虽然《考卷》将诗歌鉴赏的要求定位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初步”鉴赏,但在实际考试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居高不下。一直很低,所以过去多年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往往强调指导学生仔细、清晰地区分题型。常见的设置错误方法、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等。但20xx高考诗歌鉴赏题以主观表达的形式考验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变化古诗教案模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也逼着我们去教诗歌鉴赏。及时采用新策略准备考试。
根据考试说明,我们对20xx年诗歌鉴赏的命题趋势有了初步认识:材料的选择要通俗易懂,从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能力两个方面来鉴赏。问题设置的角度。,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让考生在尊重结论的基础上适当发挥。因此,本节高考诗歌鉴赏指导课主要围绕《考试指导》的要求进行设计,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要点。
2、学生情况分析
为了既能体现《考试说明》命题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要在试题辨别上达到理想状态,高考诗歌选材应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经过一轮训练,学生对诗歌主观题的命题形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仍需提高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掌握相关表达技巧和具体的诗句关键词。 . 因此,本课程的设计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关键词并运用关键词获取诗人情感信息。
3、教学方法分析
本课程针对学生诗歌诗歌文化背景薄弱、思维能力差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优势,运用音乐、动画、图片等方式营造诗意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绪。本课程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总结,以及学生的阅读、分析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达到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杜甫的生活和情感取向。
2、 用动词和形容词把握诗人的情感,分析诗的内容。
3、理解和掌握“景中情”的理念。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报价
进入唐诗文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顺便回顾一下中国文学史上几种常见的文体。
二、了解杜甫的人生,把握他的情感取向
1、生活概况
杜甫,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夜老。原襄阳人,非书生,四处游荡。后住长安。安史之乱时逃到凤翔,见到了佐佐官苏宗。收复长安后,随肃宗回京,不久弃官。他迁居成都,在环花溪上建草房,素有环花草堂之称。曾任剑南节都大使燕吾木参谋。晚年携家人出蜀,病逝。他的诗表现了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进程,被称为“诗史”。擅长古风韵律诗,风格多样,主要是忧郁。有《杜公署集》。
2、两首诗体味杜甫的爱国情怀
3、《阙居》介绍
三、解释“却举”
(一)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朗读来体会作者在诗中所体现的情感。
(二)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了解诗歌欣赏的要点。
1、动词解析成“爱”
推文:①请找出可以形容鸟叫的词,并将它们分为两类
②创造情境,表明黄鹂的存在
上:①改用“冲”字会有什么变化?
②总结理想的“向上”动作
简介: 表达了初春的怡人景色和诗人的喜悦。
汉:引导诗人用“汉”字表达的情感
Po:作者的想法会通过这个字体来收集
简介: 写下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重游江南的渴望。
2、将形容词解析为“环境”
可根据四个形容词制作四张图片,学生在指导学生为四张图片命名和调整图片颜色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情感。
3、将数字解析成“兴趣”
使用对比让学生看到数字的效果
加上两只黄鹂,成双成对出现,当然还有雌雄同鸣,有喜庆之意,气氛融洽协调。
加了一行白鹭,写出了白鹭起飞的特点,让人感觉更加真实,充满魅力。
千年积雪,谓之积久深,可见西陵之高寒。(时间)
舟行万里,行路远,重游江南的思绪越走越远。(空间)
. 总结:一呼一上,特写清脆,悠扬悠扬,一缩一放,高的要收回,近的要放。空旷辽阔的画面中,浮现出威严的境界。
四、 点击“将爱嵌入风景”。写作特点
五、 分配:
按照所教的鉴赏方法鉴赏《滁州西鉴》
滁州西涧
幽草涧边孤怜,深树鸣黄鹂。大潮来迟雨急匆匆,野渡上的无人船嚣张。
背景:中唐初期,魏应武是一位清廉自觉的诗人,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的好官。然而,他担心中唐朝的政治失败。有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所以你不能退却就让它过去。他已经明确表示自己是“平船不系同心”。他说,虽然他珍惜智者的烦恼,但他以无能为耻。
《却举》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古诗内容,学会有节奏地背诵古诗,感受韵律之美。
2、了解古诗词相关词义古诗教案模板,萌发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3、愿意清楚地交流和表达你的想法。
4、自由发挥你的想象力,在小组面前大胆发言。
5、鼓励幼儿大胆发表意见。
活动准备:
1、19 页儿童读物。
2、挂图《却举》。
3、语言磁带。
活动亮点及难点:
活动重点:
学会有节奏地背诵古诗词,感受韵律之美。
难点:
了解古诗词相关词义。
活动流程:
1、展示挂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孩子讲述图片的内容,学习古诗词。
(1) 老师通过提问激发孩子描述屏幕内容。
(2)根据孩子们的叙述,用古诗第一句总结学习相关词。
3、 完全欣赏古诗词。
(1)这四张图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是《却举》,欣赏吧。
(2)播放录音让孩子们欣赏和深入学习古诗《却举》。
(3)引导孩子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4、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背诵古诗。
5、 简单介绍一下古诗词作者——杜甫。
教学反思:
在学习古诗《却举》时,我请了两个会读书的幼儿做小学老师。孩子们学习非常认真,时刻关注着两位“小老师”,孩子们背诵的次数也很少。学完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成为“小老师”,我实现了孩子们的愿望。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在他们心中是多么的神圣和伟大,他们在实践中有着切身的体会。从此,孩子们学习诗歌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更重要的是,它让孩子们重新找回了自信,体验了学习的乐趣。作为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却举》教案模板】相关文章:
1. 10个绝句教案模板
2.绝局教学计划
3. 《阙居》教学计划
4.关于《却举》教学计划
5. 《夏日绝句》教案
6.Juju 活动教案
7. 《阙居》教学课文样本
8.《却举》教案